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頁
黃岐善反應最快,接口道:「必是陛下想到如今時局,新舊兩黨紛爭不斷,雖然因為張世儒殺母案告破而暫時偃旗息鼓,但已經在朝堂上埋下了黨爭的禍根。
陛下顯然是意欲引入新生派系,未雨綢繆,防備將來。」
郭志舜輕嘆一聲,沉默不語。
宗澤卻是皺眉道:「異族人就算是通曉漢話,但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等異族人占據朝堂,能為我大燕效命?老夫實在是懷疑。」
吳敏沉默了一會突然道:「諸位,老夫倒是覺得,異族人入朝為官倒也不見得一定是壞事。
一則,少許異族人為官,根本翻不起什麼浪頭來,徒具觀賞性罷了;二則,所謂朝堂之上派系之爭漸起,有一股新生力量進來摻和一下,說不準還能起到穩定朝綱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陛下因為前番種種,對朝臣頗為不滿,已經種下了與朝臣猜忌相疑的根苗。
此刻我等若是反對陛下所為,定會被陛下所忌。」
李綱呵呵一笑:「老夫贊同吳相的話。此等無傷大雅的事,內閣應該與陛下共同進退才是。只是經此,朝上怕是又要起風波了。」
郭志舜心中思量,嘴上沒有發言。
他早就看出皇帝有整肅朝堂,對朝臣進行大洗牌的意思了。
所謂啟用異族人為官,不過是皇帝的手段之一罷了。
郭志舜覺得可以靜觀其變,保持中立。
以他看來,皇帝已經算是難得的千古明君,足夠給朝廷放權了。
但皇權與朝臣職權本來就是天生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體,朝堂權力的膨脹,必定會壓制皇權,這是任何皇帝都不願意看到的。
出於相權對皇權的讓步,內閣諸相很快達成了一致。
也隨之就草擬出了一份面向天下異族舉行特別文武恩科、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入朝為官的昭旨,交由上官清呈報到了御書房皇帝的案頭上。
兩個月後,將在燕京舉行特別文武恩科,為大燕選拔人才。
王霖有些意外,內閣居然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來哦。
他嘴角忍不住浮起一抹微笑來:「上官清,看來李綱這些人已經看出朕的真正用意了,不錯,朕之所以對內閣信重不疑,主要就是因為他們顧全大局,通權達變,精通庶務!」
上官清笑道:「陛下,李相說了,我大燕開疆闢土,版圖驟增,目前正是用人之際,陛下如此良苦用心,不拘一格為國薦拔人才,他們沒有任何理由反對。」
王霖哈哈大笑:「好,終歸朕還是沒有看錯他們。這五位老臣,的確是國之肱骨棟樑,無人可以輕易撼動!」
不過,王霖臉上的笑容很快收斂,又似笑非笑道:「但這五個人也著實就是老奸巨猾,他們這是想要朕一人獨擋朝堂上的反對之聲啊,把麻煩推給朕來處置。
但朕又有何懼。上官清,將此昭命明發中外,以八百里快馬方式和錦衣衛特有渠道,公布天下!」
……
第586章 以退為進
果然不出王霖所料,聖旨明發中外,消息遍傳天下,讓不少異族人歡欣鼓舞的同時,也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一日之間,竟然有半數以上的朝臣上表反對此事。
反對的理由林林總總,但內閣卻保持著異樣的沉默,五位閣相集體失語了。
但反對者雖然甚眾,其中也有少數人上表支持選拔異族人入朝為官。
這其中領頭的,就是前不久被降職的原六部主官那敏和孫志良。
這兩人過去一為刑部尚書,一為戶部尚書。
被皇帝藉口降為兩部侍郎才沒幾天。
兩人的繼任者戶部尚書宮超和刑部尚書蔣萬海,因為程遠景的事觸怒皇帝,遭受了廷杖和罰俸的處罰,明顯在皇帝心裡失分,這又讓那敏和孫志良看到了復出的希望。
當然,他們之所以支持,因素之一是因為內閣老臣支持,所以他們就是內閣的傳聲筒,之二的因素便是他們認為讓異族人入朝為官,增添新鮮血液,有利於朝堂之上的更新換代,並非毫無可取之處。
連日來,對於反對潮水一般的反對之聲,皇帝一概置之不理。
為此,王霖甚至罷了兩次朝會。
但到了第三次朝會,在李綱等內閣老臣的再三強烈反對下,皇帝最終還是出席朝會,他也知道,有些矛盾一味迴避也不是辦法。
皇帝做了最大的思想準備。
丹墀之上,他端坐在龍椅上,待群臣朝賀已畢,這才環視群臣,目光主要聚集在陳梓宣等六部尚書身上。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這六人顯然是吃一塹長一智了,雖然六人也都上了表表示反對,但在當面的朝會上,他們並未出面上奏建言。
這幾人不動彈,王霖倒是不好藉故發難了。
反倒是六部及三法司一些中下層官員開始梗著脖子,像是打了雞血一般,紛紛跳出來建言獻策,挑起了一場幾乎無休止的華夷之辯。
足足兩個時辰的時間裡,眾人吵吵嚷嚷,爭論不休。
不過與反對者潮水般洶湧相比,那敏、孫志良為首的少數支持者實在是形單影隻,力量相差太過懸殊。
反對者堅持華夷不兩立,讓異族人為官有辱國體,動搖漢人統治的根基。
聽著這些盲目自大的所謂天朝上邦的固有言辭,那敏忍不住冷笑出聲道:「異族為官,漢唐皆有之。唐太宗皇帝李世民認為,自古以來華夏領土尊漢族,賤異族,他卻將他們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