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59頁

    「不會,昔有張騫通西域,難得你小小年紀有這番經歷。」

    李瑕是有感而發。

    他近來攻取河西,閒暇時常看的便是漢武帝反擊匈奴之事,今日終於體會到張騫自西域歸來後漢武帝連日與之傾談的心情。

    耶律希亮連忙道:「比不得,萬不敢與博望侯相比。」

    李瑕一想也是,張騫出使西域,困居十三年,持漢節不失,風餐露宿,倍嘗艱辛,更為大漢留下千古功績,後人確實比不得。

    但不論如何,在蒙古大軍來犯之際,與耶律希亮這場談話雖還改變不了任何局勢,卻讓李瑕對忽必烈這個敵人的處境有了新的認識。

    ……

    說完了西域之事,耶律希亮也對中原之事頗為好奇,又道:「我流落西域多年,卻不知中原有何變化,懇請李兄指教。」

    「也好。」

    「多謝。」

    「若說中原變化,當先說關隴的李瑕……」

    「李瑕?那是誰?」

    「你沒聽說過嗎?」

    「我還從未聽說過這樣一個人物。」耶律希亮當即搖頭。  

    他被渾都海擄走之時,蒙哥汗的死訊才剛剛傳到六盤山,蒙人既不承認蒙哥是戰死,當時自然未聽說過李瑕之名。

    待耶律希亮再回來,已是滄海桑田了……

    第七百八十四章 匈奴

    黃昏時分,耶律鑄抬眼望去,只見漫天飛雪,草原上一派蒼涼景象。

    這不是出征的好時候,馬匹會在寒冬掉膘。

    但戰機轉瞬即逝,不可錯過,這支西征的兵馬還是在冬月里趕往河西。

    這日行軍到九原城,大軍紮營。

    耶律鑄看著天邊的落日,不由喃喃道:「千里萬里遊子去,一行兩行歸雁來。」

    其實還沒看到有雁歸來,大雁一般要等到春天才會北歸。

    這詩不應景。

    耶律鑄只是想到了失散多年的兒子們,盼著他們能歸來。

    當然,他不止有那三個兒子,他有七個妻子,十多個兒子。諸妻子中,赤帖吉氏是乃馬真皇后賞賜的,於他的仕途也並不有利。

    若說於仕途有利,他前兩年還娶了塔察兒的一個妹妹,與李璮算是連襟。  

    這般看起來,耶律鑄仿佛是醉心仕途之人……其實不然。

    不是他醉心仕途才廣結聯姻,而是因為他的身世、名望、才能,各家族都想與他聯姻。

    雖是契丹人,以耶律父子輔佐黃金家族三代人的資歷,自是得到不少王公貴族的追捧與拉攏。

    耶律鑄的地位比普通漢官高得多。

    這使得他與漢官們格格不入,雖然他繼承其父「以儒治國」的理念,傾向推行漢法,但其實並不能親近漢官。

    因此他保持著超然的態度,並不積極於仕途。

    這次,若非是為了兒女,他也不至於隨軍出征。

    出征前,忽必烈說「耶律丞相出征,這一戰沒有失敗的可能了」,可見對耶律鑄才能的信任。

    這日才安營下寨,合丹馬上便請耶律鑄商議軍情。

    ……

    九原城位於河套平原,在黃河「幾」字形上方一橫的中段。

    成吉思汗出征時,監國公主阿剌海便是駐守在九原城。

    此地又名「鹿城」,成吉思汗在這裡打獵時,看到了鹿,於是起了名「包頭」,因為「包克圖」蒙語裡「是有鹿的地方」之意。  

    趙武靈王修築的九原城是最早的城池,土城牆依山而建如今早已坍塌,蒙人並不修繕,只在城中搭著一個個大帳。

    合丹的大帳是現在的王帳,就在當年監國公主的駐地。

    耶律鑄進了帳,只覺帳內溫暖如春。

    他踏過柔軟厚實的地毯,行禮道:「見過宗王。」

    「耶律丞相坐下喝杯酒吧,天氣真冷啊。」

    合丹正捧著酒杯,招呼耶律鑄坐下。

    他是忽必烈的堂哥,時年已五十歲,披著厚厚的長袍,戴著皮毛帽子,顯得十分好相處。

    合丹是窩闊台的第六個兒子,庶子。他身上這種好相處的氣質便是因為這庶子的身份。

    窩闊台有六個皇后,這六個皇后生下了孩子都能算是嫡子,但一共也只有四個嫡子,另外還有三個庶子,嫡庶共七個兒子,如今已經死了五個,只留下六子合丹、七子滅里。

    合丹、滅里兩兄弟都參加過長子西征。

    那是一場聲勢浩大的西征,黃金家族最傑出的幾個兒子都參加了,拔都、別兒哥、蒙哥……以及窩闊台的嫡長子貴由。

    諸王統兵向西,滅諸國,攻城拔地,所向無敵。  

    也就是在這場西征當中,貴由公開辱罵拔都,為自己死在征討拔都的路上作了鋪墊,也為拔都助蒙哥登上汗位作了鋪墊。

    西征之後,貴由成為大汗,卻完全看不起自己的兩個庶弟,並沒有給予任何封地。

    從這時開始,合丹、滅里就已經倒向了拖雷一系,支持蒙哥上位。蒙哥也投桃報李,把窩闊台的地盤拆解分給他們,合丹被分封到了別失八里。

    蒙哥死後,因阿里不哥一系提前得到消息,隔絕了別失八里與中原的消息,使合丹一度不能聯絡忽必烈。

    但等合丹在得知消息後,還是毅然選擇了領兵支援忽必烈。

    這是他第二次在汗位之爭中做出選擇,且堅信是對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5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