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77頁

    大唐時期的長安城,已經有專門提供醫療服務的大夫了。每個坊內幾乎都有出售藥材的店鋪,這些店鋪中往往都會有大夫坐診治病。

    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的醫生在長安城內行醫,這其中包括專門給人針灸的「金醫」,還有專門調養婦科疾病的女醫,這些大夫往往都在自己的家裡執業,不過治療病人也基本上都是開些藥讓人回去服用。

    不過這些民間醫生能夠有多少治療效果,那就不好說了,很多民間醫生和江湖術士都差不多,和他們的藥和喝符水的效果也差不多,也就是一個安慰劑的效果。

    到了當官的自然不可能和普通百姓一樣找江湖醫生治病了,朝廷有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和家屬生病了可以請太醫院的太醫診治。

    不過太醫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在這個時代請醫生和請巫醫的治療效果到底誰好,這也是說不清的事情。

    張娟華開辦的保慈堂,又招募了不少玩家醫生,整個保慈堂的框架就是社區衛生院的結構。

    科室只有簡單的外科、內科和兒科,加上一個藥房,保慈堂就開張了。

    治療跌打損傷的外科,治療傷風感冒的內科,以及專門給小兒治病的小兒科,這已經差不多能夠滿足萬年縣百姓的需求了。  

    張娟華也許不是一個優秀的社區醫生,但是她確是一個傑出的醫院管理者,在張娟華的管理下,保慈堂在一邊接診患者,又在張娟華的成本控制下保持了保慈堂的盈利。

    保慈堂治療的都是普通的疾病,使用的也是最普通的藥物,其中最貴的也就是隴右藥廠的藥劑。

    張娟華嚴格要求各個科室控制成本,在張娟華看來,醫療並不是一次性的慈善事業,而是長期的社會保障服務。

    想要醫院這台機器能夠長期運轉,那保持一個良好的財務狀態就是必須的,不能收支平衡的醫院早晚都要倒閉。

    保慈堂迅速在長安打響了名號,如今長安百姓都知道在萬年縣衙邊上有一個保慈堂,治病效果很好,而且醫生看病開藥的速度也很快。

    更多的醫學背景的玩家匯聚到了張娟華的麾下,張娟華已經在考慮開設第二家保慈堂了。

    對於在長安城聲名鵲起的保慈堂,偷偷在東西二市開設門面的王府銀行就要低調多了。

    這兩家王府銀行開在了東西二市的角落裡,開張的時候也沒有做任何的宣傳,但是很快東西二市的商人,都知道在東西二市內有一家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借到錢的錢莊。  

    一開始江倫在長安設立王府銀行,只是為了方便玩家在長安結算的需要,為了方便長安的玩家做生意。

    但是很快江倫就發現,長安的商人對於借錢擁有旺盛的需求。

    在開設了一段實際之後,就有土著商人上門,請求向王府銀行借錢。

    負責王府銀行的張樂言很快接到了報告,他在調研了一陣後發現,原來長安的借貸市場竟然這麼龐大。

    此時的大唐,可以說是建立在高利貸之上的帝國。

    長安的豪強大族、寺廟道觀都熱衷於一件事,那就是放高利貸,也就是印子錢。

    甚至各個衙門,都會將衙門的公帑,集中起來到了市場上放貸。

    這些高利貸的利息可以高達三成甚至五成,但是依然有很多商人排隊要借錢。

    長安的商業發達,這些高利貸雖然利息高,但是做成一單生意可以賺到幾倍的利息,商人們自然是願意借錢了。

    張樂言看到了商機,於是向江倫建議,要在長安開戰放貸的業務。

    江倫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批准了張樂言的建議,在長安的兩家王府銀行放貸。  

    王府銀行的資金充足,又有一套放貸的風險抵押評估標準。

    張樂言對於王府銀行的借貸也做了詳細的規定,比如借貸必須要有抵押物,必須要是在長安擁有商鋪的商人才能借錢。

    雖然借貸的條件比別人家苛刻,可是利息只有兩成,遠遠要比其他家的利息低,很快王府銀行的大門就被踏破了。

    而且只要你符合借款的要求,無論你要借多少錢,都能從王府銀行借到錢,這樣的信譽一旦建立起來,王府銀行很快就在商人中打響了名號。

    現在不僅僅是普通商人,有些缺錢的勛貴和官員,也都會偷偷的向王府銀行借錢。

    張樂言的態度依然如此,只要是能夠拿出足夠的抵押物,無論要借多少錢,王府銀行都能借出來!

    沒有人知道越王的王府銀行借出去多少錢,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你能拿出抵押,任何時候都能從王府銀行拿出錢。

    長安的玩家越來越多,已經逐步成為中低層玩家選擇的升級地點。

    相比之下,新的靈州出生點就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崔濤也有些困惱,他從繁華的張掖辭職來到了靈州,卻發現願意來靈州的玩家並不多。  

    靈州沒什麼特產,現在看起來也沒什麼什麼仗可以打,除了一些熱衷於種田的玩家,跟隨崔濤來靈州種田的玩家寥寥無幾。

    不過崔濤也很快打起精神來,再怎麼也要比當年隴右起家的時候條件好多了,要知道靈州所在的河套地區,可是後世西夏國最膏腴的地區,西夏國就是靠著靈武地區的富庶,和大宋對峙了那麼久。

    崔濤自然也有信心將靈州地區建造成隴右的新糧倉!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7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