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頁
如果胤禎的腦子一直轉不過彎來,在這樣下去,胤禎遲早要出事。
「主子,已經將恂郡王送走了。」吳嬤嬤走進來說道。
皇太后想了想又說道:「派人去恂郡王府傳本宮傳旨,恂郡王在沒有將一百遍《孝經》抄寫完成之前,不許他進宮,也不許他出府。」
吳嬤嬤聞言,想了想說道:「主子,恕奴才直言,這不入宮還能執行。但讓恂郡王不出府,奴才覺得恂郡王怕不會遵守。」
腿長在恂郡王胤禎的身上,皇太后又在宮裡,恂郡王胤禎要是想出府,怎麼可能管得了。
「那就你告訴他,如果他忤逆本宮的懿旨,他就別叫本宮額捏了,本宮沒有他這樣忤逆的兒子。」皇太后冷著臉說道。
這一次皇太后是真的下定決心了,要狠狠的敲打胤禎一番。
「是!」吳嬤嬤應道,然後推出去,派人傳話去了。
等她回來匯報這事後,皇太后又開口問道:「永壽宮那邊,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奴才聽說年貴妃娘娘還體弱著,這兩個月來,除了今日來承乾宮給皇后娘娘賀壽外,就沒有出過永壽宮大門。敬事房那邊的綠頭牌也是一直撤下去的。」吳嬤嬤說道。
不過她知道皇太后真心要問的,不是這些表面上誰都能打聽到的消息,因此又小聲的說道:「永壽宮如今的管事太監徐公公,已經得了年貴妃的信任,只比年貴妃帶入宮中的兩個大太監地位低一些。」
皇太后想了想說道:「去傳話,就說本宮很是喜歡蜀繡。」
「是!奴才遵命。」吳嬤嬤明白皇太后這話的意思。
對誰傳話?
自然是對徐公公傳話。
先帝時期永壽宮住著的是安嬪李氏,等安嬪李氏去世後,住著的是和嬪瓜爾佳氏,也就是現在的貴太妃瓜爾佳氏。
無論是李氏還是瓜爾佳氏當年都是得寵的主。
皇太后當年為了提防永壽宮的嬪妃,靠著背後的娘家,安插了釘子進去。
只是得寵,並不代表著你能過得如意,能笑到最後。
李氏和瓜爾佳氏都沒有子女緣,一個是懷上後小產,一個是生下來後夭折。
所以永壽宮的釘子,皇太后在先帝時期一直都沒有用上。
之前皇后清洗皇宮,重點也是在永和宮、承乾宮、翊坤宮、延禧宮、鍾粹宮等宮殿的人,以至於永壽宮裡還要一條漏網之魚。
沒想到先帝時期沒有用上,如今倒是要派上用場了。
皇太后雖然有些惱怒年貴妃之前誣陷胤禎的舉動,但之後年貴妃的所作所為,卻沒有給皇太后找她麻煩的理由。
再加上胤禛親自徹查了那事後,給出來了容嬪這個罪魁禍首,而且一切說辭都合情合理。這讓皇太后也有些遲疑,年貴妃當時到底是無意還是有意?
雖說她很感激蕙蘭提點她,但皇太后是不可能為了蕙蘭這點功勞,就幫著她去謀害年貴妃的,更不要說去謀害九阿哥福惠。
因此皇太后決定先去試探一下年貴妃,看看她到底是對自己和胤禎的態度如何。
如果年貴妃聽聞自己的喜好後,不為所動,那皇太后就能確定年貴妃是真看不起自己母子,之前的事情是故意的,那自然要給她一點顏色瞧瞧。
如果年貴妃聽聞自己的喜歡後,是欣喜若狂的去派人籌辦,那說明她對自己還是有敬畏討好的心思在,故意誣陷胤禎的可能就沒有那麼大了。
而對於皇太后來說,其實年貴妃都是次要的,那些在暗地裡不停挑唆胤禎和胤禛對著幹的人,才是皇太后最近最首要的目標。
於是在恆親王胤祺、淳親王胤祐、廉親王胤禩等人遵照新帝遺旨:五十歲以上的嬪妃若有兒子的,可以被兒子迎回家中居住,上摺子給胤禛,請求將宜太妃、成太妃、惠太妃迎回自己府中居住的時候。
皇太后搶先一步,拒絕了這些人的請求。
理由也十分充分。
先帝孝期還未滿一年,宜太妃、成太妃、惠太妃等人作為先帝嬪妃可是要給先帝守三年孝的,如今就要出宮去享天倫之樂,豈不是對先帝的不敬,枉費了先帝之前對幾人的寵愛。
皇太后、皇上、皇后都還在守孝了,其他人憑什麼不守孝?
拒絕了這些人的求情後,皇太后還讓人當著朝臣的面,將幾人給罵了一頓,罵他們對先帝不孝。
末了,還傳令給宜太妃等人,說她們對先帝不誠,孝期還沒過了就想著出宮去享受,所以要她們為先帝抄寫佛經。
並且還讓人暗示了幾人,不抄可以,反正出孝的時候,會將佛經供奉到先帝靈堂前,誰要是拿不出來,或者是拿出來的太少,後果自負。
無論是訓斥恆親王等人,還是處罰宜太妃等人,這事還真是怎麼看,都是皇太后有理。
雖說,不少人都覺得,皇太后是故意的,故意不放宜太妃等人出宮,目的就是為了拿她們做人質,讓恆親王等人投鼠忌器。
可架不住,皇太后的理由太正當了。
事實上,皇太后的確是故意的,但並非是像讓這些留在宮裡當人質。而是就是為了不讓她們出宮去兒子家享福。
憑什麼我們母子之間相處的不愉快,而你們卻能享受天倫之樂了?
沒門!
想都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