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56頁

    而他這個一向被群臣歌功頌德的千古聖君也會變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千古昏君,會是直接葬送了這大明大好江山的亡國之君。

    聽到這樣的話,弘治皇帝豈能高興,縱然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縱然一向都是老好人,他的臉色也是越來越黑。

    「……陛下,這海一開,大明國本動搖、社稷動亂、天下必然大亂,烽煙四起、諸侯、群雄逐鹿,一旦江山有失,陛下又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後世之人又將會如何評價陛下啊!」

    一位御史痛心疾首的說道,也真是什麼話都敢說,直接就將弘治皇帝說成了是亡國之君,也沒有注意到弘治皇帝的臉都已經黑的嚇人了。

    或者說是根本就沒有在乎弘治皇帝的感受,弘治皇帝是個老好人,這一點滿朝的上下大臣誰不知道,御史、翰林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直指弘治皇帝的鼻子諫言,不吐弘治皇帝一臉唾沫就不算成功。

    「夠了!」

    弘治皇帝一聲冷喝,頓時整個金鑾立刻就安靜下來,後面還有很多大臣想要站出來發表自己的意見,也都立刻識趣的站回去。

    弘治皇帝一向溫文爾雅,很少如此動怒,這讓朝中的這些大臣們也是一個個紛紛停止了諫言。  

    弘治皇帝的目光在金鑾當中掃視了一圈,周經依然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似乎根本就沒有在意其他大臣的話,沒有在意那些彈劾他的人。

    至於劉健、謝遷、李東陽這三個閣老則是微微皺眉沉思,似乎在思索前面這些大臣們所說的話;武將勛貴們一如既往的眼觀鼻鼻觀心,似乎在認真聽,又好像是空氣一般,沒有絲毫的存在感。

    「周經,你也聽到了,既然你提出了開海,那你有什麼可說的?」

    解鈴還是系鈴人,既然是周經提出來的,現在周經被人彈劾、攻訐,自然也是要讓周經有說話的機會。

    「實行海雖然是太祖皇帝留下的祖制,太祖皇帝時期之所以制定海的政策那是因為當時我神州大地久經北元荼毒,生靈塗炭、百廢待興,再加上東南沿海有海商勾結倭寇,屢犯我大明海疆。」

    「所以太祖皇帝才制定了各項能夠恢復國力的政策,海也僅僅只是其中一個政策。」

    周經一聽,想了想緩緩的說道。

    「然,時移勢遷,我大明建國已有一百多年,經過歷代先王的勵精圖治,我大明早已經今非昔比,國富民強,東南沿海地區的倭寇也是已經絕乾淨,再實行海顯然並不合適。」  

    周經首先是講了這個海的由來,同時也是講出了時移勢遷的道理,認為這海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必須要進行改變。

    「其次,解開海並不影響我大明以農為本的國策,相反海洋富饒,漁業資源極其的豐富,擁有幾乎無窮無盡的漁業資源。」

    「民以食為天,海洋之中的海魚是最為廉價易得的食。」

    「所以解開海不僅僅不會動搖國本,相反能夠造福黎民百姓,現天津捕魚,一船出海一就可得超過十萬斤的海魚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接著他又說到了國本,切入點就是海魚,這個廉價易得的食,現在京城這邊賣一文錢一斤,天底下就沒有如此便宜的食。

    關鍵是量還非常大,天津這邊僅僅幾艘船而已,每天都可以捕撈到超過百萬斤的海魚,這個說明力就足夠強大了,讓人無法反駁。

    「至於東南沿海的倭寇,其中大部分的倭寇其實都是我大明商人假扮,其目的是為了出海貿易,謀取豐厚利潤,真正來自倭國的倭寇不到其中的十分之一。」

    「東南沿海的商人之所以假扮倭寇,私自出海,自然是因為海貿利益巨大,利潤豐厚,同時我大明實行嚴厲的海,所以才會慢慢的形成了倭患。」  

    「古話說,堵不如疏,既然商人有出海經商的需求,還不如乾脆直接海許商人出海,如此一來,倭患自消。」

    說道倭寇,周經則是講出了倭患的真相,真正來自倭國的倭寇數量極少,大部分其實還是東南沿海地區的商人、大家族假扮倭寇出海牟利。

    「至於藩屬國上貢,我大明自有定數,一來可嚴厲規定其上貢的規模、人數、次數,二來我大明和各個藩屬國世代友好,理應輕財貴義,朝貢也應如此。」

    說到這個朝貢,周經這戶部尚書就深有體會,每一次的朝貢對於大明而言都是一次放血,這面子害死人,所以他也是提出了輕財貴義的理念,來減輕大明這邊的負擔。

    「至於彈劾臣的言論,臣自認為一向對陛下忠心耿耿,上不負陛下之信任與重託,下不敢忘黎民之疾苦。」

    「現如今饑荒肆虐,餓殍滿地,臣親眼所見饑民吃光了樹皮和草,也同樣在天津這邊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

    「天津這裡,因為陛下民如子,聽聞黃金洲有高產良種,特意組建船隊前往引種回我大明,所以才有了船隊出海捕魚訓練。」

    「因為海洋捕撈,天津一地不僅僅沒有受到絲毫饑荒的影響,甚至於所有的一切都萬象一新,朝氣蓬勃,不僅僅沒有一個災民餓死,更是人人安居樂業。」

    「那些彈劾、攻訐臣之人,陛下應該派他們去視察下災民的況,應該讓他們和災民們同吃同住,嘗一嘗飢餓的滋味,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夠真正感受黎民之疾苦,而不是站在這廟堂之上,口口聲聲喊著黎民百姓,卻是沒有絲毫將他們放在心上。」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5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