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頁
授田?
王成偉眼睛一亮。
在河東早就無田可授了,沒想到在河西還能授田?
王成偉說道:「武威城接連遭遇兵禍,逃亡的人很多。大索貌閱之後空出來不少土地,薛城守決定在涼州重新授田。」
「不過要在涼州拿田,刺史府還額外有一個要求。」
額外要求?
王峻連忙問道:「什麼要求?」
王成偉說道:「刺史府要求,每十畝土地,需要留出一畝的土地留建工坊。如果多戶人家合起來,可以建造大的工坊。」
「另外城守也要求,大家族必須要拆分下來授田,同宗同姓不可授予相鄰的土地。」
王峻愣住了。
王成偉說道:「族侄,這不是族叔不幫你,抑豪族是建寧王殿下一貫的政策。」
「不過族叔也說一句,我們這等大族,不要總是盯著一點土地,眼光要長遠一點。」
王峻疑惑的問道:「眼光長遠?」
王成偉說道:「土地是用來種糧食的,但是一座好的工坊所能賺的錢,遠遠多於土地。」
「與其兼併土地盤剝百姓,還不如興建工廠興辦實業,還能得到刺史府的扶助。」
「實業興家啊!」
第三百三十六章 隴右科舉團
王峻沒有立刻答覆王成偉,不過他還是答應王成偉,跟他去參觀幾個工坊。
朝廷準備再度開科舉的消息,傳到了各地的州府。
朝廷已經三年沒有開科取士了。
開元年間號稱盛世,朝廷幾乎每年都開科取士。
大唐的朝廷正員並不多,很多通過進士科考試的考生都無官可授。
天寶年間減少了開科的數量,但是開元年間通過科舉的士子都還沒消化完畢,新科進士和老進士爭搶官職,更讓朝廷上下烏煙瘴氣。
朝廷的吏治敗壞,從天寶年間就已經開始了。
大量人才無法通過科舉,就算是有一兩個通過科舉考試的,因為沒錢打點吏部官員,也無法通過吏部的選官考試。
而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或者攀附上了節度使等權臣的士子,則可以直接通過朝中大臣或者藩鎮節度使的推薦獲得官職。
朝堂之中行賄受賄成風,而通過行賄當上官員的人,到任之後自然也要搜刮地方。
而他們成為朝廷中的顯貴,也會有樣學樣。
從大唐初年傳承下來的以才取士的風氣蕩然無存。
這也是為什麼李白杜甫這樣的詩人,依然要寫詩歌拍朝廷大臣的馬屁。
寒門子弟沒有了出路,那就只能投向藩鎮。
比如安祿山手下的頭號謀士嚴莊,就是通過朝廷科舉考試,但是無法獲得官職的寒門子弟。
不能在朝廷為官,只能投入到節度使麾下。
這些人才進入節度使府之後,也會將自己對朝廷的不滿帶到工作上,所以很多史學家認為,大唐藩鎮的問題,同樣也是一個人才的問題。
自從安祿山叛亂開始,朝廷就已經停了科舉考試。
安祿山攻克兩京,朝中大臣們逃跑的逃跑,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
大部分官員追隨上皇逃到了蜀中,這些官員返回鳳翔府朝廷,李亨也會拿出一些無關緊要的官職來打發一下。
投降偽燕的官員,那就沒什麼好說話的了,這種從逆大罪,沒有株連九族,已經是朝廷寬宥了。
這一下子就空出了很多位置來,因為至德二載的開科取士,尤其引起天下人的關注。
而且這一次還是競爭最不激烈的一次科舉考試!
兩京太學生也隨著戰亂離散,這些人也是參加科舉考試的主力。
江淮學風昌盛,但是如今叛軍圍困睢陽城,就連江淮的軍資轉運都困難,這些江淮的學子也不可能越過叛軍封鎖過來考試。
河東更不用說了,如今河東在偽燕的統治下。
能夠來鳳翔府參考的,也就那麼幾個道的學子。
要求各州刺史推舉賢才的告令發布下去,就引起了整個大唐的關注。
王成偉申請參加科舉考試的提議,也送到了薛虎的面前。
薛虎自然認識王成偉:「你要參加科舉??」
薛虎也沒有想到,王成偉竟然想到了這條路。
朝廷雖然沒有給隴右下告令,但是隴右的州府也是有資格推薦貢生的。
只是隴右這個地方,實在是教育落後的厲害。
上皇在位的幾十年裡,隴右考上進士的寥寥無幾。
王成偉說道:「我已經搭上了太原王氏的關係,過幾日就動身去靈武認祖歸宗。」
「有了太原王氏這個身份,我再去鳳翔府活動一下,說不定還真的能考上進士!」
薛虎愣了一下,不得不說王成偉這個計劃還真的有可行性。
薛虎合上了建議書說道:「你這個計劃要花不少錢吧?」
王成偉點點頭說道:「我已經問過王峻了,在安史之亂前,他一個太原王氏的族兄為了考上進士,足足花費了兩萬錢。」
「兩萬錢!?」
薛虎倒吸了一口涼氣!
一匹上好的回鶻戰馬,也不過是五千錢。
兩個萬錢是什麼概念,等於四匹上好的戰馬!
這筆錢可能是普通百姓一輩子都見不到的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