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61頁

    「是。」

    善琦拱手應是。

    第二日。

    布政司在白雲城通往岳州的大馬路邊新建了一座木頭搭的台子。

    開始的時候,大家以為都是戲台,或者別的用途。

    直到烈日下,善琦居中坐,他們口中的黑皮子壓上十五名五花大綁的人上台後,他們才明白這就是戲文中的「午時斬首」。

    對白雲城的居民來說,這是開天闢地以來,他們第一次親眼觀看「當眾行刑」。

    甚至對外地流民,這也是第一次。

    許多流民終其一生都沒有離開過所在的鄉鎮,白雲城是他們來的最遠的地方。

    砍人腦袋,需要劊子手。

    何吉祥出征數次,無論是先前的和王府侍衛,還是後組的民兵隊、衛所官兵,殺過人,見過血的,寥寥無幾。

    即使是見過血的,也沒膽量在光天化日之下,心不慌手不抖的拿著大刀砍人腦袋。

    包奎身為總捕頭,花費了一晚上時間,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終於選出了十五個腰大膀粗,敢砍人的大漢。

    他在台下皺眉看著,其中一個光膀大漢,拿刀的手居然在哆嗦。  

    他一把抓住在旁邊看熱鬧的余小時,沉聲道,「你敢砍人腦袋嗎?」

    余小時忙不迭的擺擺手。

    阿呆跟著不停的揮手道,「捕頭,我也不行的,我不會殺人!」

    嚇得退後好幾步。

    包奎嘆氣,看向葉秋道,「你呢?」

    葉秋不屑的道,「我殺人從來不用刀。」

    包奎氣的咬牙切齒!

    王八蛋!

    總管一定把你們揍的少了!

    一咬牙,大不了自己親自上場!

    正要大踏步上台,突然聽見一聲冷哼,回過頭一看居然是田世友。

    田世友笑著道,「這麼點事,何必這麼為難。」

    這種萬人空巷的熱鬧,既然他在白雲城,他就不會錯過。

    「那當如何?」

    包奎問道。

    田世友朝著劉三努努嘴道,「你上,讓他們看看怎麼利索的剁人腦袋。」

    「那就讓他們見識一下!」  

    劉三脫了上衫,露出凸起來的胸肌,走上鋪著紅布的木台上,接過來那個差點嚇得撒尿的捕快手中大刀,得意的朝著台下圍觀的眾人揮了揮手!

    光明正大,合情合理合法的砍人,這輩子是第一次!

    太陽越掛越高。

    台下圍著的人一層又一層,各個汗流浹背,但是沒一個肯離去。

    有瞧熱鬧的,有受害者。

    坐在台中間的善琦,原本非常鎮定,可是又突然緊張了起來。

    他本是文弱書生,官至御史,從來沒有主持過行刑!

    他看了一眼站在邊角的謝贊和何吉祥。

    謝贊紋絲不動,何吉祥躍躍欲試。

    「還是得老夫自己來,」

    善琦嘆口氣後,望了望愈發毒辣的太陽,終究恨聲道,「午時三刻已到!

    行……刑!」

    劉三早就等這一刻了!

    烈日下泛著光的大刀直劈而下。

    身下的人連聲慘叫都沒來得及發出來。

    第126章、考試  

    瞬間人頭落地,脖子裡的血飆出來的時候,他人已經退後一步,朝著四周得意的拱拱手。

    接著,又是一顆顆人頭,跟西瓜似得在地面上打滾。

    其中一個劊子手大概太過於緊張,一刀下去,身下的犯人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慘叫,半拉腦袋還掛在脖子上。

    劊子手滿臉是血,嚇得退後好幾步,見周圍左右的人都望向他,他一下子羞的不行,一發狠,再次上前。

    這次舉刀,卯足了全身的氣力!

    又是一聲慘絕人寰的叫聲。

    這次的位置砍偏了。

    犯人的耷拉著眼珠子,嘴角冒血,已經發不出絲毫聲音了。

    但是,腦袋依然沒有掉地,渾身還在不停抽搐。

    台下圍觀的眾人都不忍心看。

    這是什麼仇什麼怨?

    既然砍人家腦袋,還不給人家痛快?

    魁梧的劊子手實在是無地自容,徑直原地愣住了。

    最後劉三看不下去,走過去後,手起刀落,犯人的腦袋和身子才爽利的分開。  

    這麼一個小小的插曲,被白雲城的人當做話題足足說了兩三天。

    畢竟這樣的事情太嚇人了。

    死不可怕,就怕像那個犯人一樣,死的不利索。

    鬧出這樣的事情,善琦臉上也沒光。

    按梁律,凡犯人死刑,一般都需要先經刑部審定、大理寺審核,最後得旨行刑。

    但是,現實是如果所有的死罪都赴都城審錄,便會形成一個淹禁人犯的問題,長期監禁,久拖不決。

    死刑犯在昭獄裡待個十年八年都是常事,最後不等秋後問斬,就已經死在了裡面。

    昭獄人滿為患,一般人根本就沒資格住進去。

    到後來縣衙、府衙卷宗都不錄,直接給立枷,死了算逑。

    最顯眼的便是暗衛與廷衛,他們只有資格關押人,卻沒資格斷人生死。

    但是,他們卻有數不盡的讓人死在昭獄的手段。

    人死了,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到德隆十五年,三司會審慢慢變成了形式。

    各地府衙,皆行「立決」,哪裡會等到秋後。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6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