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頁
但不爽歸不爽,有更多的孩子能夠接受教育,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他們能夠做的就是不斷向劉晉這邊建議,應該加強傳統的四書五經教育,不要教授太多的旁門左道之類的。
但劉晉鳥都不鳥他們,我自己花錢建的學校,想要教什麼就教什麼,沒看到弘治皇帝對此都是大加讚賞嗎?
我辦出來的學校教出來的學生又不參加科舉考試,不會搶你們儒家子弟的飯碗,還嗶嗶個錘子。
儒家、儒家,都已經腐朽到根子裡面去了,嚴重束縛思想和創新的東西,自己都想要打破它,你竟然還說要我的學校當中加強四書五經的教育。
這念四書五經有個錘子用,是能夠煉出更好的鋼出來呢,還是能夠造更好的船出來,或者是對治國安邦有什麼大用?
幾本書而已,一代又一代人念了又念,鑽了又鑽,也沒見鑽研出什麼經天緯地的人才或者成果出來,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所以劉晉懶得鳥他們。
要是以往,這些腐儒肯定要把劉晉給噴死,不過劉晉在對外方面又大力推廣儒家的一切,比如讓藩屬國、新納入大明版圖的省份這些地方強制性的推廣儒家的一切。
這又讓儒家的人非常的滿意,覺得劉晉還是可以的,這是讓儒家思想傳播的更廣,傳播到更多的地方去。
所以大明的這些腐儒們對劉晉也是很矛盾,說他好吧,他自己建的小學又不重視儒家的教育,說他不好吧,對外方面,他又極力的推行儒家思想和教育。
總之很矛盾,對於劉晉在大明半小學,進行另類教育的事情也只能夠睜一眼閉一眼,反正又不會成主流,只要科舉考試還是考四書五經,就沒有人能夠撼動他們儒家的地位。
至於劉晉辦的這些小學、中學之類的,用劉晉的話來說,都是用來培養自己的技術人才。
比如這造船廠,如果將船造的更好、更快、造出更多的船、更多種類的船,這些用四書五經肯定是不行的。
這需要涉及到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等相關的領域,沒有這些的儲備,這造船肯定是不行的。
再比如這修橋鋪路,靠四書五經還是不行,還是要他們口中所謂的旁門左道。
只要不撼動儒家的地位,其它的都好說,只要朝廷的官員還是通過傳統科舉考試取士就可以了,別的就不用管太多。
大明能夠越來越強,這些旁門左道還是很有用的。
占地面積極廣的京城機械廠附屬小學這裡,小升初的考試正在進行,小學升中學,這是一個極其關鍵的點。
和後世不同,劉晉壓縮了這個時代教學的內容和時間,只有小學和中學,小學基礎性的東西,中學更深入一些東西,但相比起後世的教育來,都是基礎性的東西。
可是劉晉覺得,這基礎性的東西只要能夠學好、運用好,也足夠大明在這個時代不斷變強了,反正很多東西也是還沒有研究出來,拿出來也不太好,讓這個時代人自己去慢慢的研究反而更好一些。
第841章 旁門左道?
京城機械廠附屬小學這裡,整個校園一片安靜,一個個教室內正在進行考試,小升中的升學考試,考試合格者可以進入劉晉所舉辦的中學繼續深造。
考試不合格則是可以開始進入到劉晉麾下的產業當中從學徒開始進行學習和打磨,等到了一定的年齡和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之後才可以逐漸的從學徒升為師傅。
這樣的一條路線規劃,也是劉晉參考後世的教育制度來進行實行的。
搞研究類的人不需要太多,只需要真正的天才就可以,大部分的人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掌握一門技術,專門專研一個領域,反而更好。
所以小學畢業的走技術路線,進入中學的則是慢慢的要走研究路線。
或許很多人就會想笑了,小學、中學,在後世那都還是孩子,但這是大明,一個科技都還沒有啟蒙的時代,後世小學、中學的知識拿到這個時代來說都是非常、非常的先進了。
所以中學畢業之後搞搞研究並沒有什麼毛病,基礎性的東西有了,等於是有了一個樹幹,後面就看能不能開枝散葉了。
「聽說這樣的小學劉晉單單是在京津地區就建了三十多所,在整個大明更是建了將近上百所。」
校園內,幾個人正在非常悠閒的漫步著。
弘治皇帝一片饒有興趣的仔細看看這個新式學校的樣子,新式學校和傳統的私塾有很大的不同。
這裡的教室樓有幾棟,全部都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教室的窗戶也都很大,全部用玻璃窗戶,非常的明亮,能夠看清楚裡面正在奮筆疾書的考生們。
同時在校園內隨處可見的寫著很多標語。
像沒有大明朝就沒有華夏衣冠。
沒有太祖皇帝就沒有大明。
弘治皇帝高瞻遠矚指引大明前行。
弘治皇帝愛民如子~
華夏乃天下第一。
炎黃子孫當自強不息!
忠君、愛國、自強、自愛!
等等這類的標語,其實也就是和後世校園內所看到的一些標語差不多,無非就是宣揚愛國的精神,給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看到這些標語,弘治皇帝也是忍不住直點頭。
嗯,沒錯宣揚的很好,深得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