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7頁
「今夜末將又往拾到那信箭之處,舉火提醒對方,果然又收到了第二封。」
李庭芝攤開那信箭一看,神色終于振奮了些。
趙淮問道:「聯絡上了?此人信得過?」
「元輔兄請看。」
趙淮看了,寫信之人自稱杜蕃,乃廬州軍中正將,稱李庭芝為叔父,表示願為宋軍打開城門。
「杜蕃?」
「杜尚書之孫。」
這般一說,趙淮當即便明白了。
端平年間蒙古南侵,虧得是杜杲滁州解圍、安豐破敵、廬州大捷,在淮西大勝蒙軍,守住了大宋社稷。
「忠良之後,那必是信得過了。」
「那便聯絡杜蕃,請他今夜開城門……」
計定,李庭芝便準備起來。
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需要在長江上游的叛軍攻到之前,奪廬州、守淮河、聯絡襄陽、反攻江陵……
這些很難做到。
但其實過去便有一個人曾做到過——孟珙。
那年蒙軍攻破京湖,局勢之嚴峻不遜於如今,但孟珙力戰多地,捍守江陵,收復襄樊,支援川蜀,使蒙古以傾國之力大敗而歸。
當時李庭芝就在孟珙麾下,是親眼目睹了這個力挽狂瀾的過程。
如今大宋再遭磨難,該輪到他守國了。
他沒想投降,因為孟珙曾經告訴過他人定勝天,且真的做到了……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忠良之後
「吱呀。」
城門處傳來了一聲響。
黑暗中遂出現了一縷光,那是從城門的縫隙中透出來的火光。
「衝過去!」
匍匐在地上的宋軍士卒立即起身,沖向廬州城。
廬州有七個城門兩個水關,他們攻打的是東城右邊的時雍門。
今夜時雍門由廬州軍第四正將杜蕃負責守衛,城門附近都是其麾下兵將,果然順利開了城門。
李庭芝布置得很妥善,他親自率兵攻打東城,同時由趙淮領其部兵將同時在西面佯攻。
甚至還不忘安排苗再成領一支兵馬埋伏在北面,攔截出城逃跑的叛軍,目的在於務必要拿下夏富,並防止叛軍往淮河通風報信。
哨聲響起。
這是有宋兵已進了時雍門,沒有發現異常,招呼後面的士卒進去。
李庭芝眯著眼,努力想看清城頭上的兵力分布,但城頭上的火把很少,視線很暗。
他聽聞叛軍甚至元軍之中都有種能望到極遠處的望筒,有人將其走私到京湖,大宋亦有仿製,可惜要以最上等的紫晶玉石為材料,造價高昂。等朝廷賞賜,還輪不到淮東。自己出錢去買,又拿不出這價錢……
前方又傳來了哨響,已有數百人進了城,李庭芝也趕到城頭附近,向城門當中看去,只見街巷延伸下去,一片黑暗。
「大帥,請在城外等末將捷報。」軍中統領范友信見李庭芝離得太近了,連忙回過來勸阻。
李庭芝只顧著眯著眼看著城門,道:「我要見到杜蕃。」
范友信連忙向士卒傳令道:「你們見到杜蕃了?」
時間緊迫,宋軍士卒們還在排隊進城,無人能答。
反倒是前面有消息被遞迴來了。
「讓我們快些,馬上有叛軍要來了。」
「莫再堵在本帥面前聒噪。」李庭芝低聲喝道:「還不快控制城門、搶占城頭。」
「喏。」
李庭芝再向前跑了數十步,前方已有人向這邊喊問了一句。
「李叔父?」
李庭芝已到了城門外,終於在微弱的火光中見到了杜蕃。
他乾脆撥開士卒,大步趕進城中,用力拍了拍杜蕃的肩。
「好!不墮爾祖父忠義之名!」
杜蕃身為名將之後,長得卻有些瘦削,拱手道:「淮西舉首戴目,盼王師久矣。」
「可知叛將陸鳳台囚夏富於何處?」
「李叔父隨我來。」
杜蕃動作很快,引著李庭芝便往城中趕去。
李庭芝回看了一眼,迅速下令留范友信控制城門,自己則點了周圍的數百精銳將士,隨杜蕃而走。
然而,才轉過月城台,李庭芝忽然停下了腳步。
淮東軍治軍嚴苛、令行禁止,他腳步一停,身後士卒也同時停了下來,那盔甲抖動的簌簌聲登時便沒了。
「李叔父,怎麼了?」杜蕃回過頭問道。
李庭芝抬手一指,喝道:「拿下!」
他已經看出來了,前方有埋伏。
方才經過的一個巷口,其實有木柵封鎖,只是隱在黑暗中並不顯眼。
廬州城門已被布置成一個大陷阱。
果然,杜蕃一見宋軍撲上來,當即便與其部拔刀反抗。
「殺!」
突然間,兩邊的牆頭上冒出了許多身影,或執弩箭、或持猛火油櫃、或拋瓷蒺藜火球一陣呼喊。
緊密的腳步聲起,叛軍已從後面包圍過來,推著厚重的木柵欄,封鎖住李庭芝的退路。
東城火光大亮,喊殺聲頓起。
「有埋伏!護大帥走!」
「慌什麼?回城門匯合,繼續拿下廬州!」
混亂中眾人各自呼喝。
杜蕃一面向後退,一面喝道:「李叔父,你已經被包圍了,降了吧!」
「杜蕃!爾家五代沐大宋皇恩,建功淮西,屢受獎賞,封開國子爵,士民傳頌,今爾一朝叛國,滿門清譽付諸東流,死後何顏見杜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