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195頁

    「有本事你當這個質子試試啊?!」

    張弘基抬起手,又是一巴掌抽在了張弘慶臉上……

    ……

    次日,蓮池行宮。

    李瑕還在詢問北上兵馬的進展,卻有近侍匆匆上前低聲稟報了一句。

    於是李瑕抬了抬手,暫止了堂上的商議,轉到另一個堂中,招了張弘基、林子來見。

    「拜見陛下,臣有罪,特來向陛下請罪。」

    張弘基一進堂便立即跪下,頭抵在地上,俯地不動。

    李瑕稍有些嘆息,看向林子。

    林子也連忙跪下,道:「臣也有罪。」

    張弘基連忙道:「罪在臣一人,請陛下重懲。」

    「這麼說,你放了張弘慶了?」

    「稟陛下,是。」

    「你是占仗著自己之前有功勞,認為能扛得過這罪過,因此放了他?」

    「臣……」張弘基本想否認,想了想卻是應道:「臣確實有這麼想過。」

    「那凡是為國立過功勞者都仗著丹書鐵券而無視法紀,天下該亂成什麼樣子?」  

    「臣有愧,請陛下重懲!」

    張弘基說罷,等了許久,卻不見李瑕說話。

    他抬眼偷偷瞥了一眼,只見這位年輕的皇帝也不知在想什麼,表情很平淡,但隱隱透著些不高興。

    張弘基愈發慚愧,又道:「陛下國事繁重,驅胡虜之大業將成之際,卻還要為臣的過錯煩憂,臣對不起陛下。」

    「國事家事,哪有清靜的時候?正是因為眼前是關鍵之時,一點小事也得慎重處置,以免釀成禍事。」李瑕道:「朕處置你,你服氣否?」

    「臣服氣。」

    「你是否會認為,朕為了高家,或說為了平衡,而故意打壓張家?」

    「臣絕不敢作此想。」

    「你不敢作此想?」李瑕突然一拍椅子,叱道:「犯獵的時候為何不考慮旁人是否會做此想?!」

    張弘基一驚,連忙又磕了個頭,道:「臣……考慮不周,大錯特錯。」

    李瑕卻已很快平息了怒氣,揮了揮手,道:「包庇親友,交大理寺議罪吧。」

    事實上,張家這個案子若有人要嚴辦,通敵罪也能定得出來,因此李瑕特意說了一句,以包庇罪治張弘基。  

    「陛下。」林子上前道:「此事是我沒辦妥。」

    「你說得不錯,之所以有此事,根源在忽必烈讓張弘范殺人表忠。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在於,朕要削世侯之權。」

    既然劉家、董家、史家歸附時都被削了兵權,到了張家,李瑕當然也要削權。

    但一則張柔威望過高,二則戰事一直在進行,還包括其它種種原因,使得張家眼下看來實力遠超別的世侯。

    因此張家這邊已有人感到權力喪失的不安了。還有不少朝臣認為該繼續削弱張家。

    比如,張弘慶有不滿,而董文用認為自己略施小計對付張家符合李瑕的利益。

    這才是此事背後發生的深層原因。

    「權力要削、功勞要賞、內鬥要消。河北新附,終究得把這些遺留的麻煩處理好。」

    李瑕本是急著取燕京,遇到這樣的事自是有些煩。

    然而轉念一想,本就是越接近成功之時越容易出這樣的小岔子。

    還有,一直以來忽必烈、賈似道所遇到的這類麻煩只會更多、更棘手,一個要考量漢臣的忠心,一個要擔負大宋三百年的腐朽……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直言

    一間頗為乾淨、敞亮的牢房中,張弘基正看著書,忽察覺到了動靜,轉頭一看,不由一愣。

    許多年未見,元嚴不再像少女似的俏麗,已成了一個頗有威嚴的女相公。

    「你難得肯來看我?」張弘基笑了笑,顯得很自在,「看來還是要落難了,才能博你一顧。」

    「本是張貴妃想過來,但身份不方便,托我來看看你。」

    「我讓她失望了?」

    「沒有。」元嚴道:「她說張家近來風頭太盛,惹了不少別的世侯不滿,壓一壓也好。只是辛苦了陛下,一舉一動世人都看著,既不能太縱容,又不好太嚴苛。」

    張弘基苦笑,道:「確實是我考慮不周了。此事若傳到父親耳里……」

    「陛下與貴妃已提前北上涿州,親自與張老元帥說此事。」

    「那十一弟?」

    「沒找到他。」

    張弘基遂點了點頭,道:「我給大家添麻煩了。」

    「你這人素來是心軟。」

    「近日我忽然想明白了,當年你為何看不上我。」  

    「二十多年過去了,不記得了。」元嚴道,「若一定要說原因,該是張家太顯赫了。」

    「我這人,太優柔寡斷,每次都臨陣退縮,辦不成事。」張弘基道,「近日我仔細想來,事事都是如此。原本是想勸十一郎自首的,他幾句話我便心軟了。想到之前忽必烈派人來保州,我太軟弱,讓全家被押往了燕京,這才有了後面這些事。既然是因我而起,怎好讓十一郎負罪?」

    「你是這般想的?」

    張弘基苦笑,又道:「當年向你提親也是,你不過是一句『不許纖塵落畫堂』,我便嚇得退縮了。其後十數年,我一直在想,當年若是再厚臉皮些,是否會不同?」

    「四五十歲的人了,何必再想這些?」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19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