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4頁
「我之前就是英屬印度的官員,對這個國家太有發言權了。採取進口替代的政策死路一條。」艾倫威爾遜口吻滿是篤定,對此毫不懷疑。
後發國家一般選擇兩個發展路線,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進口替代就是把國家一些基礎的需求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不要被國外產品占領。出口導向就簡單了,從最底層的手工業做起,先把血汗工廠的所有步驟一步不落的的走完。
很明顯絕大多數國家都會選擇進口替代這個選擇,只有少數國家會從頭做起把血汗工廠的各階段都走完。然而,選擇前者的國家全部失敗了,選擇出口導向的國家好歹還成功幾個,雖然也就是零和百分之一的差距。
印度不但是前者,還以史為鏡通過被英國工業摧毀印度產業的歷史,制定了十分苛刻的外資准入制度。就算是進去了,想出來也不容易。
投資印度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投資獨立之後的孟加拉都比投資印度獲利的可能性更大。
當然艾倫威爾遜對印度也是可以的,在對和英迪拉甘地的對話當中給出了建議,「他們正處在重返聯合國的關鍵時期,出兵幫助巴基斯坦的可能性並不大,加入一場戰爭可能會對各國的態度造成反差。」
英國在印巴之間肯定選擇印度,哈羅德威爾遜便把內閣秘書長的建議,在和英迪拉甘地的談話當中告知了對方。
不過在英迪拉甘地詢問美國會採取什麼態度的時候,哈羅德威爾遜則持保留意見,表示英國無法在涉及美國的問題給予印度幫助。
在英迪拉甘地結束這一次訪問之前,印度總參謀長薩姆·馬內克肖下達了「緊急狀態」動員令:取消軍隊所有人員的休假,立即返回工作崗位;徵用民用車輛,以緊急運送彈藥及各種軍用物資;遷移印與西巴接壤的邊境居民;加強城市民防措施等。
英國至少表達出來了不持立場的和事老態度,現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美國,回到新德里的英迪拉甘地把外交部長辛格叫過來,「只有蘇聯有這個力量讓美國不敢動武,巴基斯坦的兩個支持者,蘇聯都有能力牽制。」
英迪拉甘地的意思很明顯,先把什麼不結盟的事放下,當前的局勢蘇印同盟才能保證印度的軍事行動不受干擾。
第1399章 美國也幹了
出訪一圈,英迪拉甘地也不是全無收穫,知道歐洲各國包括英國在內,都並不對南亞的局勢熱心。現在就等著一個時間節點,在某大國忙著的時候,一句出兵解決印度長期以來的東西夾擊問題。
外交部長辛格再次前往莫斯科,帶著英迪拉甘地的囑託,來塑造對印度有利的外交環境。
倫敦這邊,艾倫威爾遜正在向首相解釋,兩個基金的運作問題,面對哈羅德威爾遜他什麼時候答應的問題,則回答是英迪拉甘地訪問的時候,兩人還專門討論過這個問題。
「艾倫,我才是大英帝國的首相。」哈羅德威爾遜闡述著這一事實,兩人的合作大體上是和睦的,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他可以當做沒看見。
但是兩個規模達到百億英鎊的基金,算是小事麼?要知道英國的經濟總量也剛過一千億英鎊。
「數字不一定代表事實,首相。數字有時候會騙人。」聽到首相提及英國的經濟總量剛一千億英鎊,艾倫威爾遜解釋著不同數據體現下的結果,並不一定符合事實,今年的經濟總量不代表歷史積累。
更何況一千億的經濟體,就不能有兩個百億規模的基金麼?後世的挪威經濟總量也就是三千億美元的規模,主權基金的資金有一點二萬億美元。按照吹噓日本那批人口中的海外還有一個日本,那海外還有四個挪威呢。
雖然這兩個基金會,也不是海外資產管理委員會的全部,但這一樣是解釋的通的,俄羅斯是一個一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韓國也是一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兩國都是承受封鎖,韓國就得人吃人,一切經濟數據瞬間清空。地大物博真的是有用的!
「我最近核實了一下本土養老金的問題,尤其是政府部門的開支,現在的發展趨勢並不容樂觀。」艾倫威爾遜把自己的行為和英國社會開支掛鉤道,「首相,你和我心裡都清楚,僅僅依靠本土,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英鎊區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英鎊區隨時都在承受美元流通範圍擴大的壓力,這又涉及到了英鎊升值壓力、對外投資效果、人口流動種種問題。」
「而以上的問題,又需要軍事上的投入,沒有軍事力量保障,英鎊區的衰退速度還會更快,所以這是一個綜合性問題。」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不論是英國這個國家還是英國公民的角度,都應該尋求一個保障。。
就這艾倫威爾遜都沒有算貴族階層的問題,現在英國貴族幾乎個個都在澳大利亞有產業,哈羅德威爾遜要是指望以前的政府,從貴族身上扣點銀兩,貴族階層真的會潤出去,把本土的產業變現打包。
事情具有兩面性,艾倫威爾遜是其中的一個面,而帕梅拉蒙巴頓是其中的另外一個面,這件事女王也愛莫能助,女王也有蒙巴頓產業的股份。
拉德維奇一直等在白廳之外,見到艾倫威爾遜出來便上前道,「爵士你出來了。」
「嗯,又是造福社會的一天。」艾倫威爾遜笑著上了車,詢問今天有什麼事情,說出來大家可以一起開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