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頁
「哈哈哈,此乃我有意為之。」
曹老闆卻是斜睨著他大笑起來,「你既能替我發掘那九死一生的古墓,又能為我編撰史書,可不就是能武能文麼?另外……你可要想清楚,司馬子長的『太史令』已是史官頂峰,隸屬於太常之下,年俸僅有六百石,而隨便一個中郎將,年俸便有兩千石,若是這官職由你自己來選,你要做何選擇?」
「還是中郎將好,拜謝明公。」
吳良連忙躬身謝道。
「這就對了,即日起你便專門尋訪各地的古蹟與古籍,力爭將古往今來的事務如實記載,任何人不得干涉於你,成書之前此書亦不必公示於人,就連我也不能例外。」
曹老闆滿意點頭,接著又道,「至於發掘古墓時是否能夠掘出黃金珠寶,我亦不再強求,你盡力而為便是。」
「屬下明白,定不負明公厚望!」
吳良應道。
事到如今,他暫時也不知該如何引曹老闆說出「發丘中郎將」五字,只得安慰自己那「太公印」就是傳說中的「發丘印」。
現在他已經擁有「發丘印」,又晉升成了「中郎將」,就勉強算作重現了歷史吧。
哪知吳良才剛剛安慰完自己,曹老闆卻忽然又笑呵呵的自言自語起來:「遙想我起兵至今,可謂是處處受阻事事不順,唯有這半年多,也就是秘密建立瓬人軍發掘梁孝王墓之時起,非但得了有才這麼一員福將,所遇諸事皆可逢凶化吉心想事成,方才有了今天的光景,最近我便在想,我如今擁有的一切皆是發跡於丘,簡稱『發丘』啊。」
?!
聽到這話,吳良心頭猛地一顫。
出現了!
「發丘」二字終於還是出現了!
所以說,他一直在想的「發丘中郎將」並不算完全沒有希望了麼?
而所謂「發丘」,其實也並非是「發掘古墓」,而是「發跡於丘」的意思麼?
「有才,你再受些委屈。」
曹老闆回過身來,又拍了拍吳良的肩膀,語重心長的道,「待有一日我平定天下動亂,再無人敢非議於我時,我定然不會忘卻你的功勞,我要封你為『發丘大將軍』,官居一品,我還要將你的抱負公之於眾,為你立下法令,規定天下古墓只有你有特權發掘,任何人私自發掘皆是死罪,我要助你早日完成這部造福千秋萬代的史書!」
發丘……大將軍?
吳良愣住了。
重點是官居一品!
漢朝出現過的一品大將軍有哪些?
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鎮東大將軍、撫軍大將軍……
這裡面除了驃騎大將軍之外,剩下的一品大將軍地位皆在三公之上,也就是說幾乎僅次於皇帝,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還有。
立法?
規定天下古墓只有你有特權發掘,任何人私自發掘皆是死罪。
這便已經與後世頒布的法令有些類似了,只是細節方面仍比較粗糙,而且頗具封建君主制的立法特色。
這一刻。
吳良終於明確了曹老闆的野心。
他想稱帝!
若非做了皇帝,又怎麼能封給他這樣的官職?
而歷史上曹老闆之所以沒有稱帝,只是官至丞相,並不是他不想,恐怕只是時機未到。
畢竟歷史上曹老闆雖已「挾天子以令諸侯」,將羸弱的漢室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實際上依舊存在許多內憂外患。
「稱帝」絕不是一句話的事,也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這將會牽扯到許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老牌士族的利益,曹老闆一旦稱帝,將有可能演變成為一場難以解決的內耗,從而影響曹老闆的大計。
更何況,曹老闆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直接受益者。
此舉等於控制住了天下的喉舌,掌握了輿論。
此前不知自己幾斤幾兩就敢稱帝的人,比如拿了個傳國玉璽就敢稱帝的袁術,都沒落得什麼好下場,反而成了眾矢之的。
如此前車之鑑擺在面前,曹老闆在這件事上更是要無比謹慎……
不過吳良其實並不太在意這個問題。
反正歷史上漢室滅亡亦是不可避免的,曹老闆雖未曾稱帝,但曹丕卻稱了帝,之後劉備也稱了帝,孫權同樣稱了帝。
他主要是在思索另外一個問題。
發丘……大將軍。
一品。
可以肯定的是,歷史上曹老闆絕對沒有設立「發丘大將軍」這個官職,否則史書上就不可能只是輕描淡寫的一筆。
畢竟按照曹老闆現在的說法,這個官職將會是位居一品的大官,跺一跺腳都能令整個朝野抖上三抖的大官。
怎會沒有任何記載?
反倒在正史中寫成了一個小小的「發丘中郎將」?
另外。
曹老闆肯定也不曾頒布「奉旨盜墓」的法令。
這個時代頒布這樣的法令簡直就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註定會受到大量的批評與質疑,需知就連後世考古,做的也是「搶救性發掘」,即是說只有當古墓已經暴露,並且遭受到了不可逆損壞的時候,才會入場進行考古,否則便都以保護為主。
因此,這樣的法令若是曾出現過,也斷然不可能不在歷史上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