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51頁

    「結果此時卻從鄯善王口中得知了明公在徐州大捷的消息,原來鄯善國雖遠在千里之外,卻也已經有來往的行商將明公的威名傳了過來,使得西域諸國皆是如雷貫耳。」

    「而此時鄯善國因漢室勢弱,西域都護府名存實亡,國外有西域諸國與匈奴早已虎視眈眈,國內有別有用心之人伺機而動,如今正處於內憂外患的交困之境,迫切需要仰仗明公這樣有勇有謀可扶大廈之將傾的明主震懾內外之敵,此乃『遠交近攻』之良策。」

    「也是因此,鄯善王才向末將表達如此善意,更是希望末將做個中間人,將這份善意帶給明公。」

    「而這位察木王子……末將以為鄯善王將其與明公為質,只怕是另有圖謀。」

    「一方面,自是可以向明公表達衷心,取得明公的信任與支持;」

    「另一方面,末將覺得鄯善王恐怕也是想給王族留下一條後路,明公應該知道,早在漢武帝時,鄯善國還叫做樓蘭國,那時武帝曾迫使樓蘭王送了一個王子到中原為質,後來樓蘭王死去,樓蘭國陷入奪嫡之爭國將不國,而這個王子因為有大漢武帝的支持,便輕而易舉的平息了亂局,輕而易舉的繼承了樓蘭王之位,也是那時起,樓蘭國才更名為鄯善國。」

    「如今明公在中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於各路諸侯中獨占鰲頭,若是將一名王子送到明公這裡,他日就算是鄯善國被他國攻破,又或是國內出了什麼亂子,明公亦可將這個知根知底的王子送回去繼承王位,順手解決了外敵內患,助鄯善國再次復國,如此又可保鄯善國百年安定,鄯善王族亦不會因此斷絕。」  

    「這鄯善王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

    「因此末將雖將鄯善王的降書與貢獻帶了回來,也將這王子帶了回來,但卻不敢因此居功求賞,畢竟末將對政事一竅不通,仍需使君自己考量之後再做定奪,此事若有好處,自然是好的,末將自是欣喜,而若此事有害而無利,使君也莫要著了鄯善王的道,還有……也莫要懲罰末將,末將只是不懂,卻並非有意,實在不行末將再將這些東西與這王子送回去便是。」

    說到這裡,吳良臉上露出一抹忐忑之色,其中還夾雜著一絲狡黠與無賴,活脫脫一副明哲保身的小民嘴臉。

    這故事是他根據漢武帝與漢昭帝時期的史實,再添加了一些自己的創作編造出來的。

    為的便是將「黑火藥」的事情隱瞞下來,免得曹老闆有所察覺。

    而根據史實編造的故事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信性極高,畢竟此前已經發生過,非但能夠教人先入為主,而且幾乎找不到任何破綻。

    同時。

    吳良還故意沒有提及漢昭帝,而是著重將事情都放到了漢武帝身上,因為歷史上漢武帝比漢昭帝執政更久威望更好,哪怕到了後世都是世人皆知的千古一帝,更不要說距離西漢很近的東漢末年。  

    如此雖然沒有明說,卻是悄無聲息的將曹老闆比作了漢武帝。

    而整個故事,亦是會教曹老闆在不知不覺中的對號入座,想不飄飄然都不可能。

    這就是拍馬屁的終極奧義!

    順便吳良也很是明智的沒有越俎代庖,將受不受降的選擇權交還到了曹老闆手中,儘管已經「對號入座」的曹老闆其實根本就只有一個選擇。

    替領導做決定,本就是職場中的大忌,吳良才不會輕易犯這種大錯誤……

    想到這裡,吳良忽然又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漢武帝……魏武帝。

    曹老闆便是魏武帝,這雖然是他死後,曹丕為其追封的諡號。

    但據吳良所知,天朝歷任開國皇帝不管是追封還是自封的名號中,貌似只有曹老闆一個人用了「武帝」,比如劉邦就是漢高祖、李淵就是唐高祖、趙匡胤就是宋太祖、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唯有曹老闆,有點別具一格。

    吳良知道歷史上曹老闆臨死前曾與曹丕交代過後世,並且曹老闆其實並非沒有稱帝的心,只是歷史上活著的時候條件還不成熟……所以,吳良甚至有點懷疑,這「魏武帝」的諡號會不會便是曹老闆在遺囑中交代曹丕稱帝後追封的,而他剛才的這通彩虹屁,會不會起到了什麼作用?  

    Emmm……這麼胡思亂想起來,貌似又陷了一個哲學閉環。

    畢竟吳良所知的歷史上,是沒有吳良自己的,所以他所知的「魏武帝」也不應該與他有什麼關係。

    那麼!

    吳良猛然意識到了一個編造這個故事時不曾想過的問題,如果正史中沒有他,這「魏武帝」與他也沒有關係,那麼他就是又在不知不覺中狠狠的捅了一下曹老闆的心窩。

    曹老闆內心之中,正是將自己比作「武帝」,而漢武帝說不定便是曹老闆的偶像與榜樣!

    畢竟曹老闆年輕的時候就是個行事不羈的遊俠,尤其最開始在京城為官的時候,哪怕是面對一種京中大佬亦是手腕強硬,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就連天子重新的宦官家眷,因為違禁夜行,曹老闆竟毫不留情,用五色大棒將其活活打死。

    可以說,曹老闆年輕時也應是個令行禁止的理想派,甚至還曾將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上書朝廷,希望朝廷整治吏治,可惜並未得到漢靈帝採納。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5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