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頁
……
燕青與李嵐的婚事其實只是大燕皇朝運轉後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頂多算是一個小花絮。
隨著王霖即將出征河北,準備北伐光復燕雲故地,朝中關於早立儲君的聲音越來越高。
每日報到中樞的摺子數十上百,積累起來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王霖是不打算先立太子的。
他的孩子們還小,他想待孩子成長起來,再觀其心性擇定儲君,接替他的千秋大業。
作為現代穿越者,王霖骨子裡就沒有那些所謂的嫡庶之別觀念。
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傳承之法,雖然存在即合理,但不符合擇優劣汰的精英觀念。
他可不希望自己打造的大燕皇朝,像秦一樣,二世而亡。
所以想先緩一緩。
過了兩日,冊封儲君的聲浪更高。
而李綱、吳敏、郭志舜、黃岐善,包括遠在河東的宗澤,都上表奏請王霖早立儲君。
一言以蔽之,儲君不確,皇帝不可御駕親征。
王霖連續迴避了兩次議立儲君的朝會,最終卻還是避無可避——四位在京的閣相率滿朝三品以上文武大臣,生生將他堵在了行宮的御書房裡。
而立儲之事,又非常敏感,所以在後宮也是一個近乎禁忌的話題,韓嫣諸女基本上都在迴避。
李綱率數十朝臣跪在御書房外,已經有差不多半個時辰了。
此刻已是初夏,即便是日落時分,氣溫也是極高,李綱白髮蒼首跪在那汗水津津,紫色官袍皆被打濕後背。
見李綱雙肩輕顫,吳敏和郭志舜有些擔心地望著這個跪在最前頭的老者,又一起將複雜的眸光投向緊閉的御書房大門,心頭微微嘆息。
其實他們這些閣相都知道王霖的真實想法。
想要待諸子成人,擇其賢者而承繼皇位。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有利於大燕皇朝的永續傳承。
但禮法不可廢。
立儲乃是國之大事,在立儲的問題上必須堅持禮法,遵照古之慣例,冊立嫡長子。
所以群臣奏請立儲其實沒有什麼好爭議的,就是要立韓嫣所生的嫡長子王翰。
王霖透過御書房的門縫瞅著門外跪拜一地的滿朝朱紫輩,眸光閃爍。
心底又多幾分無奈。
他終於明白,即便是穿越者,即便身為皇帝,他也很難規避和凌駕於這個時代的禮法觀念,很多事都無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落實。
至少立儲不行。
太子之位非王翰莫屬,若是他有別的想法,一定會引起滿朝文武的強烈反彈。
秦朝以後的封建王朝,都是以嫡長子繼承制為主流,實行的是王位世襲制。
甚至不會排除導致不少文臣站出來死諫的局面。
畢竟古代,便是武死戰文死諫,以此為榮。
王霖之前考慮過雍正獨創的秘密立儲制度。
秘密立儲制度是由雍正提前寫好傳位詔書,一式兩份,一份帶在身邊,一份裝在盒子裡。
然後雍正召集王公大臣,宣布太子人選已定,再將它放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的後面,待皇帝駕崩後,王公大臣們將兩份遺旨共同開啟,確認無誤後,詔告天下,擁立新君登基。
按理說,雍正此舉具有很高的政治智慧。
雍正創立的這項頗具創意性的制度特別之處在於選擇皇位繼承人全由皇帝一人掌握,不拘泥於嫡、庶,長、幼等規定,且最終的太子人選沒有被公布出來,諸皇子在不知情下,會保持著上進的勁頭,朝中大臣也不敢隨意押寶,避免了結黨營私。
但既然是一項好制度,為什麼從雍正創立秘密立儲制度後,真正嚴格執行秘密立儲制度的只有雍正和道光兩代皇帝呢。
而即使是嚴格按照秘密立儲制度實行的雍正帝和道光帝時期,也還是沒能避免父子相殘和兄弟相殘的情況。
主要還是因為無法做到真正的保密。
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呢?
何況是國之儲君,未來肯定要著力培養……朝中這些人精,誰還能看不出端倪來?
在王霖看來,若是自己也模仿秘密立儲制度,最大的弊端將會導致他的後宮不寧——
韓嫣的皇后權威會受到極大挑戰和壓制,而其他嬪妃中,難免會有人生出不該有的心思來。
王霖頭大如斗。
朱漣溫柔款款站在王霖身後,她輕嘆一聲:「皇上,儲君乃國之大事,皇上意欲御駕親征,國無儲君也不利國祚。看起來,今日皇上若是不答應立儲,朝中這些文臣斷然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王霖回頭將朱漣擁抱在懷中,長出了一口氣道:「朕本來想著先不著急,等日後慢慢看幾個兒子中誰更適合……看來,朕的想法是辦不了的。」
朱漣嬌柔的身子微微有些發顫。
王霖此言透露出來的信息令她很是震驚。
她本來以為王霖是因為自己春秋鼎盛,不願意立東宮分離皇權,但誰想,王霖居然有不一定會立嫡長子的念頭,這……在她看來,實在是太驚世駭俗了些,而且對皇后韓嫣極端不公平。
朱漣心神激盪,一時沉默下去。
此時她無論如何說,持什麼態度,萬一傳到皇后那裡……也難保皇后不會產生不好的誤解。
王霖自然知道朱漣的顧慮所在,他也不過是隨口說說,也沒指望朱漣能給他出什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