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688頁

    可如果波恩方面仍然不死心,他可剛剛和國防大臣商量完,已經把西柏林軍事基地的英軍指揮官換了,埃里希·昂納克要是面對危險,西柏林英軍就可能以民主德國的盟友盟友面目出現。

    「那我什麼時候出發。」阿諾德斷斷續續的滴咕,「民主德國經濟改革委員會秘書長?還不如叫顧問。」

    「又不是你自己去,等我把一千人的團隊組建完畢一起去。不用著急,很快的,想要發揮餘熱的公務員有的是,但我們需要的是可靠的人。」

    艾倫威爾遜表示先不用著急,有這個功夫可以先去找財政大臣的女兒坐火箭,等他安排好了再說。

    對話完畢,阿諾德得到了一份包括德勒斯登微電子中心,寶馬奧迪還有國營造船廠林林總總的清單,當然不能放過民主德國的銀行,「銀行業的私有化你要上心一些,未來有更大的,蘇聯體制國家不是有兩個大塊頭麼。」

    民主德國只是一個開始,把這個樣板工程弄好了,以後面對蘇聯銀行和四大行要股份的時候也可以理直氣壯。

    「拿該拿的,其他的我一分不要。」阿諾德彰顯著自己的兩袖清風,從日本股市轉了一圈之後,他已經具備了清廉的思想覺悟。他完全可以面對民主德國的眾多國企無動於衷,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自己賠點,這都沒關係。  

    「很有事業心。」艾倫威爾遜勉勵著好大兒,這就像是自己刨了印度神廟的黃金之後,思想升華了,蠅頭小利動搖不了造福社會的心。

    在阿諾德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帶著前任顧問團準備啟程之際,埃里希·昂納克西歐之行的影響力還在發酵,法國也對英國吃獨食的舉動十分不滿。

    這一點英國就很冤枉,這種東西各憑本事,你不能說英國吃獨食,民主德國又不是法國的一部分。

    至於對聯邦德國這個歐洲領導者,英國則沒有這麼客氣了,表達自己要從實力地位出發,英國各大媒體也對這一輪和聯邦德國的外交摩擦發表者自己的看法,角度千奇百怪,但核心有一點,不管第四帝國是以什麼方式出現,是領土上的統一,還是經濟上的融合,英國都會阻止。

    更加露骨的言論是德國的分裂是基於戰後秩序的結果,英國並不介意和蘇聯一起維護戰後的歐洲秩序。在阿諾德帶著龐大顧問團到達柏林之後,艾倫威爾遜不得不去巴黎滅火,聯邦德國一個戰敗國英國可以不在乎,但法國的不滿不能當做沒看見。

    英國和民主德國簽署的私有化合同,並不是全部,艾倫威爾遜也說了,三十億英鎊只是當中的基本評估資金,後續肯定還是要增加的,既然法國覺得有些吃虧,那麼這個後續,就交給法國了。  

    「法國人就是這樣,過於小肚雞腸。」艾倫威爾遜狠狠地咬著牛排,對啄木鳥集團總裁英格麗·褒曼抱怨著。

    「我好歹在巴黎生活了幾十年了。」英格麗·褒曼小聲抱怨,希望這個男人能夠照顧一下自己的感受,「為了利益,這不是正常麼?」

    「不錯,這種事還是要有錢說話,只要有錢,沙特也可以贏阿根廷。」艾倫威爾遜透漏道,「其實民主德國的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食品,還正是法國人的長處,不是抱怨商品不夠豐富麼,商品也可以很豐富,但大多數人不一定買得起。」

    其實民主德國甚至整個東歐的問題,應該比原本的世界好的多了,原本的世界東歐國家能夠享受到什麼,比如說水果。

    完全要看蘇聯的全球進攻是不是有進展,像是可可、香蕉都是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

    現在不是有東南亞第一大國,印尼人民共和國在供應麼,香蕉、橡膠此類的物資,應該能夠解決東歐以及蘇聯很大的問題。

    在安撫完法國之後,已經到達柏林的阿諾德,已經以經濟顧問團隊的領導者身份,在民主德國統一社會黨大會上露面,並且在許可之下發表了自己的講話,在表達了私有化改革一定成功的同時,也沒有隱瞞一定會出現的改革陣痛。  

    比如說一定會有失業人口的出現,要民主德國的公民做好心理準備,這是不可避免的,英國的私有化改革就出現了兩百萬失業人口,民主德國的基礎不如英國,可能比例上還會更高一點。

    在談及失業人口之後,阿諾德則拿出來了自己的改革計劃,排名第一的就是汽車聯盟的整合,英國將注資三千萬英鎊,將民主德國的汽車產業整合為奧迪集團,這是私有化的第一個項目,然後阿諾德在埃里希·昂納克的支持下,宣布私有化改革開始。

    很快,阿諾德出現在了捷克斯洛伐克斯柯達,捷克斯洛伐克也開始了經濟改革,那就別客氣了,民主德國自己抵抗聯邦德國的滲透並不容易,必須要找到儘可能多的盟友。

    在對話的同一時間,聯邦德國則怒斥英國人不尊重智慧財產權,奧迪是聯邦德國的品牌,英國人到了民主德國不但不尊重智慧財產權,還為其撐腰。

    因為奧迪集團的成立,兩個德國爆發了口水戰,民主德國表示奧迪集團東部在民主德國境內,而不是聯邦德國境內,長期以來民主德國不重視智慧財產權所以才沒說什麼,現在則不同了,奧迪的車標理所應當歸屬於民主德國。

    在口水戰爆發的同時,長得挺像是奧迪a6的設計圖,已經被民主德國重建的奧迪集團工程師所吸收,發動機暫時由英國提供,至於汽車產業的其他部件就地取材,斯柯達也表示願意幫忙,生產線一邊更新設備,一邊生產。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68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