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從仙門關一直通往撒馬爾罕的大路上,行走著一支相當龐大的軍隊。這支軍隊的聲勢那是相當浩大的,全軍上下不是騎馬就是坐車,沒有一個是步行的,是真正的「騾馬軍團」。「騾馬軍團」的武器裝備看著也不錯,不僅人人都背著騎步槍,還挎著腰刀,腰帶上還掛著幾個木柄手榴彈!
而每一隊(連)騎兵至少還配備著一挺架在輛小車上的水冷式機關槍和一門6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這火力看上去還威猛的!
此外,每個營一級的行軍縱隊末尾,還有一小隊騎炮兵,拖著兩門75毫米的輕型山炮在坑坑窪窪的草原上顛簸著前行。而每個旅級大縱隊的末尾,則是一輛輛騾馬拉的大車,上面的輜重彈藥捆得滿滿的。在這些騾馬大車中間,還有六門馬拉的75毫米輕型山炮,應該是旅屬炮兵連的裝備。75毫米山炮擱在旅一級雖然有點弱了,但好在機動性足夠,在「無極谷外不修路」的中亞那是剛好合適。
在行軍大隊周圍,還散著不少看起來相當精悍的騎手,有背大槍的,也有挎著左輪手槍的,四下張開了警戒網。
在進行大隊的中間,則是三千身穿黃馬褂的騎兵,也沒戴頭盔,只是戴著暖帽。這些黃馬褂也是背著大槍挎著腰刀,看上去和普通的騎兵沒什麼兩樣,只是個頭特別長大,一看就知道是軍中的精銳。
大金國的道光皇帝和他最信任的大臣和珅,穆彰阿,賽尚阿,現在就在這群黃馬褂的護衛之下,一起策馬而行。
看著前後左右的大軍,道光帝的心裏面就別提有多得意了。
這支武力可是大金國在無極谷里「努力生娃」,生了一百多年才攢出來的。
想當初「仙祖」康熙爺跑路到無極谷里的時候,滿洲腹心的精壯都不滿萬了!也幸虧無極谷裡面的那群人都弱得不像話,而且碎了一地,天天在山谷裡面自相殘殺,要不然鹿死誰手還沒一定呢!
雖然「仙祖」康熙靠著不到一萬的滿洲精壯平定了無極谷,又借著迎娶噶爾丹的妻子阿努時搞到手裡的準噶爾精兵和科爾沁蒙古的人馬控制住了哈薩克草原。但吃夠了國族人口太少之苦的康熙帝在這之後並沒有在中亞大肆擴張,而是帶著十來萬滿洲國族縮進了無極谷,築起了仙門關,開始休養生息......這一休養就養到了雍正年間,大金國族人口終於養到了七八十萬,無極谷內也完全被滿洲人給壓制住了。同時,哈薩克草原上的蒙古人口也增長到了百萬左右。
有了這一百七八十萬人口,大金國總算能拿捏撒馬爾罕、布哈拉、花剌子模、塔什乾等地信天方教的汗王了。不過「仙祖」康熙失中土的教訓還是太深刻了!
所以雍正、乾隆、嘉慶三帝也不敢「盲目擴張」,只是以無極谷為中心,一點一點的擴張直轄區,不求快,只求穩。花了將近百年,才把無極谷周圍的大片山區給清理乾淨,變成了旗人、混血旗人棲息的家園。
對於撒馬爾罕、布哈拉、花剌子模、塔什幹這樣的「大地盤」,雍正、乾隆、嘉慶三帝的辦法則是溫水煮青蛙,一點一點的擴大大金這個宗主的權威。到了道光帝統治的時候,無極谷派出的總督不僅有權監督底下的汗王交稅,而且還有了直屬的城堡(棱堡)和衛隊(由不在旗的道教徒組成)。
如果按照既定的發展路線,到了道光這一輩,也就該徹底吃掉距離無極谷最近的塔什干總督區了......可是道光卻遇到了一個之前沒有料到的問題——國族人口繁衍太快了!
不算哈薩克草原上的蒙古人,但是無極谷內的旗人、混血旗人,都已經三百多萬,再過些年就該四百萬了。這些可不是平頭百姓,而是軍事貴族,他們只承擔兵役,不納租稅,而且還能享受「份地」和「免費教育」這兩大福利。人少的時候還好,人一多,大金朝廷可就發愁了。無極谷內的土地不夠分,教育費用又太多......不過這還不是最讓人頭疼的,最讓人頭疼的是這三百多萬可都是軍事人口,其中適合從軍的精壯怎麼都不下三十萬!
這三十萬人要用對了地方,興許能成就一番事業,但是大金國卻被大明、羅剎和大英治下的印度夾在中間......大明有三億六千萬人口,世界第一工業國!大英算上印度人差不多也有三億人口,是世界第二工業國!羅剎的人口和工業雖然遠遠不如大明、大英,但是碾壓大金是沒有一點問題的,加上羅剎人比較生猛,大金絕對打不過人家。
所以道光帝也只能幹著急......直到諸葛為道來拱他入印度去要飯!
這可正中了他的下懷!
不管這「飯」到底要得怎麼樣,總歸是個機會啊!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突然從前方傳來,打斷了道光帝的思緒,他抬起頭向前張望,就看見幾匹快馬從前頭飛奔而來。馬上的騎士循著他的龍旗而來,奔到了他馬前數十步才被警戒的黃馬褂攔下。在驗看了令牌,對了口令之後,其中的一騎被一名黃馬褂領到了道光跟前,只見那名騎兵翻身下馬,乾淨利落的行了一個打千禮,大聲稟報導:「稟皇上,撒馬爾罕總督和撒馬爾罕城主阿里.汗領城中貴族出迎一百里,就在前方二十里開外處恭迎天兵聖駕!」
道光聽見這話,就笑著一揮手,讓這個傳騎塘馬下去領賞,然後自己笑吟吟的對左右道:「和珅、穆彰阿、賽尚阿......就咱們這聲勢,英國人那邊不可能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