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頁
「你有沒有想過,宮裡宮外數萬將士,為何你光祿勛屬下的郎官起了衝突?」楊彪的臉色越發凝重,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
鄧泉很不高興,抗聲道:「是我無能。」
楊彪點點頭。「你自免吧。」
鄧泉愣住了,不敢置信地睜大了眼睛。他來向楊彪求助,楊彪不僅不幫他,還要他自免,這……是什麼意思。
「文先?」
「光祿勛由太尉府節制,你麾下郎官爭鬥,我也難辭其咎。你先自免,我隨後上書請罪。」楊彪頓了頓,又道:「反正這太尉遲早要讓出去的,這也是個機會。」
鄧泉立刻急了。「文先,萬萬不可。我可以自免,你千萬不能讓出太尉之職。君榮尚在太原,何時能立功,尚未可知。你現在讓出太尉,只會讓別人撿了便宜。」
楊彪瞅了鄧泉一眼,欲言又止。過了一會兒,他又說道:「君榮身為北軍中候,不能久在太原,還是應該回京侍駕。再不回來,只怕北軍都要重建了。」
鄧泉眉頭緊皺,連連咂嘴。
他明白了楊彪的意思,寧可讓出太尉的虛名,也要換取士孫瑞返回長安,將北軍的指揮權控制在手中。
這的確是個問題。
士孫瑞等人在太原,步兵、射聲營也在太原,三個騎兵營的編制也在,卻名額不足,騎兵的精銳都控制在王服手中,一直隨天子征戰,實際上一直游離在士孫瑞的控制之外。
王服雖然還是越騎校尉,但他積累軍功,已經封了侯,爵位在士孫瑞之上,這種形勢是不能長久的。隨著王服麾下的將士漸多,士孫瑞對北軍的控制已經形同虛設。
「文先,你若請辭,誰來接任太尉?」
「賈文和。」
「他?」鄧泉皺起了眉,很不贊同。
賈詡的功勞、能力都足以擔任太尉,但賈詡是西涼人。
「賈文和是最合適的人選。」楊彪說道:「我現在只怕他不肯。要是被韓文約撿了便宜,那才是麻煩。」
鄧泉眨眨眼睛,有點無奈。
楊彪說得對,由賈詡出任太尉並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卻是一個最不壞的選擇。以士孫瑞眼下的局面,短時間內根本沒有立功的機會,反倒是韓遂虎視眈眈,一心想位登三公。
有實力壓制韓遂的,也只有賈詡了。
「只是……」
楊彪擺擺手。「別只是了,就這樣吧。」說完,又拿起了邸報。
鄧泉猶豫半晌,一聲長嘆,起身而去。
——
鄧泉引咎自免,劉協一點也不意外,反倒是正中下懷。程式性的挽留後,他就批准了鄧泉的辭呈,隨即要求太尉府推薦新的光祿勛人選。
楊彪隨即上書,推薦轉衛尉馬騰為光祿勛,轉越騎校尉王服為衛尉。
他的理由很充足。馬騰隨征戰有功,擔任衛尉期間勤勉稱職,又有充足的的征戰經驗,擔任光祿勛勛綽綽有餘。
至於王服,由越騎校尉轉為衛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以他的功勞和爵位,再擔任越騎校尉已經有些屈才了,理應擔當更重要的職位。
劉協倒沒什麼意見,經過朝會討論,迅速通過了這項決議。
為了表示對老臣的安撫,劉協轉鄧泉為光祿大夫。
光祿大夫是個閒職,最適合安置老臣。且光祿大夫又是光祿勛的屬員,轉鄧泉為光祿勛大夫,可以協助馬騰熟悉情況。
詔書頒布後,楊彪隨即提出,光祿勛麾下的郎官爭鬥不僅是光祿勛的責任,太尉也難辭其咎。他自問沒有掌兵的經驗,不適合擔任太尉,請求自免,並推薦侍中賈詡出任太尉。
此言一出,參加朝會的大臣們都驚呆了。
劉協也愣住了。
他清楚這些老臣有多麼渴望恢復太尉的掌兵權,也清楚老臣們對涼州人的排斥有多麼深入骨髓。讓馬騰出任光祿勛還可以接受,由賈詡出任三公之首的太尉,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他私下裡和賈詡提過一次,被賈詡拒絕後,就沒有再提。
他打量著楊彪,用心揣摩楊彪此舉背後的用意。
這些老臣的一舉一動都是有用意的,絕不會簡單化。
出人意料的事,鄧泉也出聲支持楊彪,認為賈詡是目前最合適出任太尉的人選。
他還進一步做了說明,眼下關中駐軍成份複雜,統屬不一,理應調整,理順關係,以確保關中的穩定。這樣的重任只能由賈詡來完成,別人都沒有足夠的威望和能力。
聽到這兒,劉協有點反應過來了。
這是以退為進啊。
雖說袁紹未滅,天下還沒有真正一統,但袁紹病重,袁譚有意向朝廷稱臣,用武力平定冀州的可能性正在消失,士孫瑞想憑戰功升任太尉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
楊彪自免太尉,並將賈詡推上太尉之位,賈詡不能不投桃報李。
最大的可能,就是調士孫瑞回長安,重建北軍。
轉越騎校尉王服為衛尉,也是為士孫瑞掌握北軍消除障礙。
劉協越想越覺得這些老臣陰險,但他卻無法拒絕。
權衡利弊,由賈詡出任太尉,的確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論講在即,軍隊不能亂。
第七百四十四章 虞翻論道
劉協沒有直接接受楊彪的辭呈。
於情於理,這都要緩一緩,否則會讓人覺得他早就等著楊彪請辭,甚至有逼楊彪辭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