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臣一時失神,還望陛下恕罪。」荀攸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取過裴俊的記錄,迅速瀏覽起來。
劉協笑笑,卻沒說話。
最近荀攸經常走神,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荀攸很快看完,略微思索了一下。「諸君所言,已經很周到。臣只想說一句,我軍千里遠征,補給不易。成敗不僅取決於某一場戰役的勝負,而是無數戰鬥的綜合考量。所以,作戰不僅要勝,還要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力爭能以戰養戰,切不可一時痛快。」
荀攸回頭看了一下劉協,劉協微微頜首,表示同意。
荀攸接著又說道:「我知道,諸君都有衛霍橫絕大漠的雄心壯志。但陛下親征卻不僅僅是為了建功立業,而是為大漢存亡爭取一線機會。現在不是衛霍當年的大漢,沒有七十年的積儲可用,也拿不出數以十萬計的精銳。在座諸君,以及帳外的三千精銳,便是大漢最後的希望。若能中興,諸君之功,必不遜於雲台諸將。」
張繡等人互相看看,不約而同的點頭贊同。
形勢並不樂觀,他們並非不清楚,只是不願意想得太多而已。
荀攸停頓了一下,最後說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三千人同心,必能橫行天下。諸君,努力!不負此生,不負陛下。」
張楊濕了眼眶,躬身行禮。
「願如侍中所言。」
張繡、王服也很興奮,跟著行禮。
張繡大聲說道:「臣願與陛下同心,共破匈奴,平定並涼。」
第二百八十章 大戰將至
對荀攸的發言,劉協也有點意外。
這不是軍師,這是政委啊。
讀書人就是讀書人,想得多,也想得遠,站的高度也不一樣。
不像張楊等人,只想著怎麼打贏眼前這一仗。
諸將散去之後,劉協又留荀攸說了幾句,表示感謝。
他身邊年輕人多,衝勁用余,沉穩不足。的確需要荀攸這樣的中年智者平衡一下,以免失於輕率。
荀攸一反剛才的慷慨,沒說幾句,就主動告退了。
面對如此情景,以作詩惜字如金著稱的劉協也只能徒呼奈何。
好在他已經習慣了,很快就調整了情緒。
拿來剛才的聊天記錄,回顧了一下作戰的安排,確認沒有什麼疏漏之處,劉協起身走出了帳篷。
蔡琰連忙放下手裡的筆,抱起劉協的大氅,跟了出來。
「陛下,外面冷,別著了涼。」
劉協由蔡琰幫著披上大氅。他現在有點明白蔡琰為什麼要跟著來了。雖說他身邊有虎賁、侍郎,可是做這些事,還是女子比較在行,尤其是年長一些的。
論照顧人,蔡琰比伏壽細心周到。
「你進去吧,我隨便走走。」
蔡琰點頭答應,退了回去。她知道劉協有巡營的習慣,毋須她跟著。
劉協叫來王越,出了中軍大帳。
沿途有不少將士正在加固營帳,還有當值的將士走過,見劉協走過,他們都停下來行禮。劉協一一頜首示意,偶爾詢問幾句,並不刻意。
軍中將士已經習慣了這一幕,也不覺得與天子說話有什麼不得了的事。
不知不覺的,軍中將領的態度也跟著好了不少,打罵士卒的事情難得一見。
劉協去左側的張楊大營看了看,又去右側的王服大營看了看,還到匈奴人的大營前轉了一圈,最後回到大營,著重看了一下甲騎的情況。
甲騎是他的殺手鐧,也是由他直接負責的核心力量,自然要格外重視。
甲騎騎士正在做戰前安排,在三個百騎長的帶領下熟悉地形,進行戰鬥預演。
一旦發生戰鬥,如何走位將關係到戰鬥力的發揮。安排不好,自亂陣腳,不能殺敵事小,驚了馬,反衝御帳,那才是大麻煩。
領司馬之職的騎都尉郭武趕了過來,向劉協行禮。
「陛下,甲騎已經準備好了,隨時能戰。」
劉協很滿意。「士氣很足,不過還是要注意休息,保持體力很重要。」
「陛下說得對。」郭武回頭看看神情興奮的騎士,一臉鄙夷。「聽說匈奴人可能就在附近,一個個興奮像得小公雞似的,就差伸長脖子打鳴了。」
劉協忍俊不禁。「利器在手,未曾一試,難免興奮。」
郭武點點頭。「可惜沒有斬馬劍,步戰難免遜色一些。」
劉協嘆了一口氣。
他其實是想過為甲騎裝備斬馬劍的,畢竟甲騎都是精挑細選的勇士,不僅能騎戰,步戰也是一把好手。有重甲護體,毋須盾牌,雙手握持的斬馬劍才是步戰利器。
或者直接上陌刀。
但斬馬劍的要求太高,耗鐵量也大,裴潛實在做不到。
「先將就著用百鍊刀吧。等朕有了錢,再給你們換更好的裝備。」劉協充滿希望的說道。
——
大河西岸,沙漠邊緣。
一些黑影從沙丘後面緩緩冒了出來,在河邊匯集。
醯落端坐在馬背上,看著遠處如星星般的火光,原本就細長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
漢家天子居然親自來了,這讓他很意外,也很興奮。
匈奴內部爭鬥而已,之前又不是沒發生過,漢家天子最多派個將領來,或是調解,或是征討,只要美稷能恢復安穩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