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頁
陸議立刻打斷了她。「專心聽大劍士講解。」
「哦。」孫尚香乖巧的應了一聲,不敢再多嘴。
匆匆趕來的孫權正好看到這一幕,不禁大為驚奇。他看看陸議,又看看孫尚香,忍不住笑了一聲。
「伯言,你還真有點本事,能讓我阿妹這麼聽話。長這麼大,我還是第一次看她這麼乖。」
「就你話多。」孫尚香沒好氣的瞪了孫權一眼。「你怎麼來了?」
「我剛練完騎射回來,聽說你和伯言來,就過來看一眼。唉,小妹,我剛學了一套坐鐵室的用法,你要不要學?我教你吧。」
孫尚香不以為然的撇撇嘴。「你學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作甚?武藝在精不在雜,樣樣通,樣樣松,不如不練。」
孫權眼睛一瞪。「誰說我樣樣松?」
「那你倒是說說,步戰、騎戰,長兵、短兵,你哪一樣能出類拔萃?」
孫權一時語塞,臉漲得通紅。
劉協遠遠地聽得清楚,不由得多看了孫尚香一眼。這小姑娘果然有天賦啊,年紀雖然不大,見識卻遠超孫權。
孫權的確有這毛病,什麼都想學,雖然不至於樣樣稀鬆,卻沒有一樣是真正精通的,都介於好手與高手之間,成不了真正的高手。
晨練結束時,陸議、孫尚香已經走了。
劉協將王越叫到跟前,詢問相關的情況。
王越贊道:「陸議聰明過人,是個奇材。可惜他學武太遲,之前也沒有名師指點,這輩子成就有限。倒是孫尚香那個小姑娘了不得,天賦既好,基礎也紮實。若能跟著我練兩年,越女便算有了傳人。」
「這麼強嗎?」
「富春孫氏在武學上有天賦。」王越看了一眼遠處的孫權。「孫權可能是最差的一個。」
劉協啞然失笑。「大劍師是不是動了收徒的心思?」
「是啊,可惜她已經是虞祭酒的入室弟子,要不然我真想收她為徒。」
「那也沒關係,有傳承最重要,何必在乎這些虛名。虞祭酒是個灑脫的人,他不會在意那些的。」
王越拱手笑道:「良材美玉難得。有陛下這句話,臣就不客氣了。」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明爭暗鬥
建安七年,元旦。
邸報上刊登了一條篇幅很長的消息,詳細介紹了去年冀州各郡縣的上計情況,並進行綜合評述。
以這個時代的運輸能力,即使之前經過周密部署,能在元旦當日看到報紙的人還是少數,局限於長安、安邑、睢陽、趙國等幾個重點城市。
但這個消息引起的輿論風潮卻久久不能平息,並有席捲天下之勢。
冀州推行度田兩年,真正實現平定不過一年,恢復得如此之快,足以證明度田的作用之大。
度田有助於恢復生產,這並不是一個秘密,但效果如此之好,作用如此之大,還是讓無數人瞠目結舌。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與河東的對比。
河東這些年發展得一直不錯,證明了荀彧的能力,也證明了何顒當年對他的評價不虛。
可是當冀州推行度田,河東便黯然失色。不論是絕對值還是相對值,河東都泯然眾人,在冀州諸郡國中只能排在後面。
有鹽池,又率先提倡蠶桑,吃到了西域商路紅利的河東都如此,其他州郡可想而知。
再聯想到罷度田,行德政的渤海郡,服膺儒術的讀書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一個難題擺在了他們面前。
渤海政績不佳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戶口太少。為了證明德政的價值,他們應該舉家遷往渤海,為德政盡一份力。
可是他們更清楚,就算將天下所有的讀書人都遷到渤海,最終也解決不了問題。
學而優則仕。讀書是為了出仕,有幾個讀書人願意親自耕種?
就算他們遷去了渤海,也只是戶口,不等於勞動力。
而區區渤海一郡,根本提供不了那麼多官職。
對很多讀書人來說,這個元旦是令人沮喪的元旦。
雖然沒有人說出口中,但度田的大勢無法阻擋已成共識。等這份邸報送到各郡縣,當地的百姓看到度田帶來的利益,會迫使郡縣推行度田。
事實上,年前就從司徒府傳出小道消息,由朝廷直接控制的郡國中,有九成以上已經申請度田,並且得到了天子的批准,年後即將開始,並力爭在春耕前完成。
有人沮喪的同時,也有人看到了機會。
朝廷有詔書說,凡是申請度田的都可以施行,但要加強監督,以免有人假公濟私,借度田之名,行盤剝之實。因此郡縣都要有負責監督的人,而且這些人由司空府派員直接指揮。
等度田完成,這些人可以作為郡縣監察部門的後備力量。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入仕的捷徑,尤其是對那些沒什麼人脈的來說。
與其在太學等待機會,不如回家去碰碰運氣。
——
未央宮,椒房展。
皇后伏壽坐在度席上,荀文倩、宋都等人圍坐在一旁,有說有笑。
今天是元旦,天子不在,皇后就是宮中之主,貴人、美人們都來祝賀新年。伏壽準備了點心,請她們一起享用,又讓人將準備好的禮物擺出來,遍加賞賜。
禮物很多,有中山冬釀、遼東貂皮,趙國紈扇,南陽丹參,襄邑織繡,林林總總,令人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