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2頁
說到這裡,李瑕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又道:「對了,國號也定了,就用這個。」
韓祈安目光看去,待見到了那張被推出來的紙,不由訝然。
「我以為王上更喜歡以『中』為國號?」
「只當我是不敢好了,舉行登基大典之後,儘快伐宋吧……」
第九百八十六章 祖譜
江春離開驛館,馬上便重新趕往秦王府,一路上整理著衣冠,顯得十分鄭重。
今天是要去當面勸進的。
事關個人前程,也事關與宋、元之間的戰事,乃是當今天下一等一的重事……
路過街邊那家胡記臊子麵,江春卻不由走了神,想到一旦稱帝,秦王府作為皇宮顯然是不適宜的,到時百官等候參加早朝,只怕是要排到街那頭去。
一邊上朝,一邊聞著這臊子麵的氣味,成何體統?
想到這裡,江春鼻子一吸,發現老胡今日還做了滷味,香氣撲鼻。
再轉頭一看,卻見史俊、房言楷正坐在桌邊對酌,仿佛把這胡記面鋪當成了新朝廷的待漏院一般。
在這個三國紛爭、從龍之功擺在眼前之際,小小麵攤里的一點菸火氣顯得如此格格不入,卻又讓江春的心境迅速沉穩了下來。
他轉身走進麵攤,有一瞬間又害怕官服沾了氣味,猶豫了片刻,之後笑了笑,繼續邁步。
「縣令來了。」房言楷見有人在桌邊坐下,一轉頭見到是江春,忙又拿了個杯子,「我初來長安,不免緊張,知州便請我到這麵攤來坐坐,說是長安的高官顯爵也不過好吃這一口臊子麵。」
史俊撫須大笑,道:「緊張什麼?秦王當年還是我三人的下屬……對了,方才說到哪?這店家老胡啊,有人出五十兩銀子要買下他的鋪面,你猜如何?不賣。關中漢子便是爽朗硬氣。」
「是,此事我也聽說了……」
江春很容易就加入了談話,他與這兩人實在是太過熟悉了。
三人就這般又等了一會,便有小吏過來,請他們去見李瑕。
……
「潼川府路安撫使史俊、利州西路安撫使孔仙、知長安府事江春、知瀘州府事房言楷等,頓首死罪,上書。臣聞帝受天命,實公四海,則為應期之運……」
李瑕對滿紙的歌功頌德也沒仔細看,畢竟翻來覆去只有一句「請秦王登基」而已。
但內容雖單薄,卻是他的幾位老上司對他的效忠。
李瑕放下手中的摺子,看向史俊、房言楷,眼中浮出些笑意來,說的話卻很直率,道:「這篇勸進表還是要改一下。」
江春一愣。
他這幾天想過李瑕可能會拒絕、可能會答應,卻沒想過會遇到這樣的要求。
「王上不願即位嗎?臣等……請王上以天下大局為重。」
「我沒有不願,只是讓你們再改一下。」
「秦王。」史俊不得不開口了,行禮前環顧了大堂上一眼,見沒有旁人,才輕聲道:「秦王該拒絕為妥。」
這道理本是不好明說的。
一般而言,勸進就是臣子上表,君王矜持地拒絕、以示沒有個人野心,臣子再連二接三的上表懇請,最後君王被逼無奈,再不情不願地即位。
哪怕勸進表需要改,對臣子私下裡說也便是了,哪有君主當面提的,顯得吃相難看。
李瑕卻更在乎效率,道:「都是從敘州出來的老人了,不必講究太多繁文縟節……這麼說吧,國號定了。」
他說著,起身,將兩本冊子遞給了史俊。
順手還拍了拍房言楷的肩。
史俊低頭一看,先是看到一本祖譜,倒是不厚,封面十分的陳舊,顯然是有些年頭了。
他先是打開這一本,翻了第一頁便眼睛一亮。
「始遷祖道公,唐昭宗時太子太傅,避梁王亂,逃至建昌而居焉。生軒、轅、並、輅四公,軒公及吾支之祖也……」
又翻到最後一頁,找到了李瑕的名字,他微微頷首,之後又從頭開始翻起來。
史俊作為李昭成的岳父之一,其實早便隱隱知道李家的祖上是隴西李氏。
這些年李昭成、李瑕每有兒子降生,李墉也會拿出祖譜添上幾筆,卻從未與史俊細說過,許是顧慮他是宋臣吧。
當然,天下隴西李氏子孫眾多,也是直到如今,這祖譜才算有了用武之地……
史俊眯著眼觀察著紙質,難以鑑別真假,遂不再管它是真是假,又拿出另一本冊子看起來。
這本就薄得多,紙質也新得多,顯然是近日才探訪得來並抄錄下來的。
翻開第一頁,是諸多關於李家始遷祖李道的生平。
唐昭宗天佑元年正月,梁王朱溫摧毀長安,強遷皇帝及百官往東都洛陽。昭宗屏退左右,只留幾名宗室,泣曰:「絕於山頭凍殺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朕與諸卿皆李氏血脈,此去洛陽,恐難保全。念大唐列祖列宗之傳嗣,卿等不必隨侍,可各自逃生,以保李氏血脈而期來日。」
最先冷靜下來的就是李道,趁亂攜帶皇室宗親、皇族譜牒避難逃亡,於湖湘停頓之後,輾轉至建昌……
看到這裡,史俊深吸一口氣,看向關於李道的其他記載。
「唐太宗第十二世孫、吳王恪第十一世孫,李氏宗親,官居征事郎,加銀青光祿大夫、太子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