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頁
老人看著下方熱烈的笑臉,卻捨不得挪開眼,只是說道:「朕沒事,朕沒事,朕就想看看長安的百姓。」
這個老人就是返回長安的李隆基了,而勸他返回屋內的是他貼身的太監高力士。
自從返回長安後,上皇李隆基居住在興慶宮,皇帝李亨住在大明宮和太極宮。
興慶宮本來就建築在民宅附近,迴鑾長安的上皇多了一個愛好,那就是站在花萼樓上看長安的百姓。
遇到困苦的百姓,李隆基還會讓太監們拿著一些錢接濟百姓。
李隆基本來就做了四十多年的天子,長安百姓幾乎都是聽著這位天子的名字長大的。
每次李隆基出現在花萼樓上,都會引起了百姓的圍觀和歡呼。
而有時候李隆基還會帶著高力士便裝在附近轉悠,百姓們發現之後也會遠遠的圍著,向這位至尊表示尊敬。
對於百姓們來說,李隆基是當日那個繁華長安城的代表。
在李隆基主政的時候,是長安城最繁華的時候,那個時候每年正旦和元宵節,都會布置華麗的花燈裝飾。
今年雖然朝廷裝飾了朱雀大街,但是實在沒有多餘的財力來裝飾宮殿了。
比起開元天寶年間的盛世,新皇登基還是冷清了一些。
所以圍繞在上皇身邊的百姓,懷念的是開元天寶的那個煊赫盛世。
而李隆基被百姓發現,歡呼圍繞的時候,也讓這位上皇感受到了當日威權在握,被全天下人稱之為聖人的美好時光。
而不是現在這個蝸居在興慶宮的垂垂老人。
李隆基和百姓們互相提供情緒價值,使的興慶宮愈發的熱鬧了起來。
外面的風實在有些大,李隆基畢竟也上了年紀,不一會兒揮手返回了花萼樓內。
坐在軟塌上,李隆基看著只點燃了一半蠟燭的花萼樓,問向身邊的高力士道:
「大將軍,怎麼只點了一半的蠟燭?」
花萼樓又叫做花萼相輝樓,這是工部巧匠用了五年時間建造而成的。
整個花萼樓上有一千多個燭台,點燃燭台後用琉璃罩子罩住,全部點亮之後夜晚也如同白晝一樣。
高力士躬著身子說道:「宮裡要辦正旦大朝會,長安的蠟燭匠人都在趕著製造宮裡的蠟燭了,內侍省撥給興慶宮的蠟燭不夠,老臣就讓人撤去了樓內一半的蠟燭。」
聽到這裡,李隆基的臉色一變。
他本來想要發火,可是剛剛張開嘴還是閉上了。
自己已經是上皇了,不再是那個君主一怒流血千里的至尊皇帝了。
內侍省那些沒根的太監最會看人下菜,如今他們的主子已經換了,少給興慶宮蠟燭也是情理之中。
高力士看到李隆基握緊拳頭又鬆開,生怕他憋著氣,連忙拍著李隆基的後背說道;
「聖人!是臣無能,您有什麼氣衝著老臣撒吧,可別憋著氣到了啊!」
李隆基搖了搖頭說道:「白天就不要點這麼多蠟燭了,把那些蠟燭也熄了,朕下樓了。」
李隆基在高力士攙扶下走下了花萼樓,興慶宮邊上圍觀的百姓這才逐漸散去。
不過在興慶宮對面的酒樓里,兩個神色嚴肅的人將一切都記錄下來,送到了大明宮內。
尚書省內,李輔國聽完了這個兩個監視興慶宮探子的匯報,又詳細問了這幾日上皇露面的時間和頻率,這才讓兩人繼續去盯著興慶宮。
魚朝恩捧著一堆書走進來,李輔國將他喊過來說道:
「你去向陛下稟告,最近上皇又在花萼樓見長安百姓了。」
魚朝恩心中咯噔了一聲,李輔國這個老奸巨猾的,又讓自己做這種里外不討好的事情。
上皇搬入興慶宮之後,皇帝自然也是不放心的。
李輔國主動提出,讓人日夜監視興慶宮。
但是李輔國是尚書省的領班太監,魚朝恩也只能領著命令,向勤政殿內的皇帝報告了興慶宮的動向。
聽到了上皇又登上花萼樓,和百姓同樂的事情,皇帝又皺起眉頭。
對於這位父皇的手段,李亨是非常清楚的,他做太子的時候被父皇壓制的死死的,無論如何李亨都不想要再體驗那種感覺了。
上皇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早就已經習慣揣測父親一舉一動的李亨,再次陷入了過往的行為模式中。
他總覺得父親這麼做是有什麼深意,或者在密謀著什麼。
李亨放下手裡的硃筆說道:「繼續加強對興慶宮的監視,出入興慶宮的朝廷官員一定要嚴加監視,每一個進出的人都要登記給朕看!」
魚朝恩連忙領命退了下去。
處理完了興慶宮的事情,皇帝原本的好心情蕩然無存。
為什麼父皇就不能安靜的在興慶宮內養老呢?
李亨不理解,他明明已經為了父子之情讓步了很多,還把興慶宮交給父皇居住,難道他還不滿足嗎?
李亨的心情有些煩躁。
再次翻開奏章,這是駐守安陽的李光弼上書。
李亨翻開看了看,重重的將奏疏扔在一邊。
李光弼上書,偽燕偽帝安慶緒藏在相州,得到相州百姓幫助,多次逃脫了官軍的圍剿。
在安陽的唐軍最近遇到了不少挫折,現在又要到新年了,請求皇帝暫時讓相州的唐軍休整一下,等待來年開春之後慢慢蠶食相州,圍困安慶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