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5頁
「嗯,說得好~」
弘治皇帝很是滿意的點點頭。
李東陽還是非常聰明的,關鍵是他是一個真正有才能的大臣,知道那些對大明是有用,有好處的,那些是不行的。
「謝遷,你怎麼看?」
弘治皇帝又看向謝遷問道。
「陛下,劉公和李公所言甚是,稅收乃是朝廷根基,是支撐朝廷運轉和實行諸多國策的根本,臣以為應該要繼續堅持下去。」
謝遷心中無奈的嘆口氣,他是江南人,一向又是堅決反對開徵商稅的,但是他還是很清楚眼前的形勢,知道自己該站那一邊。
第1423章 根本就回不去
伴隨著謝遷的話落下,整個金鑾殿都變的鴉雀無聲,到了這個地步了,明眼人都清楚,那就是關於稅收問題方面,大明高層的意見是非常一致。
你下面這些四品、五品的官員如何嗶嗶都是沒有任何用的,即便是出身江南,一向堅決反對征商稅的謝遷,他也無法站出來反對,因為形勢就是如此。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點頭,再掃視一圈群臣,目光放在了高元龍、錢啟等人的身上說道:「你們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陛下,歷代聖君都是輕徭薄賦,於民休養,朝廷橫徵暴斂,必招來禍患,非明君所謂啊!」
高元龍倒是硬氣的很,依然堅持自己的主張,就差指著鼻子罵弘治皇帝是昏君了。
「是啊,陛下~」
「朝廷之稅,夠用就好,根本沒有必要徵收太多的稅,以前一年朝廷的稅銀也不過才三百兩銀子,大明依然蒸蒸日上。」
「現在朝廷一年稅銀超過五億兩白銀,各項開支都非常巨大,要知道朝廷所用之錢物可都是從百姓手中徵收上來的民脂民膏。」
「正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朝廷如一直如此,恐將來民不堪稅重,烽煙四起啊。」
錢啟也是跟著說道,看起來似乎好像是真的在為大明帝國著想,在為天子著想一般,不知道的還會以為弘治皇帝是真的在大肆的收刮民脂民膏,在不顧一切的奴役黎民百姓呢。
「陛下,簡直一派胡言~」
戶部尚書佀鍾忍不住站了出來。
這要是取消了稅務衙門,取消了新的稅務制度,他這個戶部尚書根本就做不下了。
要知道朝廷現在的開支可是非常巨大的,別的不說,單單是官員的俸祿待遇就已經一漲再漲,比起以前來翻了好幾番了。
以七品官員的收入來算,在以前的時候七品官員年俸只有90石米,也就是差不多6400斤大米,即便是米在明朝的時候價格算是比較貴一點,但折算下來,算五塊錢一斤,按照現在的價格來算,這一年其實也就是三萬塊錢的收入。
七品官員,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縣一級的主要負責人了,一年三萬塊錢左右的收入,除此之外就沒有其它的收入了。
更加可怕的是,有四成左右的米,官員是根本領不到的,被皇帝給折算成了絹布、棉布等一些零碎的東西。
有東西還算好,有時候乾脆直接給你發寶鈔,誰都知道這個寶鈔就是一堆紙,根本就沒有人很多購買力。
由此可見明朝官員的俸祿是何等之低了,這要是當官了,你不貪,又沒人孝敬的話,你連養活自己一家人都是問題。
不過自從稅務改革,成立稅務衙門之後,朝廷的稅收收入大大增長之後,在劉晉的倡導下,官員的俸祿也是進行了多次的調整和增長。
以前該發米的繼續發米,七品的縣令到了現在,一年可以獲得500石大米,而且因為這些年大明年年豐收,糧食極其的充足,朝廷收上來的糧食非常充足,故而這部分大米都是十足發放。
除了大米之外,布匹、絹、茶葉等等實物同樣不少,七品的官員每年可以領20匹布、三十匹絹、五百斤茶等實物。
得益於大明蒸蒸日上的發展以及資本主義和海外殖民的發展,這些都可以得到足額的發放,布匹什麼的,現在其實也不值錢,一匹布市場價也就是一百多文。
除了這些實物之外,最重要的當然是銀子了。
要是在以前,朝廷基本上是沒有銀子發給官員的,頂了天發點寶鈔就算是不錯了。
但是現在,寶鈔早就已經退出了市場,皇帝不再印刷寶鈔,市場也已經淘汰了寶鈔,銀本位也已經基本上確立起來。
七品的官員,現在一年可以獲得五百兩銀子年俸,這個收入可以說是相當的高了,而且現在朝廷有錢,都是可以足額發放,發的還都是大明第一銀行這邊發行的銀元或者銀票。
朝廷官員的俸祿一漲再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一個是朝廷有錢了,總要找些開支將銀子給花出去,放在國庫裡面就是鐵疙瘩,沒有絲毫的作用。
另外一個就是大明現在的人工漲的非常厲害。
殖民主義的迅猛發展之下,全球的財富迅速的向大明匯聚,大量白銀的流入,一方面刺激了大明經濟的繁榮,同時也讓大明的人工不斷上漲。
京津地區的普通工人的一個月的工資基本上都已經達到了五兩銀子,一年算下來可以拿到六十多兩銀子,低於五兩銀子一個月,你根本就招不到人。
大明地廣人稀,土地廣袤、人口稀少,又擁有大量的財富,人工豈能不貴,一個月五兩銀子,你都還要包吃包住才能夠招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