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601頁

    所謂封駁,即如果閣臣認為皇帝的諭旨不妥,或者是太監假傳聖旨,可以封還不受,或拒絕草擬,由於詔敕需由內閣出,這就意味著皇帝的意志無法向下傳達,也就不可能予以貫徹執行。

    顧問諮詢、勸諫之職,大約分為兩種,一是召對顧問、諮詢;二是密疏進言。

    對於密疏進言者,有專印,加蓋即專呈皇帝,一般必有答覆。由於一般的奏章,都需傳抄邸報,發於諸大臣知道,而密疏則可以留中不發。

    密疏就給了進言的大臣以極大的發言權,使其能夠言他人所不能言,極大拉近了皇帝與密疏進言者的關係,因此密疏進言是一種極大的特權,也屢遭人詬病。

    會議決策與會審之職,內閣權力由內廷轉向外廷的一種體現。

    內閣會議由內閣、六部、六科、九卿等共同參與,定期商討日常重大事務的決策,其建於內閣建立之初。

    由於政務「必下內閣而後行」,內閣的日常行政權力由此得到鞏固,簡單來說,則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內閣不僅僅參與其中,而且還是內閣大臣們起決策審議的作用。

    經筵,即為皇帝講解治國、施政、立身、正心之道,每月三次。另有日講。

    

    這個職權就不算重要了,特別是這經常講來講去的,時間久了也就沒有什麼可講的了,不過這等於是時常陪伴天子左右,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能夠給天子講一講治國之道,那也是獲得提拔的大好機會,翰林院的人為什麼提拔快。

    還不是因為他們都是天子的近臣,天天在天子面前晃來晃去的,表示好一些,提拔就跟坐火箭一樣。

    從內閣大臣所擁有的主動職權來看,這內閣大臣的權力是非常大的,自然而然,這做官都想要成為內閣閣老,大權在握,位極人臣。

    第1567章 劉晉入閣

    內閣大臣權力極大,並且還享有極高的榮譽,自然是人人都想要當內閣大臣了,只是這內閣大臣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夠做的。

    首先來說,在大明有一條大家都默認的規則,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也就是說想要當內閣大臣,首先就是要從翰林院出來的。

    翰林院一向都是大明王朝最重要的人才儲備池,只有進士才能夠進翰林,而且也只有頭甲和二甲的進士才可以,三甲的進士是沒有資格進翰林。

    這也就意味著你在科舉考試之中,至少也要考進二甲才能夠進翰林院,先在裡面修書,給皇帝當秘書、講學什麼的,得到天子賞識之後,立刻就可以成為六部的重要大臣,再幹上幾年差不多就可以做六部的尚書、侍郎,有合適的機會之後就可以入內閣當內閣閣老。  

    現在朝中的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都是這樣的路子,科舉高中,進翰林院,任庶吉士,編修、修撰、左庶子,詹事府少詹事、侍講學士,六部侍郎、六部尚書、內閣大臣,都是一條路走出來的。

    由此可見,在明朝,你要是能夠進翰林院,這齣來之後,基本上一個六部侍郎、尚書是絕對走不掉的,天子賞識的話,入內閣也不是什麼難事。

    妥妥的高級人才儲備池,進了翰林,那就不用擔心以後仕途的事情了。

    當然了,其中也是有所差別的,如果科舉考試的時候,是頭幾名,特別是狀元的話,一進翰林院就是修撰干起,升起來就特別快。

    像謝遷是狀元出身,年紀輕輕,品級就已經相當高了。

    謝遷五十多就入內閣了,很多大臣,五十多歲的時候連三品、四品都沒有,更別說入內閣,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科考之中成為狀元,也是可以讓很多大臣服氣的,快速升遷起來,別人也沒什麼話可說。

    就像劉晉,年紀輕輕就是狀元,翰林院隨便待了一下,立即就被弘治皇帝提拔重用,三十歲就已經是吏部尚書了。

    儘管很多大臣覺得劉晉太過年輕,提拔的速度太快了,頗有微詞,但是因為劉晉是狀元,這提拔快一些,升遷快一些,大家心裏面其實也是認可和接受的。  

    畢竟這古代狀元實在是太難、太難了,三年一次的科考,幾千人參加,想要奪得第一,是個人都知道有多難,朝野上下的大臣都是從科班出身的,大家都很清楚。

    狀元、狀元,那是天上的文曲星,升遷快一點,大家也認可,狀元都升遷慢的話,那其他人不是更慢了?

    入內閣的要求雖然很高,不過對於朝中大臣來說,符合要求的人還是一抓一大把,畢竟都是科班出身的,朝中隨便點個人出來可能都是狀元、探花、榜眼什麼的。

    至於這六部的尚書、侍郎、詹事府的詹事、天子的侍講學士什麼的,那隨便都是狀元了,都是有資格入選內閣大臣的。

    現在謝遷回家養老了,朝中的大臣們心思也都放在這上面了,有人想要爭著入內閣,有人則是想要等上面的位置騰出來了之後,自己是不是有希望可以往上面挪一下。

    一時之間,朝中的大臣們都在私底下不斷的討論起來。

    「謝公回鄉頤養天年,誰最有可能入閣?」

    「我看最有可能是吏部尚書劉晉,他深受天子信任,又是高人子弟,能力出眾,入閣也是眾望所歸。」

    「劉公確實是最有希望入閣的,不過我覺得兵部尚書劉大夏劉公也是極有希望入閣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60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