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538頁

    沒辦法,大明現在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大明的潮流自然而然也就風靡全世界,大明的高端產品和奢侈品也就跟著風靡世界。

    宣紙、絲綢、瓷器,錦緞等等這些東西,價格都非常的昂貴,風靡全球。

    鋼鐵業也是密雲鐵廠在淞滬這邊設置分廠,所使用的鐵礦石來自馬鞍山已經湖廣地區,依賴的是長江這條便捷的水運。

    鋼鐵算是基礎支柱產業,現在大明對鋼鐵的需求非常的旺盛,也是衍生出了極其龐大產業鏈,大量的工廠、作坊都圍繞著鋼鐵業來生存。

    淞滬鋼鐵廠生產出來的鋼鐵支撐著大明江南以及長江一帶對鋼鐵的龐大需求。

    建築行業就更不用說了,自從水泥出現之後,它就迅速的風靡整個大明,修橋鋪路、建房蓋瓦都少不了它。

    江南富庶,對水泥的需求量非常大,大大小小的水泥廠也是在淞滬這邊興辦起來,支撐起整個江南的基礎建設。

    「淞滬就是江南的一個縮影啊,這江南要是像京津地區一樣,迅猛的發展起來的話,它很快就可以超過北方的。」

    回天津的道路上面,劉晉坐在四輪馬車內和王守仁談起淞滬的發展來。

    

    事實上,在後世,建國初期的時候,北方是要被南方強很多的,特別是東北三省,因為有大量國有企業的存在,更是完爆南方。

    但是隨著不斷的發展,南方開始逐漸的全面超越北方,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和原因,但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因為南方這邊的氣候自然條件要比北方更好。

    「是啊,這江南一直以來都是富庶之地,歷朝歷代,江南都是稅賦重地,魚米之鄉,但現在的發展卻是比北方要慢很多。」

    王守仁也是鄭重的點點頭,他本身就是浙江人,對江南的情況太熟悉了,這裡人口眾多、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無論哪一個朝代,它都是最為重要的地方。

    「現在慢一點,但是很快就會追上來的,南方這邊重視教育,無論是私塾、書院還是新興的新學學校,南方這邊都很火爆,讀書的人多,這就註定了在未來,他們擁有無限的可能和未來。」

    劉晉點點頭,馬車行駛來到了長江邊上。

    讓人將馬車停下,劉晉來到長江邊,看著眼前的長江,長江水還非常的清澈,水量也是非常的充沛,一艘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在長江上東來西往,也能夠看到一艘艘小漁船,在長江水撒網捕魚。

    縱然是寒冬臘月,天寒地凍,江面上陣陣寒風凜冽,依然又如此繁忙的景象。  

    「劉晉,我打算在南京這邊修一座跨江大橋來連通長江南北。」

    「如果只是靠船的話,長江南北兩岸的往來實在是不方便,很早之前就有橋的打算和想法了,只是在如此寬闊的長江上面修建大橋,這需要很龐大的資金,同時也需要極高的造橋技術。」

    一旁的王守仁看著眼前的寬闊江面,向劉晉說出了自己心中的一個想法。

    作為南直隸的布政使,在這裡守牧一方,他王守仁還是想要給南直隸這裡留下一些東西的,一座跨越長江的大橋絕對是很不錯的。

    「長江上面修大橋?」

    劉晉一聽,頓時就急速的思索起來。

    後世長江上面從中游到下游足足修了一百多座大橋,從最早的武漢長江大橋開始,越修越多。

    這些橋樑極大的便利了長江南北之間的往來和交通,促進了各個地區之間的發展。

    然而在後世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

    認為當初修建這些長江大橋的時候,因為缺乏遠見,大橋見的高度不夠,大大的阻礙了長江發揮自己的河運的作用,萬噸級的大船沒有辦法通過。

    在後世長江的水量是萊茵河的六倍,可是航運價值連他的十分之一都沒有,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一道道長江大橋建在上面。  

    這些橋的高度不夠,猶如一條條鐵鏈,阻擋了長江上面的船隻,只有中小型的船只能夠在長江上面航行,大型的貨輪無法在長江上航行。

    造成的後果是長江中上游地區的湖廣、江西、安徽直接成了內陸地區,無法享受到沿江的優勢,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沒有沿海地區的優勢。

    否則長江可以通行萬噸級輪船的話,整個長江沿線其實和沿海的差別不會太多,船運的成本比陸運要低很多、很多。

    「修長江大橋是好事,不過修長江大橋的時候一定要修高來,可不能讓這個大橋成為一道枷鎖,攔住了中上游湖廣、江西等地區的發展。」

    想清楚了這些,劉晉也是說道。

    「修高來?」

    「修多高?」

    王守仁疑惑的問道。

    「老王,看看眼前的江面,現在的船隻都不算太大,看起來似乎好像不用修太高,但是在百年之後,或許船隻就會越造越大,到了那個時候,如果我們沒有足夠遠見的話,大橋修的太矮的話,恐怕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可不能將人湖廣、江西的發展氣運給斷了。」

    第1530章 富足的小康生活

    南京,伴隨著年假的結束,新一年的開工期也是已經到來,一條條通往南京的道路上面也是能夠看到很多成雙結對的年輕夫妻又或者是很多三五成群的同鄉人一起前來南京這裡務工,甚至於還時不時能夠看到有人拉風的騎著自行車,在路人羨慕的眼光之中將自行車蹬的飛快。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53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