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頁
有比較才有鑑別,到時候,他們的失敗會進一步證明度田的意義。
在這一點上,劉協有足夠的自信。
兩千年的歷史,已經反覆證明了這個規律。
「施政當寬,治軍當專。」劉協調整了一下情緒,再次露出笑容。「大漢疆域廣大,風土人情殊異,非三代之方國可比,當因地制宜,因時而異,不可一概論之。在目標一致的情況下,應該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張卿,你說是麼?」
張昭心情正好,也不計較天子的細微差別,點頭附和。
劉協話鋒一轉。「治軍則不然。軍議時,固然可以暢所欲言,各呈己見。執行的時候卻須上下一心,令行禁止,不能令出多門,否則縱有百萬大軍也難以取勝。二位以為然否?」
劉備、孫策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說道:「陛下所言甚是。」
劉協又看了張昭一眼。「張卿意下如何?」
張昭沉默了片刻,躬身說道:「子曰: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國之大事,唯祀與戎,非天子誰能為?」
劉協嘴角輕挑,滿意地點了點頭。
有你這句話,渤海這個試點就值了一半。
——
張昭出帳,就扔下了孫策,直接找到了荀彧。
天子同意在渤海罷免度田令,並不代表這件事就行了。按照朝廷當前的制度,他要提出試行方案,提交司徒府審批,很可能還要經過朝議這樣的流程。
他與朝中大臣素無往來,人微言輕,能否通過尚未可知。如果能得到荀彧的支持,成功率就大多了。
兩人客套一番後,張昭開門見山的說明了來意。
他想請荀彧與他合作,一起擬定方案,並說服三公九卿。
荀彧聽了,大為驚訝,隨即又喜上眉梢。
冀州平定,遼東的戰事交給了荀攸,益州的戰事交給了士孫瑞,天子的重心必然會轉向朝政,兗豫青徐的度田該如何進行,就成了擺在他面前的問題。
他最擔心的就是天子挾戰勝之威,依冀州例,在中原強行度田。
他不反對度田,但強行度田很可能會造成流血,甚至發生叛亂,他不能不關注。
如今天子有意讓張昭在渤海試行,無異於打開了一個缺口,也表達了足夠的誠意和耐心。
如果張昭能夠成功,不僅可以避免激烈的衝突,還能證明度田不是王道的必經之路,德政一樣可以實現王道,對儒門的意義非比尋常。
荀彧立刻表示,願意支持張昭完成方案,並說服朝中公卿。
兩人一拍即合,相見恨晚。
荀彧隨即又提醒張昭,你應該和虞翻聯絡一下,徵詢他的意見。
虞翻是難得的奇才,深得天子信任。如今主持講武堂,在公卿在臣中也頗有影響力。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將來朝會時會順利很多。
張昭聽了,卻有些為難。
他雖然曾與虞翻共侍孫策,相處卻不怎麼和諧,經常意見相左。這次虞翻去渤海協助孫策軍事,兩人幾乎沒怎麼交流。對他在渤海推行的度田,虞翻也不怎麼贊同。
想尋求虞翻的幫助,恐怕是緣木求魚。
荀彧見狀,決定親自出面,和虞翻談談。
在等待宴會開始前的短暫空檔,荀彧和荀攸聊起了這件事。
荀攸聽完,對荀彧說道:「叔父不必找虞翻商量了,他不會支持的。」
「為何?」
「因為這是必敗之局,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荀攸悄聲說道:「叔父真以為周制可以復興,禮樂可以致王道?」
荀彧驚訝地看著荀攸。「公達,你竟是這樣認為的?你還是儒門子弟嗎?」
荀攸反問道:「叔父說的是哪個儒門?夫子之儒門,孟子之儒門,還是我先祖荀子之儒門?」
荀彧一時語塞,竟不知從何答起。
荀攸嘆了一口氣。「叔父,儒門內鬥了幾百年,今文、古文,師法、家法,眾說紛紜,德政具體是什麼都沒有定論,想在四年之內實現王道,談何容易?恕我直言,真要是大量世家遷入渤海,渤海就是具體而微的東京。朱門酒臭,路有餓殍。處士橫議,政令不行。所幸明主在朝,不會有再有董卓進京這樣的事發生。你們需要擔心的,只是海賊而已。」
第九百四十七章 老奸巨猾
荀彧既無奈,又不得不承認荀攸說得有些道理。
真要將一群世家聚在一起,如何才能籌集到足夠的錢糧養兵必然是個大問題。
世家傾向於自己供養部曲,不願意將兵權交給太守——除非這個太守不管事,坐嘯而已。
張昭會不管事嗎?
不管事,如何推行德政,振興王道?
這好像成了一個悖論。
儘管如此,荀攸的話還是給荀彧提了醒,打消了將一部分汝潁人遷到渤海的想法。
張昭為人剛直,又擔負了證明德教的重任。在這個宏大的目標下,他是有可能走極端的。
想到這一點,荀彧心裡突然一緊。
天子將這個任務交給張昭,而不是交給他,不會是看中了張昭這一點吧?
荀彧越想越不安,卻不敢多說。
——
長安,司徒府。
司空周忠緩緩走進了中庭,來到楊彪的面前,未語先笑。「文先,什麼事這麼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