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06頁

    因此,他們對天子邁出的這一步在原則上是認同的,分歧只在具體利益的分配上。

    講通了這一點,劉協隨即沿著武學是實學這一基本認同講了下去。

    既然是實學,就不能僅從文本上下功夫。兵書要讀,戰例要看,但不能滿足於此,還要將更多的心思花在提高技戰術上。

    兵法原本就分四大類,分別是權謀、形勢、陰陽、技巧。

    簡而言之,權謀講戰略,形勢講戰術,陰陽、技巧都是具體的技術。除了權謀略微有些虛之外,其他三門都是非常實在的學問。是真是假,有沒有用,都要看最後的驗證結果。

    劉協要做的,就是強化這些實用的技術。

    真正的戰略是建立在堅實的技術基礎上的,不講技術的兵法都是紙上談兵。

    具體戰術,講武堂研究得還不錯,適用於山地作戰的小陣型配合就是他們研究出來,重騎、輕騎的配合也由他們提煉改進,應該說,成績斐然。

    孫策這次能順利擊破白帝城,並且將傷亡控制在一個非常優秀的範圍內,從講武堂的小陣型配合中受益良多。

    劉協主要提及了兩點:一是牽星定位術,一是軍械製造。  

    前者屬兵陰陽,後者屬兵技巧。

    牽星定位術之前就有,用於海上導航。黃猗將其改進之後,用於草原上行軍,效果不錯。

    現在的問題是還不夠精確,對使用者的要求比較高,無法推廣到所有的將士。

    這個原因就是相關的工具不夠精密、完善,也就是軍械製造的進步不夠快。

    僅就是武器製造而言,還有不小的距離。

    如今能讓人滿意的軍械製造只有河東鐵官、西河鐵官打造的武器,但這些遠遠不夠,離劉協的要求還有很遠。

    武器是消耗品,不能只要求鋒利,產量和成本也要符合戰爭的需要。

    但這些,已經不是裴潛能解決的了。

    這需要更完善的學術基礎,比如物理、化學、機械等等。

    這就是劉協如此重視這一屆講武堂新生的根本原因。

    這些人中的相當一部分將來不會成為將領,走上前線,卻會成為前線將士最堅強的後盾。會不會有人研究出能改變戰場形勢的武器,出現幾個類似武安護國電磁顯聖真君之類的大神,才是劉協最關注的。

    如果軍事技術革命一定會來,還是出現在愛好和平的東方文明更好一些。  

    劉協拔出隨身長劍,曲指輕彈。

    劍作龍吟之音,久久不絕。

    「上古以木石為兵,後來以銅為兵,現在則以百鍊精鋼為兵。」劉協朗聲說道:「人還是同樣的人,用不同的兵器,戰力相去不可以道里計。三百年前,便有一漢當五胡之論,今天還能有這樣的優勢嗎?百年之後,我們又當如何面對祖先,能否說一句我已盡力,無愧於心?」

    堂上、堂下的人都陷入了沉思,又帶著一絲隱隱的激動。

    就武功而言,如果不談最近幾年的逆轉,本朝是遠遠不如前朝的。疆域不僅沒有拓展,反而大大萎縮。尤其是西北方向,西域諸國主動請求內附,朝廷都一度不敢接受,只能任由蠻夷侵吞大漢曾經的疆土。

    好在天子橫空出世,驚才絕艷,一舉逆轉形勢,這才重新有了光明的未來。

    而更大的榮光,正在前方等著他們。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初露崢嶸

    來到這個時代七八年,劉協一直沒有痛痛快快的說一次,以免過於驚世駭俗。

    今天依然不能。

    但他總算可以不用顧忌那麼多,可以說得多一些。  

    堂下十來歲的孩子不懂,就算聽到了什麼,傳了出去,別人也未必當回事。

    堂上的教師都是研究軍事的,保密是基本素質,就算覺得有些不對勁,也不會隨便講。

    少了顧慮,劉協就可以多講一些,將他認為最根本的東西灌輸下去。

    除了武學是實學,要實事求是的原則之外,劉協還講了一些具體的事例。

    他拿出準備好的琉璃片,演示了一下光線的折射。

    琉璃就是玻璃,並不稀奇,尤其是隨著西域商路的暢通,更多更好的琉璃製品進入中原,只不過是作為玉的仿製品,充當飾物,幾乎沒有人意識到這其中蘊含的巨大價值。

    劉協挑了這兩片琉璃不僅純淨,沒什麼氣泡,磨製得也極佳。作光學演示時,勉強能夠看出輪廓。

    他演示了兩個功能:一是放大,一是望遠。

    兩個功能其實是一個,只不過望遠的功能實現起來更複雜些,要兩個鏡片組合。

    但效果卻是極為震撼的。

    虞翻等人都是研究軍事的,自然清楚望遠意味著什麼。

    特別是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越早發現對手,生存的機率越大。用來傳遞消息,也可以成倍的提高效率。  

    總而言之,潛在的價值極大。

    琉璃片很多人都見過,甚至手頭就有,軍中取火也常用琉璃片,只不過成色沒有劉協手中的這麼純淨。也正因為此,很多人根本沒意識到那斑駁的光影背後,居然還藏著這樣的功能。

    什麼叫見微知著,什麼叫明察秋毫,什麼叫舉一知十?

    眼前的天子就是。

    一時間,堂上、堂下對劉協的崇拜如滔滔江水,奔涌而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0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