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8頁
「另外兩廣地區,維度低,天氣炎熱濕潤,珠江出海口地區,地勢平坦開闊、土地肥沃,又有海運之利,同樣具備發展的潛力, 朝廷也應大力的支持。」
王守仁沉思一會,對劉晉的計劃進行一些了補充。
大明現在是有條件、有實力進行整體的大規劃和大發展, 不是說窮的只能夠一個個輪著來,可以同時在多個地方進行建設。
聽完老王的話,劉晉也是直點頭,遼東和兩廣,這是劉晉自己所沒有考慮到的。
在劉晉的規劃之中,遼東那是大糧倉,搞農業就可以了,至於兩廣,現在是嶺南之地,還不具備開發和投資的條件。
但其實遼東地區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煤炭、鋼鐵、石油、林業資源等等都非常的豐富,交通也是極為便利。
南邊這邊是渤海,坐船就可以直接到京津地區了,遼河又可以當河運,東邊這邊是朝鮮,在往上一點就是後世的海參崴,這也是一個大港口。
當然放在毛子的手中顯然是有些浪費了,現在在大明帝國的手中,好好的經營下,這裡顯然也是一個不錯的港口,可以依託遼東地區的資源搞搞鋼鐵冶煉、船舶製造等產業。
兩廣地區,雖然現在在大明來說不算什麼,但兩廣有兩廣的優勢,臨海,天然的優良港口極多,北可以上湖廣、江西,往南可以下南洋幾省,往東可以往福建、江浙,往西則是大明的西南諸省。
現在大明人的種植園在南陽地區遍地開花,這兩廣也同樣可以發展起來,沒道理說比別的地方差。
更何況,現在的瓊州有密雲鐵廠的分廠,有天津造船廠的分廠,已經是有著不錯的基礎了。
朝廷這邊只需要在這些地方投資建造一些港口、城市、修建道路、再將鐵路修建過去的話,自然而然,這些地方也都是可以迅猛的發展起來。
當然,劉晉的這份規劃,只是限於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後世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後世那還是有大量的政策、資源的大量投入,這才造就了東部沿海地區的繁華,也是讓廣東一躍而起成為了第一大省。
但事實上,別說廣東,兩廣加起來在古代也是不如湖廣、江西、河南等這些內陸省份的。
不可否認兩廣的區域地理優勢,在海洋時代是非常有用的,即便是大明朝廷這邊不進行什麼規劃,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廣地區同樣也是能夠發展起來的。
「一下子如此大規模的修建鐵路和公路的話,我大明財政能夠支持的起?」
新的戶部尚書梁儲想了想說道。
他默默的算了下劉晉所提出來的這項浩大的基礎建設規劃,單單是修鐵路到厚照城這邊,需要花費的銀子都是需要上億兩白銀,鐵路太長了,即便是現在鐵路已經修到了南雲省和中亞省、河中省。
再從這三地修過去的話,依然還有很長的道路,關鍵是沒有什麼人願意投資這些鐵路,這裡遠離大明本土,經濟又不行,投錢進去了,猴年馬月才能收回來。
這就意味著,所需要的資金大部分都需要朝廷國庫來承擔了,儘管是為了鞏固邊防,但投資太大的話,依然會對大明財政造成巨大影響。
更何況,還要同時修前往天府的鐵路,自古以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要修鐵路到天賦去,天知道要用多少銀子去鋪路。
可能修到歐洲的厚照城去有個幾億兩銀子就足夠了,因為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坦開闊的地區,無非就是路長,技術上沒有什麼難度,也不需要額外的太多銀子支出。
可是要修到四川去,雖然從西安修過去,路程並不算多遠,和修到歐洲的厚照城去沒得比,但是普通的地方,一里鐵路有五萬兩銀子就足夠了,這修到四川去,搞不好一米鐵路都要花上萬兩銀子,天知道要投多少銀子進去,更何況技術難度也太大了。
這都是要花錢的,大明國庫雖然現在有銀子,但這樣花銀子的花,恐怕也是經不起的啊。
「完全是可以支撐的起的,我們不需要一次性將所有的銀子都撥款到尾,而是一個月、一個月的分批去撥款。」
「一年、兩年建不完,我們就分五年、十年來完成這件事情。」
「鐵路和公里都是要修的,有些時候,我們已經不能去計較銀子的投入到底划算不划算了,而是要站在整個大明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角度去考慮這個事情。」
劉晉想了想非常肯定的說道。
不管要投多少的銀子進去,也不管要修多久的鐵路,一定要修,也是一定要發展的,因為鐵路、公路對大明來說意義非凡。
「這修往歐洲厚照城的鐵路,我估計至少也是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才可以修建完成。」
「修往天府的鐵路,可能就需要二十年、甚至於三十年的時間才能夠修建完成。」
「另外還要從江西修鐵路到嶺南的廣東地區,這可能又需要十多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成。」
「這對於我們大明來說,也意味著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大明寬裕的財政將會變的相對緊張。」
梁儲聽完,大致的計算了一番之後說道。
「這只是按照我們現在的施工進度來算,所以會覺得需要怎麼長的時間,技術是在不斷的發展的。」
「以前的時候哪裡會想到有一條會有火車,還有汽車、卡車等等東西的出現,但現在有了,對於我們的交通和生產來說都是飛躍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