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頁
但他很清楚,這可能是自己期盼以久的一個機會。
趙雲仔細組織了一下思路,分析起了袁紹到冀州後的種種舉措。
「袁紹本是貴公子,長於朝堂揖讓,短於戰場爭鋒,又不信任諸將。故雖有冀州強兵,卻頻頻受挫於公孫瓚。若非公孫瓚擅殺劉虞,幽州俊傑視之如仇敵,蜂起而攻,只怕冀州已不復袁紹所有。」
「劉和入幽州,能破公孫瓚麼?」
趙雲點點頭,又搖搖頭。「劉和承其父餘澤,集幽州俊傑之力,破公孫瓚是必然。但袁紹不信任劉和,使其子袁譚為幽州刺史,從中掣肘。就算劉和能夠擊敗公孫瓚,只怕幽州也不會就此安定。」
「袁譚為幽州刺史?」劉協很意外。他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消息。
「有傳言說,袁譚不為袁紹所喜。使其出鎮幽州,既是掣肘劉和,又是使其遠離鄴城。隨袁譚出鎮幽州的多有汝潁人士,其中又以郭圖為首。」趙雲苦笑。「事業未成,先有父子離心,臣下結黨,袁紹豈能成事?」
劉協眉梢輕揚。
郭圖輔佐袁譚去了幽州?這倒是意外之喜。
袁紹的內憂要提前爆發了啊。
第三百七十一章 陰差陽錯
與趙雲一席談,劉協才知道冀州發生了很多事,自己了解的信息已經嚴重滯後,歷史也漸漸改變了模樣,不再是他熟悉的那樣。
這是他偏居西北不可避免的影響,也和缺少專業的情報收集人員密不可分。
百廢待興,人才奇缺。
劉協收攏起一絲絲的焦慮,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問起了趙雲對劉備的看法。
「劉備會支持袁紹嗎?」
趙雲低下頭,沉默了很久。
劉協也不著急,將一杯水推到趙雲面前,耐心地等著。
他一直很好奇,趙云為什麼會選擇劉備?或者說,劉備究竟是靠什麼吸引了趙雲?
怎麼想,都覺得想不通。
或許只是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選一個相對來說還行的?
就趙雲效忠過的公孫瓚、袁紹而言,劉備至少器重趙雲,願意將最為倚重的騎兵交給他指揮。
過了好一會兒,趙雲抬起頭,直視劉協。「陛下,臣有一惑。」
劉協微微頜首。「不妨直言。」
「雲自問位卑名微,陛下卻以散騎左部相待。劉備身在徐州,聞名關東,亦曾收留溫侯,陛下卻未曾徵招。此中差異,臣甚是不解。」
劉協微怔,隨即啞然失笑。「你與劉備相識,當知劉備抱負。他身為徐州牧,朝廷卻只能偏居西北。朕招他入朝,他肯來嗎?」
趙雲打量著劉協,心中更加疑惑。
劉協說的是實情,但他的臉上卻看不出一絲失落,神情輕鬆得像是說與己無關的事。
「如今情況有變,倒是可以考慮一下了。」劉協的嘴角挑起一抹自嘲的笑意。「不管臧洪能堅持多久,終究不是袁紹的對手。一旦袁紹飲馬大河,挺進中原,必然會將徐州收入囊中。若朝廷征劉備入朝,他會來嗎?還是會留在徐州,向袁紹稱臣,與朝廷為敵?」
趙雲避而不答。事實上,他也不知道劉備會不會來。
「陛下不妨一試。」
劉協捻了捻手指。「子龍不妨修書一封,派人送往徐州,以觀劉備之意。」
趙雲想了想,答應了。
天子不直接給劉備下詔,應該是對劉備沒什麼信心。讓他出面試探一下劉備的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選擇。
但是,天子何以對劉備沒什麼信心,反對自己如此有信心?
趙雲心中疑惑,卻終究沒有說出口。
劉協知道趙雲疑惑,但他無法解釋,也不想解釋。
他只需要讓趙雲知道劉備的取捨,從而堅定自己的選擇。不管劉備來與不來,趙雲都與他無關了。
——
陳宮走進了太原城。
一路上,他想了很多,也有了一些想法。
馬車停在司徒府門前,在派人通報時,他讓陳容先去一趟司空府,拜見張喜。
張喜是汝南前賢,對袁紹有一定的影響力。
陳容救臧洪心切,連馬都沒下,直接踢馬去了司空府。有馬鐙助力,短短十餘日,他的騎術已經能讓他快速奔馳,看起來像是一個習乘多年的騎士。
陳宮看著陳容的背影,心中多少有些不屑。
比起東郡,廣陵終究還是蠻夷之地,臧洪、陳容行事都有些魯莽。
一會兒功夫,司徒府中傳出消息,司徒趙溫讓他進去。
陳宮跟著小吏進了門,來到堂上。
趙溫正在處理文書,見陳宮進來,他示意陳宮就座,問道:「公台,饑渴否?我這兒只有最簡單的茶飯,可沒有酒肉。」
陳宮躬身說道:「多謝趙公關心。宮進城之前,剛剛用過午飯。」
趙溫笑了。「那倒也是,手持詔書,在驛舍就餐倒是比司徒府吃得好些。」
陳宮陪笑道:「知道趙公忙於政務,不敢來叨擾。」
趙溫端起水杯,喝了一大口水。「百廢待興,大家都很忙。公台,你剛從關東來,為何又去關東?太原還缺一個太守,暫時只能由我領著。你若有興趣,留下來幫我,如何?」
陳宮怦然心動。
趙溫身為益州人,以司徒之尊,主動邀請他一個兗州人出仕,天子應該不會駁他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