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348頁

    並且和以往目不識丁,什麼都不懂的普通老百姓不同,這些人可都是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並且還善于思考的新時代大明人。

    他們從小都是看著報紙,讀著新學長大的,或許在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方面是不如傳統的舊學讀書人,但是在其它方方面面都要碾壓傳統的讀書人,他們知識面更廣,眼界更加的開闊,同時又往往見多識廣。

    真要是一巴掌的拍死新學,估計著整個大明都要爆發巨大的動亂,到時候,以他們的強大力量,指不定分分鐘就反過來拍死了舊學都是難說的。

    舊學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掌握著朝堂,擁有話語權,所以要循序漸進,一步步的逐漸的將儒家學說的影響力滲透到新學之中去,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又要保持住舊學現在的地位,繼續壟斷仕途。

    要求新學這邊增加四書五經的內容,這還僅僅只是第一步,將來最好是能夠讓新學這邊也跟科舉考試差不多,用八股文的方式來控制和約束新學。

    「陛下,臣也支持張翰林。」

    「新學雖然有不少的可取之處,然其在效忠君王、倫理綱常、治國安邦之道上尚有欠缺,理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和學習,我儒家之學說乃是萬世治國安邦之道,是正統之學說,歷朝歷代都是國本。」  

    「新學規模浩大,學子眾多,理應加強正統學說的傳授,讓更多的學子上知報效君王,下知君臣父子綱常。」

    又有大臣站出來抨擊新學。

    舊學的人一直以來都自詡為正統,什麼歷朝歷代都以儒家治國,以儒安邦定國,是國本什麼的,對於新學那是怎麼看都不順眼。

    還分成了各種各樣的課程,專門學一些旁門左道之類的,簡直就是旁門左道、奇巧淫技,絲毫沒有什麼治國安邦之類的學說在裡面。

    弘治皇帝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心裏面早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和想法。

    新學怎麼樣,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大明這些年來的迅猛發展和新學是密不可分的。

    舊學或許是像你們所說的那樣,是治國安邦之道,歷朝歷代都是正統,然而朝代在不斷的更迭,沒有千年的朝代,卻是有千年的儒家。

    歷朝歷代重視儒家,然而還不是一樣要經歷衰亡。

    大明也是如此,原先的大明內憂外患,百姓困苦、貧窮,稍微有點災荒必然餓殍滿地,烽煙四起。

    要不是劉晉主導的新學不斷發力,提高了大明的生產力,強大了大明的軍隊,不斷擴張獲得更多的土地、資源和財富來反補大明的話,能夠有今日的大明?  

    朝廷是不需要那麼多人當官做臣子的,現在新舊之分就已經很不錯了,舊學讀書是為了當官,新學讀書是為了能夠有一個好工作,能夠研究現有的各種自然規律,提高生產力和工作效率。

    難道非要分個你死我亡才甘心嗎?

    真的到了那個地步的話,這大明必然會動盪不安,到時候儒家未必就真的能夠戰勝新學的,因為新學它已經強大起來,涉及方方面面了。

    一個接一個的大臣紛紛站出來,不斷的抨擊著新學,對新學指指點點,要求新學必須進行改變等等。

    不過這些大臣都是一些御史、翰林之類的,楊一清、楊廷和、蔣冕、毛紀、梁儲等大老一個個都沒有開口。

    其實嘛,他們心裏面也是門清的很。

    新舊之爭雖然關係重大,但也並不是完全的水火不相容,其實朝堂之上的這些守舊派官員更多的還是想著要通過這樣的手段來打擊實幹派的官員,同時為各自背後的群體利益服務。

    實幹派的這些官員除了掌握大全之外,往往背後也都有著龐大的利益群體。

    像劉晉自己本身就是大明最大的資本家和殖民者,擁有大量的產業,麾下的工廠、商行、殖民地等不知道有多少。  

    此外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等也都是大明的大資本家和殖民者,都有著極其龐大的產業,他們的產業遍布大明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還都是領頭羊的存在。

    本身來說,因為跟著劉晉,起步早,發展快,最早享受到了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的紅利,現在又是享受著工業革命的紅利。

    可以說實幹派的人目前是占據著大明最多的利益群體,擁有最龐大的產業。

    守舊派的官員以及背後的群體呢,他們因為起步晚,一開始死守著家裡面的一畝三分地,還想著靠以前的耕讀傳家的方式來延續。

    然而在時代的滾滾潮流之下被衝擊的體無完膚,糧食價格大跌,土地價格大跌,大量的貧苦農民移民海外和關外。

    這對於傳統的士紳階層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嚴重的影響了他們的傳承和生活。

    等到他們緩過來了,想要改變的時候,發展自己已經落後於人,想要趕上就很難、很難了。

    但傳統的士紳階層,他們又是最善於利用權力來為自己服務的,現在好不容易翻身,掌握了話語權,自然是要藉此機會來打壓新學的同時來爭奪更多的利益。

    說到底爭來爭去還不是為利益。

    很多的大臣為什麼會成為實幹派的官員,還不是因為他們也跟著劉晉嘗到了時代的紅利,自然而然也是要維護住現在的一切來。

    朝堂之上,守舊派的官員在抨擊新學。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34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