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1頁
「這修河道也可以?」
「是啊,這修河道和治國安邦有什麼關係,自古以來治國安邦都是要靠讀書才行啊,這修河道也只是一時、一地有作用而已。」
有翰林很是疑惑的說道,在他們看來,這治國之道嘛都在聖賢書裡面,按照書裡面所說的去做就可以了,修個河提、河道而已,根本就沒有什麼。
「這就實幹派的人觀念和思維了,他們覺得一個人所能夠做的事情是有限的,當一個個人都能夠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合起來的時候整個社會和國家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童瑞在河南修河提、疏通河道,可能只是那一段黃河,但如果各地的官員都能夠如此的去做的話,整個大明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以後啊,大明的道路更多、更寬敞、這河提也不容易決堤、黃河不容易泛濫,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無數件小事匯聚起來的時候,,整個大明就發生了巨大改變了。」
「他們的信條是實幹才有前途!」
「原來如此,看來以後還是要多向他們學習、學習了。」
第2061章 天子賜婚
「嗯,不錯,不錯。」
「這有功勞者就該提拔重用,碌碌無為、尸位素餐者就該早點回家去養老。」
「就按照這份名單去任命吧。」
尚書房乾清宮內,弘治皇帝看著韓文提交上來的名單,滿意的直點頭。
根據這份名單,河南布政使童瑞直接升為禮部尚書,陝西布政使方永良升為工部尚書,同時原工部尚書鍾藩為吏部尚書。
這工部尚書和吏部尚書自然是有著巨大差距的,其實也算是重用、升遷了,畢竟吏部尚書掌天下官員,被成為天官,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天下官員三品以下可以直接任免、調動,都無需經過內閣天子。
三品以上的官員任免也都是吏部尚書這邊為主導,要由吏部尚書提名,內閣審核、天子批准這條流程。
同時山東和南直隸這邊空缺出來的大量位置,也都被韓文安排了實幹派的官員給補上了,同時這一次,也是按照弘治皇帝的意思,將一批翰林院的翰林們給下放地方去歷練。
翰林院的翰林和一般科舉考試的官員下放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一般科舉考試的時候,排名中後的進士,一般都是下放到地方去做官,基本上是從七品的知縣、縣丞做起。
這以後嘛,能夠做到知府、知州就算是非常不錯了,大部分都是很難有什麼升遷的。
除非是得到了某位大老的賞識,或者是有比較深的背景,這才能夠升遷上去,接著升遷上去之後,還要想辦法進翰林院,成為了翰林院的庶吉士才真正的有前途,能夠有希望成為大明的高級官員。
現在翰林院的翰林們下放到地方去歷練,這自然是不能和他們一樣了,他們屬於是從朝廷中樞到地方的。
這起步嘛自然都是從知府、知州這個級別來干起的,知府知州再大明朝那都是四品的官員了,有些像順天府、應天府這樣的地方,那都是三品大員了。
起步高,升遷也肯定是要更快一些的,這個就是翰林院翰林們的待遇了,沒辦法,這能夠進翰林院的人那都是科舉考試當中的佼佼者,待遇自然不一樣。
「是!」
韓文連忙稱是。
這一次實幹派的算是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了,狠狠的重創了守舊派的官員一番。
原先的時候,這內閣和六部尚書當中,守舊派的官員占多少,現在嘛,實幹派的官員一下子就多了守舊派的了。
韓文是內閣首輔、鍾藩是吏部尚書、李昆是戶部尚書、方永良是工部尚書、童瑞是吏部尚書,人數一下子就蓋過了守舊派的楊一清、楊廷和、梁儲、王瓊、喬宇等守舊派了。
相比起韓文、鍾藩、李昆等實幹派官員們一個個笑容滿面的,楊一清和楊廷和等人卻是面無表情,這一次守舊派的官員是沒撈到什麼位置。
也就是有不少翰林院的翰林們下放下去了。
但是到了地方的話,這些韓林們很快就可能會變成實幹派的官員,沒辦法,當初劉晉制定的考核制度就是如此,靠數據和指標來說話,別的不好使。
這些年來大家也都已經習慣了,並且也是已經影響深遠,一大片的實幹派官員不斷的崛起,現在更是直接到了朝廷的中樞了。
鍾藩、李昆、方永良、童瑞這些都是如此,地方的封疆大吏當中就更多了。
尚書房的小會議很快就結束了,大臣們紛紛離開,他們還要去辦公,現在事情還是很多的,疫情善後的事情,還有乾旱所帶來的諸多方面的影響等等,算算這些年來少數需用操心的年份之一了。
弘治皇帝等他們走了之後,也是開始批閱起奏疏了,現在的奏疏量比以前多很多,每天需用花更多的時間看奏疏。
「陛下!」
等快到了中午的時候,張皇后帶著南洋公主來到了尚書房。
「父皇~」
「哈哈,是南洋啊!」
看到南洋公主和張皇后,弘治皇帝是直接忽略了張皇后,趕緊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這女兒可是他的心頭肉、寶貝疙瘩。
張皇后看到這一幕,頓時就忍不住笑了笑。
「父皇,你又要忘記按時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