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頁
一個佛系的石守信,今日讓自己養的文士給破防炸毛了。
石守信出身一般,是憑經驗打出來的將官。
如他這樣的武夫皆有養文人的習慣,輔佐自己處理瑣碎事物,代筆寫書信奏章。
畢竟石守信這類武夫是有自知之明的,就他們雞爪爬的字跡,寫出來自己都未必認識,就別為難羅幼度了。
文人說起來清高,可清高當不了飯吃。
在戰亂時候,能夠吃飽飯已經很了不起了。
為了生存,不少文人都委身於武夫之下,靠著筆桿子討生活。除了能夠賺錢,還有一定的盼頭。
如唐朝一樣,一個個著名的人物投身邊陲,不正是因為在節度使麾下混一身履歷好入朝為官?
跟著一定權勢地位的將官身旁做事,很容易就混一個好的出身。
但羅幼度的掌權斷了他們這條出路。
宋朝會出現冗官的情況,主要原因便是濫用舉薦制度,令得官員相互舉薦,一大批無能無用或者有能耐的人集中在一個崗位上,幹著相同的事,產生了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效應。
羅幼度深知舉薦制的危害,對於人才的錄用,嚴苛以科舉為主。舉薦、蒙蔭只是占據一小部分。
科舉為成績論,不論出身貧寒。
這也導致了文人投奔將官謀出身的路堵死了……
想要出仕,如果沒有一個功勳卓著的老爹,只能走科舉這一條路。
本來隨著文人的地位上升,武官並不高人一等。
現今的文人追隨武官充當幕僚文書,除了錢,別無好處,已經有不少武官招募不到文書幕僚了。
石守信有一個跟隨他很久的文書,今日卻不知哪根筋錯亂了,與之提了諸多條件。
石守信火氣噌的就上來了:「老子不缺祖宗,滾蛋!」
他扯下自己的靴子,砸向了許林。
要不是這些年,石守信收斂了脾氣,保管將對方騎在身下,對著臉就是一頓胖揍。
石守信氣呼呼地罵道:「老子就不信了,少了一個書生,老子就沒辦法帶兵?」
他罵得痛快,但很快就發現少了一個許林,殿前司依然是殿前司不假,可許林走得突然,並沒有完成有效的交接,導致了原本穩定的殿前司出現了小小的動盪。
石守信只能親自出面安撫,瑣碎事物都需他來處理……
石守信本身就是個大老粗,不善於處理瑣碎的事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還老是出錯。
一天忙活下來,球沒時間踢不說,事還沒幹好。
石守信硬著頭皮,想要重新招募。
結果不言而喻,現在的讀書人都以科舉翻身為第一要務,沒有多少人願意給武官打下手了。
一連幾日,石守信都為軍中瑣事鬧得一個頭兩個大。
這連續幾日未曾碰球,石守信全身都不是滋味。
皇宮延和殿。
「陛下,石都指揮使求見!」
這日羅幼度正在想著即將到來的殿試題目。
他選狀元重實幹而非文采。
宋白不敵索湘就是最好的例子。
對於殿試的選題,也格外重視。
羅幼度聽石守信求見,忙放下手上的工作,讓人將他請入殿內。
「石老哥這是踢球缺人?找朕頂替?」
他打趣地說著。
在私下場合,羅幼度對於石守信這類的老兄弟,向來親善,態度與其他大臣大不一樣。
雖說身份已經有了顯著差別,但石守信這種大老粗就吃這一套。
他們不敢再將羅幼度當作兄弟來看了,但羅幼度這裡不忘初心,他們就會覺得特有面子,也就更加的忠心。
石守信聽到踢球,一臉鬱悶,將情況細說,苦著臉道:「陛下,臣這大老粗,真不善於處理這些瑣事。娘的,現在的讀書人拗得很,有錢都招不到合適的。」
不經意間,他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羅幼度並未在意,而是說道:「石老哥是想跟朕討要一個人才?」
石守信不住點頭,說道:「就跟御營司一樣,也給我安排一個政委吧。」
羅幼度臉色古怪,問道:「你確定?」
政委制度是羅幼度限制武將的一個手段。
不過在殿前司與侍衛親軍司並沒有實行,真正施行的是御營司。
羅幼度對於御營司一開始就在使用政委制度,只不過他是統軍、政委一肩挑而已。
羅幼度沒少給御營司的將官洗腦,包括潘美、曹彬、李處耘這些人,哪一個不給洗得滿腦子都是開疆擴土的念頭?
羅幼度擔任皇帝以後,他就在御營司設置了一個政委的官職,負責御營司的生活起居以及將士的思想工作,給他們灌輸忠君愛國,為民而戰的思想,俗稱洗腦。
羅幼度即位的時候,朝廷最強的禁軍還是屬於殿前司。
畢竟郭榮一手創建的親兒子,加上趙匡胤的訓練。
但現在御營司毫無疑問,已經成了禁軍戰鬥力的頭把交椅。
除了裝備有小小的差別之外,中下層將官的素質,還有兵士的戰鬥欲望戰鬥意志,御營司已經後來居上。
當然為了避免政委摻合軍事,造成書生瞎指揮的情況。
羅幼度明文規定,政委只負責軍隊生活以及思想工作,絕對不能參與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