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78頁

    唉!

    一聲長嘆,耶律敵烈低聲道:「現在的中原,就是不可敵的時候吧。」

    路上隨意遇到的書生,都了解國事,心繫國事,何況他人?

    洛陽本就因為絲綢之路的開通,一掃往日沒落。自從任命為西京以後,地位更是直線上升,加上洛陽城的整體修繕。

    這承傳多年的歷史古都正在一點點的重現昔日光彩。

    耶律敵烈如同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一樣,帶著幾分麻木的道:「這一重建的洛陽城,以勝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許多。」

    這還未到汴京,一路上的見聞,已經令他有些麻木了。

    在洛陽驛館住了一宿,第二日,他們一行人繼續趕路,沿著官路東行。

    一路上的商販,文士武夫往來不絕。

    個別看出他們身份的還會上前問好行禮。

    沿途的百姓見到他們,只是自主的將路讓開,並沒有任何懼怕的意思。

    耶律敵烈忍不住問了一句:「中原的百姓見官不懼嗎?」

    李穆道:「最初是怕的,這些年好多了。別的地方或許不好說,但大王已經進入了天子腳下。這汴京城中有一個寇判官,還有一個韓鍾馗,誰敢隨便尋百姓麻煩?在汴京有一句話叫『沒有判官寇不敢抓的官,也沒有韓夫子不敢彈劾的人』。」  

    耶律敵烈大開眼界,奇道:「這有判官有鍾馗,有沒有閻王?」

    李穆怔了怔,笑道:「閻王自然就是今上……」

    耶律敵烈細問之下,方才探聽出了一點昔年舊事。

    耶律敵烈進獻雲九州意義之重大,並不亞於吳越獻土。

    對於接待他的排場也僅次於錢弘俶。

    由五相相迎,羅幼度親自在汴京皇城迎接。

    耶律敵烈見此排場,也是紅光滿面,但他不願意當第二個錢弘俶,在汴京城中享受,所以表現得極為虔誠,紛紛與五相行禮,並不以契丹王子的身份示人。

    入得城中,整條御道聚滿了百姓。

    除一部分撒花的百姓是城中豪紳為了表現自己對朝廷的支持以外,大部分都是自發聚集來的。

    中原人對於主次分得很清。

    在絕大多數人眼中,與江南、巴蜀、嶺南作戰,那是屬於內鬥,自己人打自己人。

    但是收復燕雲十六州不一樣,這是真正的榮耀。

    燕雲十六州為契丹占據,從道義上來說,那是中原漢人的痛。  

    歷史上趙匡義為何拿了北漢不滿意,還要去拿幽州?

    他很清楚,拿了北漢,固然可喜。

    但對於他的地位並不穩固。

    打北漢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拿下幽州,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毫不懷疑的說,如果趙匡義拿下了幽州,奪回燕七州,甚至不用拿下雲九州,燭影斧聲就不是個事。

    一個皇帝的評價標準,永遠不是私德。

    偏偏趙匡義功績不過關,私德又靠不住,黑他,那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羅幼度拿下燕七州,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威望,現在連雲九州都歸附了。

    天下人焉能不興奮,焉能不對之歌功頌德?

    擁有民族自豪感的百姓,莫不撕心裂肺地高吼著。

    耶律敵烈看著四周密密麻麻,猶如蟻聚般瘋狂的百姓,臉色有些蒼白。

    他再一次體會到為何他父親會說「崛起的中原不可敵」。

    自始皇帝起,華夏大一統的文化深入骨髓,經歷漢唐璀璨文化洗禮,華夏民族累積的民族自豪感是世上任何民族都無法比擬的。  

    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

    汴京士人、武夫、百姓所表現的瘋狂,讓耶律敵烈大受震撼,回望身旁的耶律海思、蕭達干、蕭術魯列、蕭撻凜等人,也是人人臉色緊繃。

    眼前的這一幕是他們所處的世界觀,是難以理解的。

    只要朝廷能夠解決百姓的溫飽,於封建時代這一塊,他所能衍生的力量是相當可怕的,這就是華夏王朝的底蘊。

    即便進了皇城,耶律敵烈依然能夠聽到身後的呼喊。

    隨著禮部的指引,耶律敵烈一眾人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中原天子。

    看著階梯上的羅幼度,耶律敵烈暗嘆他年少的同時,心甘情願地跪伏於地,叩首禮拜。

    若說決定南投的那一瞬間,耶律敵烈還有些猶豫不舍,此番進京的見聞,令之打消了一切顧慮。

    從各方各面耶律敵烈都能夠感受到中原的強大。

    不只是力量,還有文化、制度、民生、科技……

    他是徹底服了。

    「臣耶律敵烈拜見皇帝陛下,願陛下聖體恭安,萬壽無疆!」

    羅幼度看著臣服的耶律敵烈,大手一揮,長袖一甩道:「免禮,平身。在我中原不興拜禮,大將軍與諸位入我中原,便是自己人,無須這般客套。」  

    他並沒有讓耶律敵烈遵守中原禮節,而是直言自己人。

    雖是同一個意思,但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耶律敵烈也是心頭火熱,舔了那麼久,終於見到真人了,還說是自己人,高呼道:「謝陛下!」

    耶律敵烈拜謝過後,雙手陳上了《納地表》。

    耶律敵烈並不擅寫文章,這封《納地表》是馬得臣親筆寫的。

    馬得臣在歷史上是契丹的著名學者,好學博古,以正直著稱,深得遼景宗耶律賢與蕭綽的信任,累遷政事舍人、翰林學士,常預朝議,寫下萬言書《唐三紀行事》勸誡遼聖宗,為契丹的文教立下汗馬功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7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