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
孫建國說道:「這也是為什麼突施騎犯邊,龜茲依然要舉行龜茲大集的原因吧,如果再不舉行一些活動吸引客商,龜茲就真的要衰落了。」
柏楊也點頭說道:「其實龜茲的地理位置確實比高昌好,但是高昌城背靠北庭都護府,比龜茲安全多了,再加上現在高昌城裡的特產多,商人被吸引走也是正常的。」
龜茲城要比玩家們所預想的還要蕭條,這下子西進派系的影響力就更弱了,畢竟大家玩遊戲,是為了看盛世大唐的,沒有幾個人願意去沙漠裡吃沙子。
這邊孫建國也在苦惱如何勸說商團繼續向西,帶領部隊平叛的安西都護府留後郭昕,帶兵來到了龜茲以北一百里的拜城。
郭昕是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如今也不過三十一歲,但是飽經風霜的臉看起來像是四五十歲,如果建寧王再次見到這位舊人,恐怕都認不出郭昕來。
自從就任安西之後,郭昕一直在四鎮之間奔波,每天都在扮演救火隊長。
安西都護的職責是維護安西四鎮的安全,保證西域這一串小國保持對大唐的恭順。
大唐設立安西四鎮,一開始是為了遏制突厥。
開拓安西四鎮就是為了利用西域來牽制突厥,但是在突厥解體之後,大唐國力達到了頂峰,安西四鎮的經濟價值開始顯現。
路上絲綢之路的繁華,讓這一長串的小國給大唐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安西都護府的職能從對抗突厥逐步改成了保護商路通暢。
特別是恆羅斯之戰後,雖然恆羅斯之戰的結果是大唐和大食兩敗俱傷,大食東擴的野心被唐軍打斷了,原本橫跨在大唐和拜占庭之間的大食地區統一,商貿變得更加的繁榮。
郭昕到任安西都護府留後之前,安西都護府已經徹底腐化,設卡敲詐商旅,殺害普通百姓冒功的事情時有發生,軍紀已經完全敗壞。
郭昕到任之後,花費了很長時間才整頓了安西都護府的軍紀,可沒想到剛剛整頓完畢,朝廷就下令抽調隴右軍隊入關。
郭昕只能挑選精銳,交給都護府判官帶領入關,響應勤王號召平叛。
留在安西的兵力緊張,這時候吐蕃又展露出對安西四鎮的野心,不斷有吐蕃士兵煽動西域小國叛逆大唐。
這一次的突施騎叛亂,除了有安西北部地區軍政長官長期欺壓突施騎的原因,也有吐蕃人煽動的影子。
郭昕這個救火隊長,剛剛撲滅了于闐附近的叛亂,又趕緊帶兵北上來平定突施騎的叛亂。
郭昕只覺得身心俱疲,大唐這到底是怎麼了?
郭昕出生於武將世家,叔叔是大名鼎鼎的大唐名將郭子儀,太原郭家也是將門世家,在郭昕小時候大唐如日中天,四處開疆拓土。
可等到郭昕成年,跟隨叔父學習軍事,他青年時期都是苦寒的朔方城度過,但是那時候大唐依然對漠北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吐蕃也不敢挑釁大唐。
郭昕因為戰功升遷安西都護府留後,他自認為也是學著叔父愛兵如子,事事都身先士卒,但是這安西的情況卻一天比一天敗壞下去。
郭昕不能理解,他青年時代記憶中那個烈火烹油的盛世大唐,怎麼這麼快就遠去了?
郭昕竭盡全力才撐住了安西的局勢,他也不止一次向朝廷上書,請求重整安西的軍備,這些奏摺都石沉大海,朝廷一點回復都沒有。
郭昕其實心裡也清楚,如今朝廷的宮殿和先皇陵寢的還在叛軍手裡呢,兩京都沒有收復,哪裡有時間來管安西這裡的事情。
讓郭昕更頭疼的是建寧王也來了隴右,自己這個發小、叔父的弟子多次來信,話里話外都是讓郭昕投入建寧王的霸府之下。
對於建寧王這位故人,郭昕心中也有猶豫的。
當年在叔父府上的時候,郭昕就很欣賞建寧王這位皇子,按理說建寧王既然有朝廷的命令總管隴右,那郭昕這個安西都護府留後投靠他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但是太原郭氏一族的祖訓向來是不要介入大唐朝堂上的鬥爭,特別是建寧王如今身份敏感,身處於奪嫡的風波中。
郭昕是郭子儀的侄子,在朝廷中也算是消息靈通,雖然建寧王遠走隴右,但是如今朝堂之中皇帝對太子不滿的聲音日漸大了,陛下想要改易儲君的風聲已經傳出了鳳翔府,連郭昕都從鳳翔府的友人信里知道了這件事。
朝廷儲君之位動盪,身為皇帝親子的建寧王態度立場如何?這都是郭昕需要考慮的事情。
大唐奪嫡的風險極高,成功後自然是封侯拜相,飛黃騰達,可是郭家已經是這樣的地位,若是再立一份奪嫡的功勞,恐怕就是建寧王登基也要忌憚郭家。
而若是奪嫡失敗了,那就是身死族滅,萬劫不復了。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郭昕和建寧王交情不錯,但是依然不願意投靠建寧王的原因。
拜縣的縣令已經在拜縣城外迎接郭昕了,這個和郭昕同歲的縣令身穿綠色的低級文官長袍,熱情的將郭昕迎接進了拜縣縣城裡。
一邊進城,這位韋縣令對郭昕說道:「郭留後,這次突施騎相當猖獗,前幾日差點圍了拜縣,要不是您儘快趕到,拜縣就要遭殃了!」
韋縣令的年紀並不大,一口標準的洛陽口音,郭昕知道他東都考中的進士,但進士的名次不高,被朝廷委派為拜縣這個中縣擔任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