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095頁

    「照相機和德國的同類產品相比,售價只有五分之一,任何一個英國都買得起。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敵人也有值得學習的一面。」

    「貿易不存在只進口不出口。我們人口蘇聯商品,也要出口平衡貿易。我和布朗準備談談這件事。」首相口中的布朗,指的是國務大臣兼經濟事務大臣喬治·布朗。

    理論上英國只想進口蘇聯的原材料,但這一次的展會上,英國人已經發現,蘇聯不再是那個印象當中的,只能出口原材料的帝俄。

    當倫敦市民還在跟風參觀的時候,內給已經開始討論如何擴大經貿關係,白廳也在評估怎麼繞開巴統的鉗制。

    這個時候芬蘭的重要性就出來了,我們不是為了和蘇聯做生意,還是要讓芬蘭沐浴自由的光輝。

    第1331章 東西方橋樑

    德國現在有一個名詞叫芬蘭化,指的是芬蘭在外交領域對蘇聯的亦步亦趨,但艾倫威爾遜看來這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就好像現在德國人能對蘇聯硬氣的起來一樣。

    不提歷史原因,芬蘭曾經是帝俄的一部分這個因素,芬蘭小心翼翼的在戰後保持了存在本來就不容易。

    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芬蘭又有什麼意義呢?就好像民主德國境內沒有蘇聯駐軍,聯邦德國境內沒有英法德三國軍隊一樣。  

    「我們選擇芬蘭,可以一定程度上繞開可能的掣肘,我的意思是掣肘可能來自於美國。如果和蘇聯擴大貿易往來的話,首相你也知道,現在的美國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的美國了。」艾倫威爾遜闡述著自己的想法,「我們在東亞的生意取道香江,而芬蘭可以作為我們和蘇聯之間的香江。」

    用香江比作芬蘭,哈羅德威爾遜一下子就理解了,就聽到自己的內閣秘書長繼續道,「事實上,蘇聯的經濟中心在列寧格勒,而不是莫斯科。當然我不否認,像是中蘇那樣巨大的國家,經濟中心其實就是一個擺設,如果首都想的話,經濟中心可以一夜之間換一個城市。」

    「經濟好的城市往往自視甚高,對其他地方心裡有些瞧不起,如果套在英國身上,那就是倫敦瞧不起鄉下人。當然我們國家倫敦還有首都的職責,可以說將二者合一了。我們應該善於利用列寧格勒經濟上的地位,以此來牟利。赫爾辛基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艾倫威爾遜記得,蘇聯集團經濟最好的國家並不是蘇聯,也不是站在一線的民主德國,而是芬蘭。芬蘭確實是蘇聯集團的成員,雖然它的政治體制和蘇聯不一樣,一旦兩大陣營開戰,芬蘭是一定會加入蘇聯一邊的。

    芬蘭人口不過四百五十萬,大概只有烏克蘭的十分之一,更別提和整個蘇聯相比,以現在蘇聯的聲勢,芬蘭絕不會對蘇聯說不。蘇芬戰爭蘇聯贏得不漂亮是事實,但芬蘭幾乎在一九四五年被消滅也是事實。事實上一九四五年蘇聯要是抓著芬蘭不放,吞併芬蘭也是可行的。  

    吞併一個剩下四百萬人口,已經把有生力量葬送在戰場上的芬蘭有什麼難度,對攻克柏林的蘇聯來說,其實一點難度都沒有。

    芬蘭能夠活到今天並不容易,像是德國人滿嘴口水的說什麼芬蘭化,艾倫威爾遜不敢苟同,德國自己國土上都是占領軍。

    此時芬蘭的特殊狀態,也是英國可以利用的對象,直接和蘇聯經貿,可能會引起美國的猜忌,像是芬蘭現在的樣子,正是適合英國發揮傳統藝能的時候,一個很好的離岸平衡平台。

    對於內閣秘書長儘量不要惹美國猜忌的話術,哈羅德威爾遜不由得苦笑道,「很多人說你是親美派,艾倫,你有什麼解釋。」

    「加入他們,打敗他們,我沒什麼可解釋的。」艾倫威爾遜面不改色的回應道,「這都是基於經濟總量對比的正確判斷。以英國的國家利益為準繩。也是平衡英國對外的經貿關係,雞蛋還是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為什麼要解釋呢,和美國進行情報交流的時候,美國人問我首相你是不是蘇聯間諜,蓋茨克是不是被蘇聯人毒死了,好推你作為工黨的領袖,我也一樣會反駁這都是無稽之談。」

    「哦,美國人認為我是蘇聯間諜?」哈羅德威爾遜哈哈一笑,自顧自的點頭道,「有句話怎麼說,很適合美國人的心態。」  

    「忠誠的不絕對,就是絕對的不忠誠。」艾倫威爾遜回答道,「哪怕是在在野黨和上議院,也確實有人認為,你的上台會將王室止於危險之境,將很多人吊路燈,但女王並不認可這種謠言。」

    「感謝女王的認可。」哈羅德威爾遜鬆了一口氣,他知道眼前的內閣秘書長,和王室有著很大的聯繫。他們這兩個威爾遜,其實是格格不入的。

    也不是沒有人建議,把艾倫威爾遜換掉,不過他還是否決了這個建議,他明白這個內閣秘書長代表什麼,而且之前兩人相處的也不錯。

    哈羅德威爾遜把芬蘭的接觸,交給了這個白廳首腦,既然內閣秘書長是人盡皆知的親美派,制定出來的政策肯定會讓一些人認可,如果是他本人這麼幹的,沒準又是蘇聯間諜的一個確鑿證據。

    英國和瑞典的關係很好,作為歐洲大陸兩大離岸平衡的策源地,這種友好體現在方方面面,斯堪地那維亞三國,挪威是加入北約,瑞典是親西方中立,芬蘭是親蘇中立。

    雖然芬蘭是議會制國家,但一旦有事它肯定是蘇聯的盟國,這是當前的國力對比決定的,現在距離二戰才過去二十年,大多數芬蘭人還不會被什麼雖敗猶榮的話術自我感動,就四百萬人,一個突擊就拿下了,能活到今天都是蘇聯權衡利弊的結果。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09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