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2頁
話雖如此說,從他眼神中卻可以看出他對此事十分在意。
也許一切都與幾年前的一樁舊事有關……他曾被李瑕綁走,藏在豬圈當中,引為平生奇恥大辱。
這種心理上的記恨,再加上忽必烈的恩遇,使他堅決不願投降李瑕。
他不能讓史槓說服族中人投降。
王惲將史樟的神色看在眼裡,拍了拍膝蓋,安慰道:「二郎不必太過憂慮。史槓若回來了,乃為李瑕當說客。相較於其人在何處,更須在意的反而是士民對大元的信心。信心強,任史槓說破了天,亦無人理會。反之,哪怕他未歸,亦有人叛投。」
史樟道:「先生所言甚是。」
「這信心,又分為兩種。」王惲道:「一關乎於戰事,二關乎於漢法。」
「近來總有人說,大元戰事不利,又說燕王病逝了,陛下將要棄漢法。」
王惲擺了擺手,道:「先敗後勝乃兵家常有之事,便說前些年宋軍甚至一度攻至滄州。須知之前幾場敗仗,並非是唐軍強。而是大元陷於內鬥,無瑕他顧。慢慢能扳回來的。至於漢法……」
這才是他真正要說的,語氣凝重了幾分。
「方才我與王狀元公詳談過了,陛下沒有放棄漢法,私下裡允諾了諸公,將立燕王之子為皇太孫。」
「真的?」
「噓。」王惲道:「此事還寥有人知,二郎自知即可。依舊是那句話,不必太過憂慮。」
「謝先生寬慰。」
……
這夜,王惲夢到了史天澤。
待到次日醒來,已是中秋佳節,他回想著昨夜的夢,以及史天澤過去對他的庇護與知遇之恩,提筆寫下了一首《滿江紅》以表緬懷。
「雷動雲橫,驚飆鶩。北城西下,人共駭。赤丸夜語,電光飛射。將領未承諸葛令,橐鞬已在汾陽胯。笑書生、思握玉鱗符,從公駕……」
待到這日晚些時候,王鄂看到王惲這首詞,想到與史天澤的過往情誼,老淚縱橫,於是也揮毫寫下了一首詩。
王鄂不愧是金國最後一個狀元公,相比而言,其詩縱筆豪放,又有沉痛悲憤之情,讓史家不少子弟都看哭了。
「萬國鞭笞走帝庭,堂堂爭識漢孤卿。」
「元勛高出麒麟上,曠度初無智勇聲。」
「儷景去翻髯影駕,柱天留在笏端銘。」
「白頭無地酬知己,痛為蒼生淚滿纓。」
一個才名遠播的大才子和一個當世名儒都寫下詩詞追悼史天澤,這讓史家諸人在中秋佳節也有了些欣慰和榮耀。
史樟也是文才不俗之人,仔細品了王鄂這首詩,在悲挽之外,另外還讀出了王鄂對漢法、對天下蒼生的期盼。
但不論如何,這都是情真意切在悼念史天澤之人。
想著這些,史樟對史槓的怒意更深,這日,當他得到消息,說史槓藏身於城東龍興寺時,便親自帶兵包圍了過去。
「史槓,你這個不孝子!你投降李瑕,害死了我父!」
史樟指揮人手包圍著龍興寺,親自站在鐘樓大罵史槓。
這同時也是罵給全城百姓聽的,讓人們知道史家已經與史槓恩斷義絕。
「史槓!別藏了,沒有人會受你挑撥!這裡是真定府,滿城百姓俱受父親保全,皆知忠義,而你叛國叛家,你不配回來……」
聲音在鐘樓迴蕩開來。
但到了最後,依舊沒有找到史槓。
史樟幾乎以為自己要瘋了。
他不認為史槓有本事能躲過自己的追捕,其人根本就沒有這個能耐。
若是這般興師動眾都找不到人,有可能是史槓確實沒有回來,是有人揣測自己的心思報了假消息。
……
從龍興寺返回史家時已是傍晚。
今夜史家簡單地置辦了幾桌素席招待王鄂,因此大門前繫著許多馬匹,都是過來相陪的史家子弟。
史樟穿過一重一重院落,只見前方的大堂上已坐滿了人,都是喪服未除,正襟危坐。
他擺出家主的氣勢,穿過兩排族人,邁過門檻。
「狀元公……」
開口還在向王鄂告罪,史樟忽然整個人都僵在了那裡。
他看到一個人,也是披麻戴孝,正在靈堂前上香。
這人其實也沒什麼氣勢。
史樟卻是寒毛都豎了起來,開口,問道:「史槓?是你嗎?」
三支線香被插在爐中,史槓轉過頭來,露出那張涕淚交加的臉。
「哭?!」
兄弟二人對視,錯愕之下,當先說話的還是史樟,像是踩到了什麼一般跳起來。
「你還有臉哭?!父親就是你勾結李瑕害死的!拿下他!」
史樟已經很驚恐了。
他的族人竟然容許史槓光明正大地回來上香,而這一切他還不知情。
所以,他一句話先定了史槓的罪,怕的就是有人阻止。
怕什麼來什麼,馬上便有一名老者喊道:「住手!都是自家兄弟,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
這卻是史天澤的一個堂叔,史進道。
史家當然輪不到這旁支說的算,但很快,史樟幾個兄弟也紛紛道:「二哥,莫要激動,有話好商量……」
「父親死了!還商量什麼?」
「商量史公的遺志!」
忽然,一個更蒼老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