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頁
還什麼受到控制的東非聯邦?艾倫威爾遜覺得這些東非殖民地分別獨立更容易控制。現在英屬印度都獨立快五年了,還做什麼合併獨立後被英國控制的大夢?
艾倫威爾遜這一次抵達東非,也算是正式給菲利普·米切爾總督的一個否決答覆。
。
第665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
取而代之的是英屬馬來亞模式,雖然英屬馬來亞也是合併出來的。但具體情況也有所不同,艾倫威爾遜相信的是,穆特薩二世應該會感興趣。
對於烏干達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的方案,是他本人對穆特薩二世推薦的方案,某種程度上是效仿英屬馬來亞,烏干達其實存在幾個類似於馬來蘇丹的統治者,不過穆特薩二世作為布干達王國國王,是烏干達當中最大的一個王國。
布干達王國的領地靠近非洲第一大湖維多利亞湖,在烏干達這個不靠海的殖民地。算是基礎條件非常不錯的地方。
「所以,尊敬的國王,我認為烏干達的未來,如果最終走到我們英國要離開的話,我更加傾向於建立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願意就此和菲利普總督溝通。不過嘛?」
艾倫威爾遜說到這,看向穆特薩二世閉口不言,他也可以代表白廳否決總督的合併方案,可英國的利益如何保障呢。
「就算是以後烏干達以後獨立了,和英國的親密友情也不會受到影響。」穆特薩二世果斷的開口道,「烏干達和英國的友誼,我會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盡力維護。」
「本該如此,誰讓我們都是君主國家呢。不論是美國的民族自決,蘇聯的人人平等,打擊的都是向國王這樣的仁慈紳士。英國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保障殖民地的穩定。」
艾倫威爾遜非常滿意的道,「如果國王能夠儘可能的幫助英國,讓這個過程更加的和緩。我相信這對雙方都是好事,這樣我和菲利普總督的溝通就更加容易了。」
這也不容易,菲利普·米切爾這個總督,雖然因為英屬東非並不是像是英屬印度一體,看起來權力不大。但總督就是總督,在倫敦的人脈還是相當厚重的。
用了幾天完成在烏干達的調查,和穆特薩二世關注了一下烏干達的項目進展。艾倫威爾遜就直接前往肯亞,英屬東非的核心。
英屬東非英國的主要力量集中在肯亞,而不是看起來更大的坦尚尼亞。
英屬東非的首府之前是蒙巴薩,後來被遷到了奈洛比,都是在肯亞境內,也是後世的肯亞第一大和第二大城市,肯亞是英屬東非的核心,這是沒有錯的。
比起烏干達來說,英國在肯亞的力量顯然更上一層樓,因為英國在肯亞的管理,更加接近於英屬印度的模式。換句話說,在整個英屬東非當中,肯亞更加近似英屬印度的直轄行省,而烏干達則很像是海得拉巴那樣的土邦。
肯亞的兩大城市都存在不少白人定居,數量遠超烏干達。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英屬印度獨立之後,菲利普·米切爾總督,想要合併出來一個龐大的完整殖民地。讓英屬東非代替印度的作用。
不過艾倫威爾遜知道,現在動手已經太晚了,因為他本人已經搶在了菲利普·米切爾的前面,在英屬馬來亞首先採取了這個措施。
這樣菲利普·米切爾的英屬東非計劃就沒用了。而且就算繼續實行成功機率也不大!英屬馬來亞的過半人口是華人,這些華人對馬來亞這個殖民地本身就沒有感情。
不要說是新移民,原本的華人族群大多數也不把自己看成是本地人,同樣也沒有本地意識。最重要的是華人本身有祖國,這個祖國還和英國是敵對狀態。
那麼綜合考慮之下,艾倫威爾遜所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馬來亞的經濟發展。換取做華人的客人不鬧事。維繫馬來亞的族群平衡。
如果美國對馬來亞動歪腦筋,就會發現一旦成功可能會製造一個親中國家。
這種後果下,已經因為韓戰一籌莫展的美國,可能就沒這麼容易下定決心使壞了。美國一方的威脅減輕,艾倫威爾遜的任務就是專心應對來自蘇聯的顛覆。
這是英屬馬來亞的客觀條件,艾倫威爾遜心裡認為,美國不會冒著顛覆英屬馬來亞的風險,促成一個可能倒向蘇聯集團的國家出現。
可是英屬東非沒有這個條件,英屬馬來亞過半的人口對馬來亞沒感情,殖民地只不過是他們工作吃飯的地方。可英屬東非的人口可都是本地人。
合併不成功還好,萬一合併成功了英屬東非聯邦以後,這不是又走了英屬印度的老路?
兩天後他已經到達了奈洛比,本次他來的目的是明顯的,就是東非聯邦的計劃,告知東非總督菲利普·米切爾,白廳做出的替代方案。
東非總督府是白色大理石建築,可以看出來和英屬印度總督府沒法相比,對於前世就見過眾多高樓大廈的艾倫威爾遜來說,更是毫無吸引力。
等了一會總督菲利普·米切爾就出現了,示意讓艾倫威爾遜請坐,兩人討論了關於殖民地的問題。
「尊敬的總督先生,我對北羅德西亞有所了解,之前去了烏干達之後,也算是了解的東非的一些情況。」艾倫威爾遜開門見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東非聯邦計劃的困難太多,就如同中非聯邦的計劃一樣,沒有繼續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