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但是趙匡胤並不是義社十兄弟里的老大,十兄弟里地位最高年紀最大的是李繼勛。
只是趙匡胤武藝高強,為人仗義,在十兄弟里他人緣最好。
但人緣並不能當飯吃。這一階段,大家都是兄弟,除了李繼勛以外,誰也別想踩在誰的頭上。
歷史上趙匡胤是憑藉自己在淮南之戰中可怕的表現奠定了在義社十兄弟中老大的地位。
而今趙匡胤依然打出來神乎其神的戰績,單騎斬將,取滁州,破李景達、陳覺於瓜步,橫行於六合、揚州一線,以一萬兵馬逼迫的南唐援兵不敢渡河。哪怕最後吃了小虧撤了,也非戰之罪。
面對四面合圍,南唐出了五倍於他的兵力,依舊沒能留住他,讓他從容而退。
表現不可謂不出彩。
然而面對羅幼度的珠玉在前,趙匡胤終究還是遜了一籌。
這也導致了歷史上義社十兄弟服氣趙匡胤這一情況不成立。
趙匡胤沒能當上義社十兄弟的老大,除了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這些人以外。
石守信、李繼勛、王審琦、韓重贇這幾個真正手握軍權的大周大將與趙匡胤的關係限於很要好的兄弟。
沒了義社十兄弟這個核心,趙匡胤現在僅剩餘殿前司的力量以及趙家龐大的人脈網。
趙家的人脈網很強大,關鍵時候有大用,但這種關係網僅適合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殿前司培養出來的親信便屬於趙匡胤當前唯一可以信賴倚重的力量。
王彥升、羅彥瓌這一群他親自提拔的親信,在趙匡胤心底的地位以及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了。
王彥升這一次因為衝動犯上石守信,等於將了趙匡胤一軍,將他逼到了絕境。
依照正常處理方式,王彥升就算不死也得脫一層皮。
趙匡胤確實想過這麼幹。
維護了兄弟情誼,也維護了殿前司的軍威。但這種六親不認的態度,無疑會傷了王彥升、羅彥瓌這些腹心的心。
為了現今的石守信,值得嗎?
趙匡胤在當時就這麼問了自己一句。
左右都有損失,趙匡胤只能選擇對自己傷害最輕的。
他的原定計劃是在今日,讓王彥升意識到自己闖了彌天大禍,殿前司待不住了,自行提出調離。
這樣正了軍法,也得到了王彥升、羅彥瓌的忠心,損失的只是石守信一點點兄弟情而已。
只是趙匡胤沒有想到韓重贇會這麼大膽地站出來給石守信叫屈,讓事態更加嚴重了兩分。
不管怎麼說,事情總算過去了。
趙匡胤長吐了口氣,想著面前的三座高山,咬了咬牙,暗忖:「就不信一輩子都讓你們踩著。」
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
很快對於王彥升、羅彥瓌的懲處傳達殿前司各處。
王彥升因狂妄悖逆逐出殿前司,羅彥瓌口不擇言,降兩級打二十軍杖。
在趙匡胤、趙匡義兩兄弟的配合下,王彥升、羅彥瓌非但沒有因為受到懲處而心懷不滿,反而對於趙匡胤的大恩大義感恩戴德。
殿前司上下原本對趙匡胤偏袒王彥升心存質疑,覺得他處事不公。
卻不想只是一回頭,趙匡胤就將之逐出了殿前司,一點餘地都沒留,軍法之嚴峻,莫不凜然。
本來趙匡胤在殿前司就威望極高,這一下更添了幾分威勢。
石守信、韓重贇自然也有了交代,無話可說。
殿前司此次的風波也漸漸消散。
在一旁吃瓜看戲的羅幼度,見到這結果,也暗暗感慨趙匡胤、趙匡義面對這突發事件,應對的確實得當,將自己的損失減至最小。
唯一受委屈的也就是石守信了。
「不過……」
羅幼度嘿嘿一笑,心道:「未來的日子有你忙的!」
表面上看此事趙匡胤、趙光義是受到了無妄之災,好好的自己的親信嘴欠惹了石守信,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事情。
但實際上與趙匡胤平素的處事風格離不開的。
趙匡胤豪俠義氣,對下有恩有義有賞無罰,對於屬下過於縱容,導致了他們的本性得到了釋放。
這方面從歷史上杯酒釋兵權之後的發展就可以看得出來。
很多人都稱讚趙匡胤仁德是歷史上為數不多不殺功臣的仁德皇帝,但是根本沒有人細究那些功臣在給趙匡胤收繳了兵權,下放到地方享受榮華富貴時,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這些大將沒有了兵權,又無戰可打,就開始禍害地方百姓。
趙匡胤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故而有後人評價說「趙匡胤這個仁主幾乎善待了所有人,兄弟、功臣、士大夫,唯獨漏掉了百姓。」
在這方面羅幼度自認比趙匡胤做得更好。
貪婪是人的劣根,或是貪財或是貪權或是貪色或是貪名,更有甚者一切皆貪。
幾乎無人可以避免。
哪怕聖人也是如此,最大的不同是正常人只能做到約束欲望,而聖人有本事克制欲望。
羅幼度約束自己的同時,也會適當地約束自己的屬下。
貪財?
正常薪俸不夠,就發福利,還是不夠,問他要都行。
總之不能去干違法犯忌之事。
貪色?
是甜水巷的小姐不夠奔放,還是大周的官妓不夠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