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頁
劉和緩緩轉頭,看向袁譚,無聲一笑。「為臣不忠,為子不孝,為友不義,我還有前程可看嗎?」
「公衡,何至於此?隨我南下吧。以你的能力,到了中原,必能統一部人馬……」
「你能嗎?」劉和打斷了袁譚,抖了抖韁繩,撥轉馬頭。
袁譚跟了上來,臉色有些悵然。劉和的問題刺痛了他。跟著袁紹南下,他都未必有機會獨領一部,更別說劉和了。
正因為如此,他才更需要劉和的幫助。
劉和是東海人,在東海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如果劉和願意跟著他南下,對他掠取徐州有幫助。
但這只是一種設想而已,他自己也沒把握。
與冀南大族的模稜兩可不同,冀北大族擺明了支持袁熙。除非他能得到兗豫大族的支持,並且在中原的戰事中立下大功,否則他的嗣子之位難保。
「公衡,我需要你的幫助。」
「你真想我幫你嗎?」
「當然。」
「那你留在冀北吧,別去中原。雖不敢說有功,必能無過。」
袁譚苦笑。「你明知這不可能。」
「那我就幫不了你了。」
「你準備去哪兒?」
「不知道。」劉和抬起頭,看向遠方。「先出塞看看,然後再做決定。」
第五百五十八章 瞻前顧後
劉和與袁譚拱手作別,渡過易水,翻身上馬,往鮮于輔的大營而去。
袁譚站在易水南岸,看著劉和的背影消失在官道的翠柳之中,心中莫名升起蕭索之意。雖是四月初夏,風中卻滿是寒意。
劉和最終選擇了朝廷。
他去塞外,自然是見荀攸。不出意外的話,麴義應該也在那裡。取道涿郡,通過居庸關,進入上谷,是麴義最方便的遁逃之路。在鮮于輔等人的掩護下,袁紹既無從發覺,也沒法追趕。
麴義離開袁紹是意料之事的事。他的涼州人身份讓他深受排擠,而天子在涼州的大捷更加劇了他與冀州人之間不和,離開才是最好的選擇。但劉和最終選擇離開,卻是出於對袁紹的失望。
為了安撫冀北人,袁紹不得不大肆封官賞爵,放棄了與朝廷妥協的計劃。劉和再不走,就等於背叛朝廷,依附袁紹。
換作三年前,劉和或許會有所猶豫。
可是現在,他完全沒必要冒險。
誰都知道,袁紹已經被冀州人裹脅,無法脫身。
身為袁紹嫡長子,袁譚也這麼認為,只是他無法像劉和一樣揮手而去。
袁譚嘆了一口氣,回到馬車上。
郭圖坐在對面,手撐著腮,看著窗外出神。等袁譚坐下,郭圖慢慢轉過頭,看著袁譚。「顯思,我覺得你剛才應該接受劉公衡的建議。」
袁譚一愣,抬起頭,不解地看著郭圖。「先生也覺得我應該留在冀北?」
郭圖點點頭。「此次渡河,看似兵力充足,實則竭澤而漁。萬一受挫,恐怕無力再戰。冀州是根本,應該有人留守。荀公達虎視塞北,與鮮于輔合兵,冀北便是不得不守的生死線。」
袁譚沉默不語。他知道冀北是生死線,可是他更清楚,在冀北人都支持袁熙的情況下,他就算留在冀北也沒什麼用。如果只是鮮于輔,他還可以一戰,加上荀攸,他根本沒有機會。
「你以為到了兗豫,就能得支持?」郭圖苦笑道:「在天子休屠澤大捷的形勢下,還有多少人敢支持你們父子,與朝廷作對?就算有,兗豫也沒什麼將才可用,只能看著冀州人征戰立功。」
袁譚驚愕不已。
他知道郭圖一向自負,若無特殊原因,絕不會說出這樣的喪氣話。
「先生,莫非……」
郭圖不回應袁譚的試探。「你留在冀北,就算荀公達來攻,至少也能保全你的性命。」他頓了頓,又道:「如果能說服主公留下荀休若(荀衍),那就更有把握了。」
袁譚思索良久。「萬一父親進軍順利呢?」
「太子監國,古之制也。」郭圖笑笑。「真要是主公進軍順利,將兗豫收入囊中,兗豫人才入幕,他們也只會成為你的支持者,你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袁譚眼神閃爍,笑道:「既然如此,就依先生。」
——
劉和來到鮮于輔的大營前,勒住坐騎。
有親衛上前通報。
時間不長,鮮于輔大步流星地趕了出來,大聲命人打開營門,走到劉和面前。「公衡,你可來了。」一邊說著,一邊落下淚來。
劉和翻身下馬,挽著鮮于輔的手。「鮮于兄,我……」他面色慚愧,不知道怎麼說。
鮮于輔見狀,哈哈一笑,拉著劉和往裡走。「公衡,既然到了這裡,什麼也別說了。喝酒,今天我們一醉方休,把之前的種種全部忘掉,重新開始。」
「好,重新開始。」劉和也笑了,與鮮于輔並肩入營。
他們趕到大帳之後不久,鮮于銀、齊周等人也趕到了。又過了一會兒,閻柔也來了。他們圍著劉和,有說有笑,喜形於色。
劉和脫離了袁紹,他們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
「麴雲天何在?」劉和問道。
「他已經到了白山。」閻柔笑道:「荀公達很賞識他,命他掌步卒,如今也是手握數千精銳的大將。」
「是麼?」劉和又驚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