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
噶爾上前說道:「大論,武威城剛剛被圍城不久,城防破敗,此時是攻打武威城的最好機會。」
噶爾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岱則剛剛在武威城下大敗而歸,也是最熟悉武威城的城防的,很顯然繼續攻打武威城是代價最小的。
岱則惡狠狠的看了噶爾一眼,武威城是他的痛處,噶爾提議再次攻打武威城,就等於直接抽他的臉。
尚綺心兒未置可否,此時另外一個萬夫長冬日瑪朗站出來說道:
「大論,屬下以為應該先攻張掖。」
眾人的目光看向了冬日瑪朗。
大斗拔谷位於張掖和武威城之間,從大斗拔谷進攻兩城的距離都差不多。
無論是攻打武威和攻打張掖,都是情理之中的提議。
冬日瑪朗看了眼岱則說道:「大論,屬下以為攻打武威不妥。」
「這是為何?」
「武威城毗鄰大唐的朔州靈州,這些地方可是大唐平叛腹心之地,若是再攻武威城,唐廷恐怕會支援武威,若是將整個唐廷拉入戰爭,我們可就被動了。」
這裡說的唐廷,自然是鳳翔府的大唐朝廷了。
「武威的位置險要,絕對不是唐廷願意輕易捨棄的地方,沒有贊普的支持,再攻打武威那就是玩火。」
冬日瑪朗說完,眾將士紛紛點頭。
就連尚綺心兒也微微的點頭。
他圖謀隴右的一個大前提,其實是配合大唐朝廷中的棄隴之策。
吐蕃和大唐聯繫頗深,崛起的吐蕃是大唐最大的外患,而吐蕃也常年在大唐朝廷駐有使者。
和回鶻等其他屬國不同,吐蕃也重視搜集大唐的情報,甚至還會重金收買大唐的重臣,制定對吐蕃有利的計劃。
其實在安祿山叛亂之前,大唐朝廷就因為隴右軍費開支龐大,維持統治的成本太高,多次有人提出大唐搬遷隴右的州郡返回內地,徹底放棄西域。
這也是為何尚綺心兒敢於以吐蕃東道一地之力,不斷騷擾隴右的原因。
隴右就是大唐朝廷的棄子,甚至在安祿山叛亂之後,大唐朝廷乾脆抽乾了隴右的軍隊,這等於事實上放棄了隴右。
可是武威城不同。
河西走廊可以丟,武威城卻不能丟。
武威城南臨靈武,這是大唐抵禦草原南下的第一線。
西塞河西,若是隴右真的丟了,靠著武威城險要的位置,就可以擋住西域過來的敵人。
北接河湟,河湟谷地富庶,是大唐剩餘的養馬場,同時也是插入吐蕃境內的楔子。
漢人從北朝時期就已經開拓了河湟谷地,這裡絕不是西域那樣說棄就棄的。
所以冬日瑪朗說的沒錯,如果再次攻打武威,可能引起大唐朝廷的關注,從而介入到總體戰爭中。
而尚綺心兒這邊,派去向赤松德贊報告的飛鳥使還沒歸來,尚綺心兒也沒有把握將整個吐蕃拖下水。
冬日瑪朗看到大帳中安靜了下來,他偷偷看了眼岱則,接著說道:
「如今隴右唐軍總共不到萬人,必定分兵在守武威城,我們只要速攻張掖,必定能一舉拿下張掖城!」
「只要拿下張掖城,截斷隴右的戰略也就達成了,到時候再請贊普興大軍攻打隴右,唐廷也只能承認這個結果了。」
這句話說到了尚綺心兒的心坎里,以吐蕃東道一地之力,想要面對建寧王已經無能為力了。
他要的是一個戰果,用這個戰果作為誘餌,讓吐蕃贊普吞下這個誘餌。
只要贊普發兵隴右,建寧王手上的這點軍隊根本無法抵抗。
而占領了隴右之後,距離隴右最近的吐蕃東道,必然能夠分到最大的蛋糕。
所以尚綺心兒才對岱則的戰敗這麼生氣,因為岱則的戰敗,差點讓他失去了進攻河西的機會。
不過所幸大唐沒能守住大斗拔谷,讓尚綺心兒還有最後一次機會。
尚綺心兒看著冬日瑪朗說道:
「還是應該攻打張掖,攻占張掖就切斷了河西,到時候只要贊普出兵,唐廷必然會棄隴!」
「到時候建寧王孤立無援,只能束手待死!」
「武威城還是暫且不打,免得引起唐廷的反擊。」
眾大將紛紛表示「大論高見」!
統一了思想之後,尚綺心兒又對岱則說道:
「岱則,再給你一個將功贖過的機會,給你五千人馬守住大斗拔谷,給我軍留下退路。」
岱則聽到這個任務聞言一喜。
經歷了武威之敗後,他再也不想要面對唐軍了。
留在這裡看守退路,顯然是最安全的任務。
大斗拔谷的營地就在出峽谷不遠的河谷中,這裡背靠河流和山谷余脈,地形險要易守難攻。
而唐軍留下了完整的營地,這可要比長途奔波去攻打張掖舒服多了。
聽到尚綺心兒這個命令,在場的諸將都偷偷看了一眼岱則。
當看到了岱則臉上浮現的笑容,在場的諸將雖然臉色不變,但是心中都對岱則更加不以為然。
尚綺心兒接著說道:「噶爾,你帶領本部在後方,萬一武威城的守軍出城支援張掖,你負責將他們攔截在路上。」
「冬日瑪朗,你為前鋒,沿途掠奪唐人以充軍資。再抓一些唐人奴隸,用來充當攻城的奴隸。」
隨著尚綺心兒一道道命令下達,整個吐蕃大軍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