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國家經濟就如同地球冷暖不平均一樣,我在香江的時候聽過一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邊就存在漁民,你不能指望漁民去種地。德國既然有這個工業基礎,英屬印度又有龐大的需求,把他們連接在一起,共同作為大英帝國經濟振興的一部分,順理成章。」
「這就如同工業革命一樣,對於煤炭的運用促進了蒸汽機的發展。可是這個世界上很多國家是沒有煤炭的,就比如說拉美國家,在沒有煤炭的前提下怎麼進行工業革命呢?」
「很新穎的考慮問題方式。」哈羅德威爾遜對艾倫威爾遜表達了讚賞,他是牛津大學的學者出身,一打聽艾倫威爾遜也是牛津大學的學生,只是還沒有畢業不由得道,「戰爭耽誤了你的學業,但是也鍛鍊了你的工作能力,現在戰爭已經結束了,最近就有不少戰前的學生回去做畢業論文,你什麼時候申請?」
「我想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應該大學也會開放一直到年底吧。」見到哈羅德威爾遜點頭,艾倫威爾遜就鬆了一口氣道,「那麼在年底之前我提出申請就都可以了?感謝牛津大學的靈活性。」
因為兩人是學長和學弟的關係,以及夾雜著學者和鍵盤俠之間的交流。在蒂姆布蘭德和哈羅德眼中的燙手山芋,並沒有燙到艾倫威爾遜的手。
面對學識豐富的哈羅德威爾遜,艾倫威爾遜只能以鍵盤俠的豐富積累應對了。接待哈羅德威爾遜的時候,完全沒有表現出來敵意。
「其實以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來說,在戰後恢復階段,任何工作都是重要的。一旦恢復階段完成,可能歐洲各國又會競爭激烈了。」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到時候要麼提高工作效率,要麼提高福利,其實還有另外一種辦法。」
「什麼辦法?」哈羅德威爾遜很有興趣的問道,對艾倫威爾遜腦子裡的奇思妙想非常感興趣。
「就像是大英帝國給英屬印度的定位一樣,進行產業轉移。」艾倫威爾遜不好意思的說道,當然這也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其實就如同紡織業一樣,紡織業幾乎是沒有門檻的,任何國家想要做都可以做,從我們大英帝國的經歷當中也能看出來,首先就是用紡織機,將亞洲的紡織業中心,印度紡織業摧毀。」
「紡織業幾乎和人類歷史一樣長,而且是門檻最低的行業。幾乎任何國家都可以發展!」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認為,工業各部門及各種工業產品,都處於生命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即經歷創新、發展、成熟、衰退等四個階段。
「如果大英帝國找到可以發展的產業,把任何國家都能發展的紡織業捨棄掉,到時候就像是大英帝國的紡織機器,面對印度的人工紡織一樣。我們可能出口一架飛機,就能換回來上百萬件襯衫。」
第135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
產業轉移並不是什麼不能觸碰的秘密,實際上已經出現過一次了,十九世紀美國就是歐洲的血汗工廠,英國資本對美國滲透的程度,是任何後世任何時間段都能以望其項背的。
不僅僅是英國資本,美國國內可以找到歐洲任何國家的資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讓美國掙脫了外資的控制。
接下來的這一次,就是未來幾年將要開始的,由日本接棒美國承接全球製造業。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是全球前十的工業強國,當然這個前十,不過是捷克斯洛伐克、義大利的水平,和歐洲強國相差甚遠。
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被美國一國獨占,當時日本很多工業設施都在戰爭中損毀,基於復興日本工業化的考慮,美國決定將日本作為西方的亞洲工廠加以改造。
現在日本可能被蘇聯切下來一塊,美國會不會不在進行產業轉移,艾倫威爾遜認為不至於,北海道面積雖然不小,但人口太少了。對日本被美國控制的日本其他部分,完全夠不上什麼衝擊。
既然美國可以這麼做,那麼歐洲也可以這麼做。反正美國是在五十年代才開始這麼做的,那個時候歐洲各國應該早已經恢復了,甚至可以更早一點,搶在美國人前面進行產業轉移。
英屬馬來亞的人口遠少於日本,歐洲完全負擔得起,不可能被掏空。
其實並不是艾倫威爾遜選擇英屬馬來亞,而是倫敦政府選擇了英屬馬來亞。幾乎在英屬印度獨立的同時,工黨政府就調集了五萬英軍在英屬馬來亞揮動屠刀,荷印戰爭英軍也是參戰了的。
當然最讓哈羅德威爾遜感興趣的,還是那個一架飛機換上百萬件襯衫的比喻。非常的傳神,「艾倫,如同你所說的,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但像是紡織業這種產業可是養活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國會秘書,紡織業的附加值太有限了。我們總不能一件襯衫出口賣一百英鎊吧?誰會買啊!」艾倫威爾遜滿臉的無奈,表示無能為力。
其實倒也不是沒有國家能夠做到,加上奢侈品色彩就行了。不過恰好英國是做不到的,歐洲能做到的國家是法國和義大利,法國人名聲在外,義大利更是有羅馬帝國的加成。
雖然某些亞洲國家,非常喜歡證明義大利和羅馬帝國沒關係,不過艾倫威爾遜知道,歐洲國家是認可義大利的歷史的,什麼日耳曼蠻子的言論沒有市場。
「和你的聊天十分愉快,相信這一次的英占區之行會是一段不錯的經歷。」哈羅德威爾遜發現,眼前的年輕公務員似乎非常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