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主要參戰國當中,英國的動員率甚至超過了蘇聯,可能只有一戰時期的保加利亞,比二戰當中的英國更加玩命。
五年如此程度的總動員下來,對國民經濟的打擊是十分巨大的,甚至比本土淪為戰場的蘇聯還大。
什麼是戰時經濟?就是扭曲經濟規律,一切資源圍繞戰爭;透支國民經濟的未來為戰爭服務,這是不能持久的。
總動員不是憑空得來的生產力,完全是寅吃卯糧透支未來換來的。動員率越強,走出來就越困難,英國的動員率比蘇聯還強,調整的時間就越多。
現在的大英帝國,甚至暫時性的無法對龐大殖民地進行長期鎮壓。
歷史上直到一九五四年結束配給制之後,英國才嘗試性的開始維護大英帝國的面子,蘇伊士運河戰爭是英國最後一次對殖民帝國進行拯救。
艾德禮首相想要甩開英屬印度進行重建,艾倫威爾遜則是想在這個過程當中利益最大化,共同點是對英屬印度的任何一刀,受益者都是英國本土。
「如果價格合適的話,我會向首相提出建議。」愛德華·布里奇斯同意了,每一筆資金對倫敦來說都分外寶貴,尤其是美國援助已經中斷的前提下。
大英帝國什麼時候和比利時、荷蘭這些國家報團取暖過,現在不也開始放下面子這麼幹了麼?自從艾倫威爾遜回到歐洲,無時無刻不在散布用殖民地變現,補充本土的言論,現在在公務員群體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
既然要甩掉包袱讓殖民地獨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儘可能的變現,價高者得也沒有錯。
「我相信朱納加德土邦,會充分認識到帝國的善意。」艾倫威爾遜拍著胸脯,這些德國潛艇他一定買一個好價錢。
「艾倫,去和荷蘭人談談,對荷屬東印度的最終目的,以及最壞的設想是什麼。」愛德華·布里奇斯點了點頭,又交給了艾倫威爾遜一項任務。
既然是殖民國家互相扶持,那麼就要明確要展開軍事行動的荷蘭,到底有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保持在軍事行動上的透明性,英國這邊也好給與配合。
不然的話,不知道荷蘭到底是什麼目的,英國也不好過於插手,那畢竟是荷蘭的殖民地。一旦做過了,很可能會引火燒身。
領會到了上級特別看好我精神的艾倫威爾遜,懷著激盪的心情主動去找荷蘭人,簡直就是急人之所急,救荷蘭於水火之間。
欠了一屁股債的大英帝國,都能想到把噴氣式發動機賣給蘇聯,現在放下殖民帝國老大的尊嚴,主動展開援手,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艾倫先生,我們當然是想要重返亞洲,繼續在東印度群島的統治。」對於艾倫威爾遜的到來,荷蘭代表喬治阿爾曼德也頗為意外,什麼時候英國人這麼善解人意了。
「就沒有什麼備案麼?比如說萬一事情進展不順利,投入過大效果不顯著的底線條件。」艾倫威爾遜連說帶比劃,好歹是宗主國重返亞洲,沒有詳細計劃會不會太兒戲了一些?
還是以老眼光看人?覺得遠東的各國民族領袖,還是原來那種三腳貓水平?
那艾倫威爾遜就必須給荷蘭人打一個預防針了,他內心希望荷蘭不要徒勞無功,至少要比歷史上得到更多,不然他豈不是對歷史沒有絲毫的改變?
於公,一旦荷蘭敗退,那麼壓力就全部在英國身上了。於私,英屬馬來亞可是帝國海外公務員欽定的英屬印度備用方案,誰也不想看到自己管理的地方,三天兩頭被騷擾。
艾倫威爾遜可是記得,自古以來的印尼版也是存在的,基本邏輯是,印尼和馬來西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只是萬惡的西方殖民者,把統一的印尼拆開,人為變成了兩個國家。
實際上在中央情報局一舉幹掉蘇加諾和印尼共之前,印尼是一個親蘇國家。要知道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萬隆會議,是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
這是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國際會議。這次會議由於在萬隆召開,所以也稱萬隆會議。
萬隆就是印尼的城市,可見印尼的傾向性,蘇加諾時期印尼,一直致力於在蘇聯的支持下,統一大印度尼西亞,吞併英屬馬來亞。
那麼艾倫威爾遜知道這個未來,自然就必須要從頭破解,理論上是荷蘭對荷屬東印度的鎮壓大獲成功,這樣對大英帝國是最有利的。
因為荷蘭本土畢竟是一個歐洲小國,不會對大英帝國的影響力造成衝擊。
但艾倫威爾遜也知道,正是因為荷蘭本身的國力不強,保住這麼大的荷屬東印度才困難重重,竟然還沒有一個嚴密的計劃,他不得不坐下來,好好地和荷蘭人談談了。
「喬治先生,可能你也應該聽說了,日軍在投降之前故意武裝了印尼抵抗者。」艾倫威爾遜慢慢坐下,語氣沉重的道,「我從英屬印度回來,你願意聽聽我對亞洲的看法麼?」
「艾倫先生,荷蘭和英國的關係一直以來非常和睦,我會認真聽取你對東方的看法。」喬治阿爾曼德略微尷尬,似乎荷蘭的準備略微是有些不足。
「談不上什麼和睦,但是荷蘭和英國之前的仇恨相比,在所有的殖民地,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殖民者。」艾倫威爾遜輕輕的擺手道,「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如何保住現今歐洲手中的利益,大家必須在殖民地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來團結,那麼我就先把掌握的資料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