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34頁

    段婉清愕然羞紅了臉:「……」

    高氏也在旁笑道:「我看大燕皇帝對婉清頗為有意,若是婉清能嫁入燕國,我大理也算是有了倚靠。」

    段正嚴呆了呆。

    他轉頭望向面紅耳赤的女兒段婉清。

    「婉清,你可願嫁?」

    段婉清:「……」

    段正嚴苦笑一聲,他自了解段婉清的性格,她打小便很有主見,非普通女子可比。而且她的年紀已滿雙十,遲遲不願嫁人,無非是身邊的大理國人沒有能入她的眼的。

    而他提出此事,以段婉清的性子,居然沒有當場拒絕,這說明……在女兒心中,怕是對大燕皇帝懷有很強的好感。

    實際本來段正嚴向將段婉清嫁給高量成的。

    這樣,至少自己女兒能平安富貴一生。

    高太后與高氏對視一眼,高氏輕道:「婉清,你給娘說實話,你可願嫁?你若不願,娘和你父王會從段氏另外尋個美貌女子,獻給燕皇以為聯姻。」

    段婉清面前陡然浮起王霖那張讓她記憶深刻的英俊面孔。

    他是大燕皇帝。  

    聽聞他對身邊的女眷寵溺非常,自己……他這樣的奇男子,算不算是自己一直以來都在尋覓的歸宿呢?

    段婉清一時心念百轉,便出了神。

    段正嚴咳咳兩聲,再次重複道:「婉清,你若不願,父王也不難為你。」

    段婉清一時發急,便脫口而出:「女兒願意的,但……這是不是太急了些……」

    第545章 光照山河萬朵!

    崇聖寺。

    大理皇城往北里許。

    東對洱海,西靠蒼山,巍峨大寺,莊嚴肅穆。

    三塔峙立,金碧交輝,巨麗與山埒。

    兩千錦衣鐵騎在皇帝到來之前已經將崇聖寺圍了個水泄不通,並內外清除了閒雜人等和絡繹不絕的本地香客。

    大理郡王段正嚴父女陪同大燕皇帝王霖,前來拜謁佛塔。

    崇聖寺建成之後即為南詔國、大理國時期佛教活動的中心。崇聖寺所崇之「聖」為觀音,大理國二十二代皇帝中,曾有九位到崇聖寺出家為僧。

    蒲甘國王曾兩次來崇聖寺迎佛牙,大理皇帝段思廉在寺中以玉佛相贈。  

    崇聖寺為大理境內最大佛寺,以佛塔供奉佛牙。

    其實真正引起王霖興趣的並不是崇聖寺作為古剎的雕樑畫棟,以及其供奉的所謂佛牙,而源自於金大師的天龍八部。

    他知道這便是小說中天龍寺的原型了。

    王霖在段正嚴和段婉清的陪同下,於午後時分進入崇聖寺遊覽,流連於金碧輝煌的佛國殿堂之中,心中頗為感慨。

    當下,能將寺廟建得比皇宮還要奢華,也唯有大理段氏了。

    大雄寶殿中,王霖眼角的餘光掃身後的段正嚴一眼,心道:可惜此地只有寶剎,沒有一燈老和尚,更沒有郭靖和黃蓉了。

    段正嚴隱隱聽到皇帝的嘆息聲,以為哪裡不妥引得皇帝不快,心中便有些發緊。

    崇聖寺主持覺性大師在旁合十為禮道:「陛下既臨敝寺大雄寶殿,我佛當面,何不拜一拜佛祖,燒一炷香,求一求天下太平和眾生安寧呢?」

    眼前的這老和尚兩條白眉蒼蒼,聲若洪鐘,身形挺拔,倒是頗有一番氣勢。

    王霖轉頭望向覺性,淡淡道:「朕無意對佛祖不敬,但朕並非佛教徒,就不必拘泥於拜佛的這些俗禮了。  

    況且,在朕看來,這天下太平是需要朕與億兆黎庶百姓同心同德,合力方可開創定鼎,並非是向誰求就能求來的。」

    覺性頌念一聲佛號道:「陛下差矣。若無我佛慈悲,這世間眾生豈非要永墮苦海之中,不可自拔,又何來的天下太平?」

    王霖深望著覺性,心頭冷笑,面色不變。

    他倒是覺得眼前這老和尚似乎有點意思了,竟然敢公開向他發起挑釁了?

    相隨的段正嚴父女的面色有些複雜,欲言又止,卻沒有阻止覺性的發問。

    畢竟此處位於佛殿之中,覺性又為本寺主持。

    王霖淡然道:「大理號稱妙香佛國,建佛寺過千,舉國皆是佛之信眾。

    那麼,朕請教主持大師,不知如今之大理國算得上太平盛世否?」

    「回陛下,我大理舉國上下,皆為我佛弟子。

    自國主以下,子民多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分老壯,手不釋佛珠。

    故,我大理妙理禪音遍地,處處為佛國樂土,坊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自稱得上是太平治世。」

    王霖哦一聲,又道:「即為人間樂土,佛之國度,那為何我大燕千餘商賈、子民卻偏偏在大理被屠戮、慘死在威楚之野?  

    難道我佛慈悲,普渡眾生,還分親疏遠近?」

    王霖的聲音陡然冷漠鋒銳起來。

    段正嚴心中一冷,面色有些惶然。

    覺性卻是不動聲色又頌一聲佛號:「陛下息怒,佛國之中,亦有魔頭縱橫,此為眾生之難。」

    王霖仰天打了個哈哈,聲音更加冰冷:「眾生之難?也罷,既然有此魔頭縱橫,那麼朕便越俎代庖,替佛祖誅魔吧。」

    覺性深吸一口氣道:「陛下誅魔自理所應當,但實不該株連無辜,造下無邊殺孽。

    還請陛下慈悲為懷,恕人便是恕己,少動刀兵便是行善積德。」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3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