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頁
自從王成偉執掌萬年縣之後,萬年縣百姓的日子要比長安縣好了不少,而且王成偉執法嚴格,萬年縣的治安也要比長安縣好得多。
在長安錢亂之前,就經常有百姓想要搬去萬年縣生活。
不過大唐時代戶籍制度嚴格,普通百姓想要遷居千難萬難,那時候只有商戶和匠戶有機會搬去萬年縣。
而自從長安物價飛漲以來,不少百姓徹底沒了生計,這時候也顧不上什麼戶籍了,大量百姓從長安縣逃入萬年縣。
崔望看到百姓逃入萬年縣,心情更加的糟糕,他首先向京兆伊上書,指責王成偉利誘長安縣百姓,要求王成偉嚴格執行戶籍,將逃入萬年縣的長安百姓抓捕,送回到長安縣來。
崔望之所以這麼氣急敗壞,除了嫉妒王成偉之外,百姓外逃這件事,確實影響了他的前途。
因為治下人口戶籍,這是官員考察的第一要務。
人口減少,能夠收到的稅就少。人口少了,攤派的各項工作指標也難完成,而且本身治下戶籍的增減,就是官員政績的第一考核標準。
萬年縣吸納長安縣人口,這已經威脅到了崔望的政績考核了。
對如今的京兆尹李揆來說,今年是一個難熬的年份。
前任崔光遠怎麼就這麼幸運,在擔任京兆尹的時候能將長安治安弄的那麼好,也沒遇到什麼兵災,最後還積累功勞入了政事堂。
可是自從李揆擔任了京兆尹之後,首先是安慶緒史朝義兵叩潼關,長安物資短缺。
接著又是屢發假錢大案,如今乾元重寶發行之後,長安城內假錢更是屢禁不絕,戶部多次在朝堂上參奏李揆,說他這個京兆尹治民不力,才讓假錢泛濫,錢法敗壞的。
李揆冤枉啊,乾元重寶到底為什麼不行,難道你們戶部還不清楚嗎?
現在長安物價飛漲,治安也隨之崩壞,如今手下兩個最重要的縣令,竟然打起了筆墨官司。
李揆只能當起了縮頭烏龜,乾脆不見崔望和王成偉了。
崔望見到投訴無果,又看到了百姓不斷西逃,乾脆直接沿著朱雀大街,將長安縣的各個坊出口用木板釘死,沿著朱雀大街築了一座木牆起來。
這下子總算是暫時堵住了長安縣百姓外逃,但是長安縣內的問題卻沒有解決,民怨已經如同沸騰的水鍋,隨時可能爆炸。
不過百姓的生活如此艱難,卻沒有影響上層權貴的生活。
齊王在解除圈禁之後,立刻在宅子裡舉行了盛大的宴會,連續三日都喝的伶仃大醉,最後才在屬臣的勸諫之下,這才踏上了前往蜀中的路。
太子雖然不如齊王那麼高調,但是也在太子府會宴了自己的親信,長安令崔望也在參宴的人中。
這一次皇帝將諸子派往地方,和上皇當年遷播蜀中,下詔讓諸子各自領軍一樣,其中的意義不言自明,就是讓諸皇子各自發揮,儘快解決大唐的各種內憂外患。
在長安的官員,消息都是最靈通的,如今皇帝的身體不好,這已經是長安朝堂上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前幾日本該舉行的端陽節祭水神的典禮,皇帝最後都沒能出席,還是讓延光公主代替皇帝祭祀了水神。
皇帝身體不好,雖然已經冊立了儲君,但是東宮的地位微妙,朝堂上的大員都保持著觀望的態度。
這些朝廷大員即使是投靠了某一個皇子,也只會按照秘密的往來,畢竟皇帝還是忌憚皇子和朝廷大員勾連的。
但是崔望這種中低層官員就沒有這樣的顧慮了。
封建社會的特務制度,差不多是到了宋代才發端的,在這之前的大唐,皇帝對於皇子的監控並不嚴格。
皇子和臣子交往,這也不是什麼犯忌諱的時候,上皇年輕的時候就經常宴請禁軍的軍官。
李亨這個太子做的憋屈,繼位之後出於補償心理,對於幾個兒子的監控也比上皇寬鬆不少。
太子離京之前,在東宮舉行大宴,皇帝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崔望雖然官職不高,但是掌控了長安縣這麼重要的地方,因此也得到了太子的親自接見。
崔望看到太子立刻激動的五體投地,跪地口誦千歲,李俶這才將他拖起來。
「本宮要去汴州署理漕運,這長安的事情還要勞煩諸位了。」
雖然這次能夠離開長安,對於李俶來說也是難得的自由。
但是李俶也很清楚,大唐帝位的繼承,爭奪的要點是在長安。
所以雖然這次李俶出京,依然要和留在長安的官員們保持聯繫,特別是長安縣令這種掌管長安城內治安的重要官員,更是要保持好聯繫。
李俶說了一些勉勵的話,又聽了崔望抱怨王成偉的事情,李俶也露出陰鶩的表情。
王成偉查處假錢大案,不僅僅讓李俶被皇帝圈禁,還讓李俶好不容易賣官鬻爵賺的錢被朝廷抄沒。
李俶對崔望說道:「王成偉此子屢次礙事,崔縣令放心,本宮已經設下局,只要稍待數日,就等著他罷官下獄的消息吧!」
崔望大喜過望,連忙又獻上了自己這些年搜刮積攢的銀錢,對著李俶說道:
「這是臣給殿下餞行的銀錢!」
東宮和齊王府熱鬧的宴會陰影中,都潛伏著幾個東張西望的下人。
他們有的是宮裡派來伺候的太監,有的是戍守東宮或者齊王府的軍士,往來賓客都被這些玩家記錄下來,而東廠的剩餘玩家則對照著在長安官員權貴的名單,一一找出這些來訪的賓客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