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43頁

    這可是最為後世津津樂道的三國猛將之一啊。

    此人只率800將士就敢衝擊東吳十萬大軍,還一直殺到主帥旗下,險些生擒孫權,自此留下了「張遼止啼」的歷史典故!

    絕對大意不得!

    谷城位於鄄城東北面,如今夏侯惇正在濮陽據守呂布,那麼這飛奴便應該是曹稟與程昱放出來的。

    看來這兩個傢伙在兗州北部平亂的時候,呂布所部也並沒有閒著,已經派張遼來到敵後籠絡兗州叛軍,準備以此成合圍之勢給濮陽、鄄城的夏侯惇、荀彧增加一些壓力。

    ……

    與此同時,谷城城外。

    「太守,是否下令攻城?」

    一名將領站在張遼身邊,側身問道。

    張遼雖然「以兵屬呂布」,但他是以北地太守的名義,在呂布軍中仍保持相對的獨立地位,兩人並非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合作人。

    「不必。」

    張遼凝神望著元城城牆,沉吟著說道:「先派人前去叫陣,問清城內之人是誰,再看他們敢不敢出來應戰,稍後我自有評判。」

    張遼打仗經驗極其豐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他那「觀陣料敵」的本事。  

    這本事可了不得,每每開戰之前張遼只需來到陣前多看幾眼,便可通過敵軍的反應與布陣情況洞悉敵軍的意圖,令人膽寒!

    第一百一十四章 商業互吹

    半個時辰後。

    張遼帶領幾名將領重新返回軍帳,臉上已經多了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

    「太守,如何?」

    幾名隨行將領這時才終於湊過來問道。

    「面對我軍的叫陣,敵軍據守不出,又不加以回應,甚至主將連都不曾露過一面。」

    張遼笑了笑道,「不過根據最近收集到的消息可以判斷,如今守於谷城之中的兵馬,九成便是曹稟與程昱所部,若是其他人,與我軍立場並不相悖,就算不肯打開城門迎接我們,城內守將也定會出來與我會晤,言明中立立場,儘快教我軍離去避免衝突。」

    「倘若城內正是曹稟與程昱的人,太守只需將其全數剿滅,那駐守濮陽與鄄城的夏侯惇和荀彧便沒了後方,到時太守再南下與呂將軍成合圍之勢,兗州便是呂將軍與太守的囊中之物了!」

    幾名將領皆是喜上眉梢,滿面紅光的道。

    「太守,即刻下令攻城吧,早一日滅了曹稟與程昱所部,便可早一日打下兗州,到時我們也總算有了一處棲身之地。」  

    有人當即上前一步,抱拳大聲說道,「末將願做先鋒,請求出戰!」

    「末將也請戰!」

    其餘幾人也是紛紛響應,不願錯過這個立功的機會。

    「不急。」

    張遼卻是微微搖了搖頭,接著說道,「此次北上我軍只有三千兵馬,據悉曹稟與程昱所部也有幾千,未必便比我們人少,如今又占據守城之利,倘若我軍貿然攻城勝算極小,到時損兵折將也未必能有所建樹。」

    「既然曹稟與程昱所部兵馬不少,為何卻不敢出城迎戰?」

    一名武將詫異的問道。

    「方才叫陣時我觀那城上官兵紀律嚴明,無一人私自回應,更無慌亂表現,曹稟與程昱又偏偏不露面,如此故弄玄虛,恐怕是緩兵之計。」

    張遼捋了下鬍鬚,繼續說道,「依我所見,此二人定是知道與我軍實力相當,正面一戰未必能勝,因此才想保存兵力另作圖謀。」

    「這……他們能有何圖謀?」

    眾人更加不解。

    「援軍。」

    張遼言簡意賅的說了兩個字,見眾人還是不太理解,這才又解釋道,「倘若有援兵來救,敵方以兩倍甚至數倍於我軍的兵力,來個裡應外合,便可在損失極小的情況下對我軍造成重創,如此一來,兗州北部便再無對手可與這二人爭鋒,穩如鐵桶!」  

    一人聽罷說道:「可據我所知,他們距離此處最近的援軍也在鄄城,鄄城距離此處有近300里地,若曹稟與程昱此刻派人前去求援,如此一來一回,便是急行軍,最少也需要3日才能等來援軍。」

    「不錯。」

    張遼點了點頭,道,「所以我們就在此處以逸待勞先圍他三日,倘若曹稟與程昱已經派人求援,三日之後援軍到時,我們便立即撤軍避其鋒芒。」

    「倘若曹稟與程昱尚未派出信使,這谷城只有前後兩個城門,我們只需派重兵在這兩處城門之外埋伏,一旦有人出來便立即射殺,絕不給他們送出消息的機會,如此等三日一過,城內官兵始終等不來援軍必定心浮氣躁。」

    「到了那時,曹稟與程昱明白求援無望為時已晚,想要再出城突圍,士氣已與如今大不相同。」

    「而我軍方可一鼓作氣層層堵截,乘勝追擊,雖未必能將其全殲,但亦可對其造成重創。」

    「從此兗州北部再無曹稟與程昱的容身之所,那些仍在觀望的城守士族自會轉而選擇支持我們,我軍又可迅速壯大,到時再集結兵馬向南與呂將軍成合圍之勢攻打鄄城、濮陽,兗州安矣!」

    張遼將心中的兩全之策說了出來。

    眾人聽過皆認為此策進可攻退可守,幾乎無懈可擊,當即拱手拜道:「太守英明,此戰我軍必勝!」

    「去傳令吧,三日之內必定無事發生,只需在前後城門安排重兵埋伏,再派些斥候在外巡視即可,剩下的兵士就輪值歇息吧,養足了精神與士氣,好生應對三日之後的變故。」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4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