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頁
如此抉擇了良久。
「大夥先隨我對這些豎葬棺與周圍的環境進行仔細查驗,看看是否能夠找到其他的線索,老先生多費些心,儘可能做出最為準確的判斷,之後我們再決定是否開棺。」
吳良終於說道。
「老朽盡力而為。」
于吉點頭應道。
……
接下來,吳良等人一同行動。
先是對眼前的那片豎葬棺進行了仔細清點。
果然如同孫業所說,不多不少剛好九十八口,應了童男童女各七七四十九之數。
接著眾人又一一對這些豎葬棺才進行檢查。
這時他們才終於發現,這些豎葬棺雖然並沒有立碑,但卻都在棺木露出來那一截的頂端刻下了一個名字。
這些名字的書寫方法看起來應該全都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字體。
這種字體形體修長,筆劃細而首尾如一,筆勢圓轉流暢,算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頗具特色的字體,正因為比較獨特,閱讀起來要比古齊文字略難一些。
「這些應該都是棺木中的死者名字。」
吳良暗自推測。
據他所知,通常這種被「獻祭」的人身份都不高,一般是不會留下名字的,有些甚至連口棺材都不配擁有。
而這裡的這些被打了「絕戶樁」的死者,待遇卻明顯要高出不少。
這也算是一個不太平常的小細節。
於是吳良將這個細節說給了于吉與孫業聽,希望能聽聽他們對於這個細節的看法。
「這……老夫對『打生樁』這種事其實並無研究,倒不知其中細節。」
于吉搖頭說道。
「孫某倒是知道一些,誠如公子所說,通常被『打生樁』的人都只能算是活祭品,沒有必要留下姓名,就算是舉行儀式時宣讀的禱文中也並不會提及姓名,只會將其籠統稱呼童男童女,與其餘祭品一概論之。」
孫業則頗為詳盡的說道。
說完,孫業又提出了一個被眾人忽略掉了的問題:「不知閣下是否發現,這些豎葬棺材雖然制式與規格一般無二,外層也都使用黑漆覆蓋,但其實使用的木料卻是五花八門,有的是常見的柏木與松木,有的卻是較好一些的杉木與椴木,甚至還有的用了並不適合製作棺材的油桐木。」
「哦?竟有此事?」
吳良聽完一愣,連忙湊到最近的一口棺材旁邊仔細查看。
其實這倒不是他疏忽大意,主要還是因為棺材外面塗上的那層黑漆妨礙了他的觀察,再加上他對木料的了解本就只是入門水平,自然不太容易看得出來。
結果他如此湊近了細細查看,依舊沒有看出個所以然來。
這倒令吳良對孫業刮目相看了起來,不愧是這方面的行家,隔著一層黑漆、甚至被楊萬里背著與那些棺材保持著一些距離,都能輕鬆看出下面的木料。
不過吳良現在的關注點,更多還是在由此延伸出來的出題上面。
這些豎葬棺的制式與規格一般無二,但是用的木料卻是五花八門,這究竟能說明什麼問題?
按照常理來講。
如果是統一製作的話,通常情況下會大批量採購一種木材,製作出來的棺材材料自然不會有所區別。
而如果是分批製作的話,就又有說法了。
就拿秦始皇陵的兵馬俑來說,那些兵馬俑就是找不同的工匠分批次製作而成,因此不論是外貌、工藝、材料等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如此才造就了形態各異的場面,仿佛每一個兵馬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一般。
所以……
「孫先生,除了木料之外,你再看看這些棺材的工藝是否也有差別?」
吳良想了想,又接著問道。
「遵命,勞煩這位兄弟扶我靠近一些查看。」
孫業點了點頭,對身下的楊萬里說道。
楊萬里則立刻將孫業放了下來,扶著他依次查看附近的棺材。
如此總共看過六口棺材之後,孫業終於再次看向吳良,極為認真的說道:「我已仔細看過,這些棺材應該全部出自大師之手,大師雖然工藝已經十分精湛,但閣下應該知道,任何技藝都有一個從模仿到創造的過程,大師已經有了極其紮實的基本功上,在這個基礎上便會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個人風格,我的技藝雖然距離大師相差甚遠,但依舊能夠看得出來,這六口棺材絕對是出自不同的大師,而且是旁人無法輕易模仿來的大師!」
「六口棺材分別出自六個匠師之手,而且全都是大師級別的匠師?」
聽了孫業的話,吳良心中自是更加驚奇。
雖然孫業並未查看所有的棺材,但從這六口棺材上的情況也可以想像的到,這九十八口棺材恐怕都是類似的情況……
「正是。」
孫業十分篤定的點頭。
「孫先生,你可曾聽令尊說過『絕戶樁』對棺材還有什麼特別的要求?」
吳良追問道。
「沒有聽說,據我所知,這種事最重要的便是童男童女與祭祀儀式合規合矩,剩下的方面幾乎沒有任何要求。」
孫業微微蹙眉道。
「嗯……」
吳良陷入了沉思。
出自不同大師手筆的棺材、擁有名字的童男童女、相同制式與規格卻各不相同的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