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頁
可是聽了閻行的解釋,他意識到賈詡並不是在開玩笑,天子很可能真是這麼想的。
天子一方面在招募關東百姓,一方面在教化蠻夷。前者解決的是財政,關東百姓善生產,能帶來紡織、造紙等技術,增加朝廷的收入。後者則可以提供充足的武力,蠻夷上馬為兵,天生就是騎兵。
給天子五到十年時間,二十萬鐵騎根本不是問題。
其實算上蠻夷的話,現在也能湊出二十萬鐵騎。天子之所以不行,應該是既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又擔心蠻夷不受約束,軍紀敗壞,為禍中原。
畢竟天子擊敗袁紹是想中興大漢,不是搶了就跑。如果這二十萬鐵騎還像當年的董卓一樣,在洛陽燒殺搶掠,絕不是天子希望的結果。
從這一點來看,天子要比董卓強太多了。他不僅能擁大的武力,更要將這強大的武力牢牢的控制住,不至於失控。
女子從軍應該就是方案之一。
讓女子從軍,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並涼人口不足的弱點。比起逐水草而居的蠻夷,成為編戶的漢人百姓自然更易於控制。天子再加以教化,戰鬥力未必就不如蠻夷。
對並涼來說,這是一個機會。
比起柔弱的關東女子,並涼女子無疑更適合從軍。
想通了這一點,韓遂改變了之前的態度,支持韓少英加入女騎,並且允諾親自出面,勸部下諸將拋棄那些不合時宜的陳腐觀念,不要阻攔家中的女子參選。
韓遂只提了一個要求:好好訓練,早點與馬雲祿比肩,至少不能落後於呂小環。
韓文英興致勃勃,滿口答應。
能與閻行朝夕相伴,她對自己很有信心。
閻行隨即又道,天子這次來涼州,有兩件事最為重要。一是考察湟中商道,一是平定枹罕的叛亂。湟中商道關係到利益,枹罕的叛亂關係到名聲,這兩件事都刻不容緩,必須解決。
韓遂立刻動了心思。
枹罕就在他的轄區之內,宋建也是他的老朋友。宋建在枹罕稱王,他是知道的,只是沒在意。說得難聽些,這只是一個笑話而已,沒人當真。
可是天子當了真,不遠千里的跑來平叛。他如果不主動一些,等宋建被天子滅了,他可沒法解釋之前為什麼不平叛。可若是他主動請纓,滅了宋建,天子不能不賞,接下來的湟中商道也可能成為他的生財之道。
第四百一十五章 聲名遠播
鎮西大將軍韓遂上書天子,近聞枹罕有人稱王,割據一方,臣請求出征,掃平叛臣。
枹罕就在大河上游,所以宋建自稱河首平漢王,離金城並不遠。韓遂身為鎮西大將軍,自然早就知道,但他故意說近聞,自然是掩飾之前的不作為。
劉協沒有計較他,下詔許可,並決定隨韓遂出征,臨陣觀摩鎮西大將軍的用兵之道。
韓遂正中下懷。
能名正言順地在天子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
韓遂隨即發出命令,召集各部,先檢閱人馬,再出征枹罕。
韓遂的實際控制地域就是金城郡,但是有天子詔書加持,他將命令發到了名義的轄區全境,附近的隴西、漢陽也都包括在內。
召集這麼多人馬並非易事,糧草、輜重的準備就是一件不小的負擔。各部之間難免有矛盾,如何讓他們聽從命令,不在天子面前打起來,也考驗著韓遂這個鎮西大將軍的威信和能力。
韓遂想展示,劉協也想看看,雙方一拍即合。
在等待大軍集結的時候,劉協相對清閒,除了接見陸續到達的各部將領、官員之外,就是在賈詡、閻行等人的陪同下,遊覽附近的山水,順便短距離的考察被稱為青海道的湟中道。
金城位於大河南岸,沿大河上溯不遠,有幾條水流注入大河,其中最著名的一條就是湟水。
沿湟水向西,可以一直走到西海(青海湖),再從西海西行約二千里,便可到達西域。
這條商路很早就存在,但是路不太好走,條件不如河西走廊。在河西四郡開設之後,絕大部分商人就取道祁連山以北,走河西,不再走湟中。
儘管如此,湟中道仍是湟水流域的各族百姓與涼州內地交換物資的必經之路,只是往來的物資有限,油水沒有河西道那麼豐厚。
劉協有意加強貿易來往,不僅韓遂表示歡迎,湟水河谷中的各部落更是熱情倍至,每天都有人來打聽消息。劉協不嫌煩,只要有時間,他就儘可能的接見每一個人。
與這些部落首領相見,除了談生意,了解他們的需求,也是宣傳自己理念的一個好機會。
不知不覺間,他感覺自己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紀,為了開拓市場,深入邊遠地區。或者像那些扶貧幹部,為了能讓更多的人脫離貧困,不辭勞苦的奔波。
業務能不能談成且不說,至少他的態度是誠懇的,能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尊重。
沒過多久,天子少年有為的名聲就傳播了出去,人人傳誦。
有如此天子,大漢必能中興的觀點也不知不覺的成了主流輿論。
麻煩也是有的,想聯姻的人絡繹不絕,到附近偷偷觀看,看天子長相的女子也越來越多,無形中增加了虎賁、羽林的工作負擔。
馬雲祿指揮的女騎士也正式承擔起了保護荀貴人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