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頁
奧托大帝見勢不妙,率兵撤退。
曹彬發動全面進攻,尹繼倫、荊嗣兩員年輕一輩的蓋世虎將,各領一支精騎追殺百餘里,在幼發拉底河畔逼得奧托大帝橫刀自盡。
歷史上神聖羅馬帝國的建造者就此隕落。
曹彬、陳德誠水陸齊發,奪回了耶路撒冷,一直殺到了君士坦丁堡,逼迫僥倖逃生的巴西爾二世簽訂城下之盟,方才選擇撤兵。
這城下之盟與昔年大食法簽訂的那個盟約,有一丟丟的相似。
十二年的經濟貿易文化往來,大食國境內上下對於東方的文化早已不排斥,甚至還湧現出一批東化學者,意圖學習東方的文化,改變落後的大食。
儒學的包容共情一點也不比後世西方遠程訓狗術遜色……
羅幼度並沒有直接派人接管大食,而是以夷制夷,根據范鏵在巴格達十二年往來的名單,授予他們行政權力,扶植親虞勢力。
當然大食是沒有擁軍權利的……
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
雍靖三十三年,三月中旬!
洛陽端門。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這一天是朝廷三年一次金殿傳臚的日子。
在這一天大虞天子會欽點文武狀元,以及榜眼、探花,六人在叩謝天恩之後,會騎著御馬,佩戴紅花從端門而出,過天街炫耀於人前。
三年一次的盛會,讓城中所有貴胄百姓,豪門貴女都湧入天津街希望沾一沾文武狀元的才氣。
金殿之上,已經年近六旬的大虞天子看著手中的問政答卷,昂首大笑:「我兒有福了!」
他將答卷遞給了已經冊封為大虞太子的羅康叡。
羅康叡看著手上洋洋灑灑的千餘字文章,倒吸了口涼氣,道:「這,這真是剛剛大學畢業的人寫的……」
在大虞建立起,羅幼度一直針對科舉作相應的改革。
隨著經濟的發展,紅薯、玉米的普及,氣候的轉暖,南海諸國的臣服,大虞的百姓近乎解決溫飽的問題,小學義務教育得以強制。
早在十五年前,大虞就取消了科舉中的鄉試、會試,只保留了禮部的省試與殿試,開始採用文憑考核制度。
無大學文憑者,不得參加科舉。
大學畢業的人可以憑藉文憑在地方當任小吏,成績優異者,經過考核亦可升為官,同時保留小吏科考的權力……
大學畢業對於有文化的人不難,而省試雖說以考行政為主,但都是一些常見的基礎問題。殿試就不同了,由皇帝親自出題,考的是當前的時政,甚至於大方向。一般的大學士,面對基礎行政都有些難以應付,更別說是突發時政,大戰略大方向。
故而狀元很少有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很多都經過遊歷甚至有多年基層經驗的小吏。
羅幼度斜靠著讓自己舒服一點:「為父初看此文,也有些動容,但一看名字,便釋然了。」
羅康叡一看卷名:范仲淹!
「是他?」羅康叡聽過這個名字,說道:「河洛大學的才子?」
河洛大學就是原來的國子監大學。
國子監也進行了改革,總管天下學府,不再負責教育工作。國子監大學遷移到了洛陽,改名為河洛大學。
大虞文風盛行,議政制度寬鬆,即便是平頭老百姓也能論談一二時政,調侃一下羅天子喜好姐妹花,八卦一下大虞朝第一位女官吏,吏部侍郎蕭綽未婚先孕的事情,都不問罪。
擁有滿腔抱負的學子在進奏院議事,登報上表感言,都在禮法之內。
朝廷為鼓勵學術自由,甚至於特地創辦了全新的機構,鼓勵學術討論發表研究。
范仲淹的文章也登過報,羅康叡看過他的文章,記得這個好人物,只是沒有想到如此了得。
此次科舉羅幼度給的題目是「定邊」,如何才能穩固邊陲。
大虞地域遼闊古今之最,管理起來自然是異常複雜。
東、南方向最是穩定,大虞水師天下無敵,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北方只有少許不服王化的零散馬賊,不成氣候。
西方的定西都護府也就是大食地區一直存在問題。
這些年大虞一直在推行漢化大食法,效果很是顯著。
不過舊大食法根深蒂固,有很深的歷史遺留問題,大食舊貴族也盤根錯節,也有尾大不掉之勢,還有公教時不時的暗裡挑火。
要將這些問題全部解決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定西都護府只能說是相對穩定……
定邊主要指的就是定西都護府。
面對此題,范仲淹詳細的寫出了自己的建議,針對西方地區地廣人稀、地勢險要的特點,在要害之地修築城寨,建烽火墩,形成以巴格達為中心,堡寨呼應的戰略體系,沿邊少數民族,誠心團結,慷慨優惠,嚴立賞罰公約,使其安心歸虞……
洋洋灑灑的千字,字字珠璣在理,還囊括軍政兩端,一點也不像是初出茅廬的新人。
這點羅幼度並不奇怪,在范仲淹第一次在邸報上發表文章的時候他就注意到這位自己的偶像,鼎鼎大名的範文正了。只是他當時覺得奇怪,派人去了解,想知道是不是同名同姓,是不是記憶中的那位文武雙全的千古賢相。
畢竟在他的記憶里范仲淹少年坎坷,是一介寒儒,可不是什麼官宦子弟,特地派人去調查一二,也知道了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