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頁
張昭對此的解釋是,大量人口外流,致使部分土地拋荒。雖然其他土地的產量增加了,卻沒能彌補這些拋荒土地的缺口,致使帳面數據不太好看。
劉協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司徒府循例發出通知,讓渤海太守府派員參加上計,並參觀趙國,具體的問題到時候再討論。
孫策跟著天子,一起向趙國移動,隨行見識了不少天子處理朝政,與大臣交鋒的朝面,現在又要看到天子與張昭正面較量,見獵心喜,非常期待。
劉協一行剛剛進入趙國境內,趙王劉珪、趙相楊俊到郡國迎接。
一見面,劉協就對楊俊說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朕就是這頭一陣風,楊相緊張否?」
楊俊大笑。「陛下,臣不僅不緊張,反而有些興奮。不瞞陛下說,剛收到諸縣上計的時候,臣和陛下一樣驚訝,已經派人查過一遍了。」
「有問題嗎?」
「有。」
劉協一驚。「什麼問題?」
「諸縣擔心成績太好,明年難以為繼,不約而同的將今年的成績進行了削減。只是他們也都沒料到好的不是他們一個縣,而是所有的縣,所以最後的成績還是好得出人意料,以至於引起了陛下的關心。」
劉協啞然失笑。
楊俊這是凡爾賽嗎?
楊俊又道:「諸縣之中,只有邯鄲的數據是實打實的,沒有任何削減。也正因為如此,邯鄲的數據也就顯得格外優異。實際上,邯鄲為諸縣之冠雖不假,優勢卻沒有這麼懸殊。」
第九百九十五章 滿載而歸
第一次看到趙國的上計數據時,劉協便曾為諸葛亮擔心。
他太顯眼了。
作為國都,又是商業基礎雄厚的大城,邯鄲縣的經濟實力居趙國之首沒什麼問題,而且應該如此。
但是你比其他幾個縣高出一大截,形成了碾壓的優勢,一枝獨秀,不僅讓別人的面上無光,還會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心態崩了的甚至會說這不是你諸葛亮的本事,而是因為你是天子看中的人,所以各種資源向你傾斜,枉顧公平。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爭的,大家躺平,看你一個人表演就是了。
楊俊應該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一見面就說明了原委,減輕諸葛亮可能承受的壓力。
其他幾個縣的令長雖然不在,但司徒楊彪在,楊俊的這個意見會通過楊彪之口,傳到其他人耳中。
再說了,天子和司徒有了心理準備,其他人再想說風涼話就難了。
楊俊人到中年,心思要比諸葛亮縝密得多。
劉協唯一不理解的是楊俊與諸葛亮同城而治,為什麼不事先提醒諸葛亮,非要等諸葛亮犯下無心之失,成為眾矢之的,楊俊才會他出面說明?
劉協先想到的是諸葛亮拒絕了楊俊的提醒,堅持要如實上報。
至於是否如此,又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就只能私下裡問了。
聽完了楊俊的報告,劉協隨即和趙王劉珪聊了幾句。
劉珪沉默寡言,劉協問一句,他答一句,絕不多說一個字,看起來多少有些壓抑。
劉協也沒多說什麼。
他對這些宗室沒什麼太高的期望,如果不是擔心引起輿論震動,他甚至想將他們全部免了。
一百多年下來,這些人已經養廢了,根本起不到拱衛皇室的作用。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真有本事的話,朝廷又緊張了。
畢竟年代久了,血脈疏遠了,野心卻有可能隨著實力增長。
如何對待宗室,是帝制的一個重大難題,直到清朝才摸索出一個相對穩妥的辦法,卻還是避免不了手足相殘這樣的慘劇。
劉協現在還不想動他們,維持現狀,等待時機。
來到邯鄲縣界,諸葛亮出現在迎接的隊伍中。
讓劉協意外的是,諸葛亮身邊還有另外一個人,周瑜。
看著兩個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風度翩翩的年輕人站在一起,任誰都要喝一聲采。
兩人上前見禮,劉協好奇的問了一句。
「公瑾,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周瑜笑道:「臣前日由飛狐道入塞,聽說陛下移駕趙國,就改變了路線,徑直趕到趙國來了。一路急行,未及通報,還請陛下恕罪。」
「找到那條大水了?」
「找到了,還有一些其他的收穫,屆時一併向陛下匯報。」
劉協心中歡喜,轉身叫過孫策。
他鄉重逢,周瑜、孫策都很意外,也都很興奮。
趁著這個機會,劉協向諸葛亮轉述了楊俊的解釋,並問諸葛亮的想法。
諸葛亮似乎早有準備,平靜地說道:「臣其實也沒想那麼多,只記得陛下的一個教誨,凡事必先求真。上計關係重大,不僅影響朝廷的收入,更能影響朝廷施政的方向,豈能虛飾?無中生有、虛增政績固然不好,掩飾既有成績,只求自保,亦非大臣所宜為。」
「不擔心明年成績不佳,被人笑話?」
「不擔心。」諸葛亮從容說道:「臣只知盡力做事,不關注其他。」
他突然輕笑了一聲:「況且依臣的估計,這三四年都會是發展最快的時候,其他諸縣根本趕不上。等勢頭稍緩,臣已經不在邯鄲令的任上了。有壓力也是繼任的壓力,與臣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