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一家兩個人來幫劉晉做事,這一天能夠賺90文,再加上兩個勞動力中午的一頓,這一進一減,周大爺家這個冬天的日子就要好過很多。
周大爺自發過來幫忙的,既沒有工錢,中午這頓飯他也是不想吃,但這大大的白面饅頭,再加上有肉的肉湯,很是誘人,現在劉晉又做主了,他也沒有再拒絕了。
「應該的,應該的。」
「要是沒有周大爺您來幫忙的話,我還真是不知怎的該怎麼辦,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謝謝您了。」
劉晉連連搖頭,非常認真的表示感謝。
「這樣吧,周大爺,建房子的事情我懂的也很少,需要那些材料,需要從哪裡買,這些我都不懂,這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周大爺您就過來全程幫我總體負責建房子的事情,我也給您算工錢,算技術工,一天50文,也同樣跟大傢伙一起吃頓午飯。」
想了想,劉晉覺得自己還是需要一個幫手來負責這事,有周大爺在,自己也放心,也可以節約出精力來做別的事情。
「這,這怎麼能行,我年紀大了,根本就做不了什麼事情,這不是過來混飯吃嘛~」
周大爺一聽,頓時連連搖頭說道。
「行,當然行,周大爺您是我們村裡的村長,最有見識,大家也都服你,這建房子這樣的大事,有您把關的話,我是絕對放心。」
劉晉笑著說道:「我就把這建房子的事情交給您了,需要用多少銀兩你直接找我要,明年就要秋闈了,我還是要專心讀書,這建房子的事情要多多勞煩您出力了。」
「讀書確實是最重要的事情,晉哥兒如果你能夠一舉高中的話,我們下河屯就不會被人瞧不起。」
「好吧,這建房子的事情就我來負責,晉哥兒,你就專心讀書吧,你人好心善,明年一定能夠一舉高中,未來也必定會飛黃騰達。」
聽完劉晉的話,周大爺想了想最終也是點點頭,劉晉都把讀書考科舉的事情搬出來了,他自然也是不能再說什麼了。
在這個時代,考科舉就和後世高考差不多,甚至還要更重要,這高考的時候,那可是所有的一切都要為考生讓路的。
現在也是如此,劉晉明年要參加秋闈考試,這可是關係到能不能中舉的大事,涉及到這件事情上,其它的事情也就無關緊要了。
第25章 孫夫子
昌黎縣昌黎書院。
這昌黎書院是整個昌黎縣最好的書院,也是劉晉原先就讀的書院。
劉晉所在的地方是北直隸永平府昌黎縣,絕對是妥妥的屬於北方,在明朝的時候,北方和南方在讀書方面是有很大的不同。
南方文風鼎盛,文人才子輩出,浙江、江西、南直隸這三個地方從宋朝以來都是有名的考霸之鄉,文人才子輩出。
在南方,各種各樣的書院非常多,上到名揚四海的四大書院,下到普普通通的村塾之類的,不知道有多少。
但是在北方卻完全相反,北方雖然有山東這個孔聖人的孔孟之鄉在,但是文風比起南方來差了不知道有多遠。
南方可能在很多的村子裡面都有私塾可供良家子弟讀書考科舉,教書育人的先生、夫子也更多,水平也相對要更高一些。
可是在北方,私塾、書院非常的稀少,教書育人的先生、夫子也少,水平也比不上南方,想要讀書就更不容易了,這昌黎縣也是如此。
劉晉以前讀書都是要到昌黎縣縣城的昌黎書院來讀書,下河屯,乃至下河屯周圍一帶二三十里的範圍內都沒有私塾或者書院。
劉晉穿著棉衣,戴著棉帽,非常悠閒沿著書院的石階一步步往上走,同時也是饒有興趣的欣賞這個古代的書院。
書院依山而建,上山需要走很長一段路,這裡遠離鬧市,非常的清靜,單單就讀書而言,倒是非常不錯,有點苦修的意思在裡面。
事實上在古代讀書,絕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寒窗苦讀絕對不是形容詞,而是最為真實的描寫,劉晉腦海的記憶中就想起了以前來這昌黎書院讀書時的一幕幕場景。
小小年紀就遠離父母來這裡獨自生活,每天圍繞著四書五經,不是背就是寫,吃不好、睡不好就算了,古代的私塾、書院的先生、夫子可不是後世的老師,要是不能讓他滿意,戒尺絕對不會有絲毫的留情,縱然是皇帝的兒子讀書也絕對少不了挨戒尺的打。
往往被夫子、先生打了戒尺,連哭的地方都沒有,古代的父母是絕對不會去找老師的麻煩,更別說還去打教書的先生、夫子了。
劉晉考到了秀才的功名,按照書院的規矩,劉晉可以不用留在書院讀書,可以回家自行學習,專心準備明年的秋闈。
這一次過來昌黎書院,劉晉也是為了拜訪自己的老師孫夫子,向他請教寫字方面的東西,沒有辦法,劉晉自己練來練去,這字始終得不到系統的認可,完不成任務就沒有積分。
沒有積分就沒有辦法動用系統的各種神奇功能,就沒有辦法開掛了,沒有辦法開掛的話,這鹹魚翻身就難了,更何況還有一個唐老虎對自己虎視眈眈的。
劉晉的身後,趙二虎挑戰擔子,裡面有劉晉準備的禮物,幾十斤來自江南的上好大米,一匹棉布,10斤豬肉,還有幾斤白糖、幾斤曬乾的棗子,林林總總,加起來花了劉晉好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