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第二輪的對英屬印度未來的答辯,在倫敦公民的眼中就乏善可陳了一些,簡單來說就是喪失了新鮮感,因為國大黨和穆盟在第二輪答辯,就落入了俗套。
可能是第一輪答辯有所克制的原因,到了第二輪答辯,國大黨和穆盟被問及怎麼看待對方,就有點火力全開了。
要知道帕特爾本身就是國大黨內保守派的首領,在涉及次大陸未來的話題上,必須要展現強硬聲音,說話是不可能沒有火藥味的。
這就讓倫敦公民大失所望,兩黨互相噴糞還用的著你們從英屬印度過來?保守黨和工黨每天都在表演類似的節目,新節目瞬間令人期待感降低,原來還是新瓶裝舊酒。
不管國大黨和穆盟的表現如何,至少吸引了部分注意力,讓艾德禮首相不用在費勁解釋,現在大部分英國人都知道,國大黨和穆盟的共同點是追求獨立,也只有在這個問題上是一致的。
這就不用他這個首相解釋如何對待英屬印度了,少了此類的問題,減少了艾德禮很大的麻煩,現在看來他最終經過考慮,同意國大黨和穆盟派出代表團來倫敦,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最為直觀的後果,就是讓保守黨一直指責艾德禮放棄英屬印度的聲音,減小了不少。
雖然沒有完全消失,但也算非常不錯,英國的政治環境也不能讓反對派的聲音完全消失。
公民只是吃瓜群眾,反對黨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不然沒有存在感。艾德禮首相現在的心情非常不錯,被人關心英屬印度的問題,他就有空關心自己的施政主張了。
艾德禮擊敗邱吉爾,可不是為了上來走一個過場,而是真的有自己的施政計劃。就是要建立英國的國民保健制度,雖然確實是沒錢,但這個目標卻沒有改變。
哪怕是從國家競爭的角度來說,這一項制度也是有必要的,國家保薦制度本來就存在,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經濟軍事實力迅猛發展,也開始積極的海外擴張活動,成為英國當時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一九零八年,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勞合·喬治,就是後來巴黎和會上的三巨頭之一。
親自訪問了實行健康保險多年的德國,目睹了德國人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的事實,勞合·喬治對此狀況感到十分不安,這促使他下定決心要在英國實行一個內涵更加廣泛的健康保險法案。
新的已經制定完畢,艾德禮已經準備著手推行新的國民保健法案,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
要不說英雄所見略同,艾倫威爾遜也在以一八四八年英國衛生法案為藍本,為了全體英屬印度人的健康,盡一份自己的心意。
甚至於,他還主動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尼赫魯,讓這個在英屬印度焦頭爛額時期,還在苦心思考對策的國大黨領袖不要著急上火。
總督府還是幹事的,雖然這一次的旱災已經造成了損失,但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大家可以從現在開始,就為下一次的旱災做好對抗的準備。
終歸是一片好意,尼赫魯也知道艾倫威爾遜確實是對英屬印度一片真心,從旱災開始之後就不斷忙前忙後,督促各地的人手救災,又是呼籲又是號召,表面上絕對沒有問題。
這種對印度獨立之後的好事,尼赫魯當然是不會拒絕,立刻組建了一支可以說是人才的隊伍,和總督府一起推進事情的進展,當然,穆盟也派人來了。
「我不知道未來的英屬印度會是什麼樣,但是這是涉及到次大陸幾億人口健康的法案,大家一定要盡心盡力。」厽厼厽厼
不同於倫敦的國大黨和穆盟,在總督府面對兩黨的艾倫威爾遜,飽含深情說出了一番,令兩個黨派都深受感動的話。
「等到建立起來健全的法律體系,我們可能就沒有作用了。但這種讓歐洲進入現代社會的法制,比如要毫無保留的留給你們。這是我們的責任……」
艾倫威爾遜的目光深邃,口氣就像是一個望子成龍的老父親。
但是潛台詞是,在事關未來的法案沒有全部出台之前,他是不會走的,並且會以此為藉口拖時間。
本土和英屬印度不約而同的推進衛生法案,這件事和蒙巴頓將軍本人毫無關係。
有關係的是國大黨和穆盟,如同動物園進來一個新動物的答辯,讓他不想去英屬印度上任的心更加的迫切了,可已經答應了木已成舟。
甚至在女兒大婚之後提出旱災過後再去,內閣都一概批准,他實在是沒有什麼話再用來搪塞了。
恰恰相反,在國大黨和穆盟到達倫敦,內閣知道英屬印度兩大勢力的不和表面化之後。
工黨內閣對蒙巴頓將軍上任的心比原來更加迫切,不管蒙巴頓還找不找藉口,找什麼樣的藉口,英屬印度總督的位置,已經不會換人,一定是蒙巴頓的。
對此內閣已經對媒體重複了幾次,蒙巴頓作為英屬印度總督的決定絕對不會改變,英屬印度的旱災減退一些,蒙巴頓將軍就會啟程。
蒙巴頓將軍本人的牴觸和內閣當仁不讓的任命,也通過電報傳達到了新德里。
「我們的總督似乎對英屬印度頗為不上心,這太令我們傷心了。」巴倫爵士用微笑來掩飾悲傷道,「不知道總督能拖延多長時間?」
「那當然是越晚越好。」艾倫威爾遜一臉贊同的道,「等我們把事情都辦完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